□ 趙力平
朱德唯一兒媳講述悲欣家事
□ 趙力平
朱琦是朱德唯一的兒子。朱琦和夫人趙力平育有四子一女,分別是朱援朝、朱和平、朱全華、朱新華(女)、朱國華。最小的兒子朱國華則在1983年“嚴打”期間,因“流氓罪”被槍決,死時年僅25歲
爹爹(注:指朱德)是一位軍人,但很重情意。由于烽火戰(zhàn)亂,他一生先后有過4位妻子。
我爹爹的原配夫人是蕭菊芳,他們是在昆明認識的。蕭媽媽的爸爸在昆明有個貨棧。爹爹從上海到云南陸軍講武堂考試,步行就得70多天,那個時候爹爹沒錢,在路上生病休克了,蕭家救了他,爹爹就在蕭家養(yǎng)病。
養(yǎng)病期間,爹爹總是每天早起掃院子、挑水,特別勤勞。蕭家父母一看,愛勞動,還樸實,就把還在師范學校上學的女兒蕭菊芳介紹給了爹爹。
他們結婚后生了一個男孩,那就是我的丈夫朱琦。生產(chǎn)之后蕭媽媽得了婦女病,數(shù)月后病故。
朱琦還小,爹爹帶著不方便,朋友就介紹了四川瀘州人陳玉珍與他結婚,陳玉珍是一名比較進步的青年學生,婚后一直帶著朱琦。陳媽媽對他就像對自己親生兒子一樣,特別好。朱琦由陳媽媽帶到十六七歲,直到1937年,他在瀘州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注:陳玉珍于1934年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槍決。)
康媽媽比爹爹小20多歲,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15歲參加革命,17歲上井岡山投奔紅軍,領導婦女鬧革命,潑辣能干。1929年,紅四軍由贛南進入閩西,占領了閩西重鎮(zhèn)長汀,部隊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休整。休整期間,經(jīng)過賀子珍和曾志的介紹,爹爹和康媽媽結婚了。(注:在康克清之前,朱德的妻子伍若蘭因掩護朱德突圍而英勇犧牲。后來朱德元帥一生喜愛蘭花,據(jù)說就與伍若蘭有關)
朱琦1937年被抓壯丁后沒有暴露身份,要是暴露了身份就被殺了。后來,在周恩來的努力下,組織上找到了朱琦,將他送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1938年,朱琦到了延安,在中央黨校學習。畢業(yè)后,爹爹把他送到前方去,讓他去打日本鬼子。朱琦打仗當中腿腳負傷,不能打仗了,被分配到抗大七分校的校部,當隊列科的科長。
康媽媽找到抗大七分校的校長彭紹輝,讓他給朱琦找個對象。那時候找對象得經(jīng)過組織批準組織調查,還得查三代,調查完后找到了我。但我當時只有18歲,加上我的朋友都認為不能跟那么大的官,所以我一直沒同意。
幾個月以后,組織上把我們調到一起了。我從女生大隊調到了七分校校部,分配在隊列科當參謀,負責統(tǒng)計工作,歸朱琦領導。我工作上向他匯報。天天見面,那時我還是堅決不同意。
1945年9月,七分校校部遷離延安,轉移到晉綏根據(jù)地的內(nèi)蒙古豐鎮(zhèn)。我和朱琦都到了一二零師司令部,他當通訊科科長,我是文書科參謀。后來賀龍?zhí)焯靹訂T談話,他是晉綏軍區(qū)司令員,這是交給他的任務。
有一次,賀龍跟我談話說:“咱們快進張家口了,小趙,你們兩個的事定下來,定下來我們就進張家口了,不結也得結,結也得結。同意不同意?什么時候結?”他說:“我是司令員,我說了算,我簽字,說結婚你們就算結婚了?!?/p>
說完,賀龍就寫了一張條子:“批準朱琦同志與趙力平同志結婚。”邊寫邊說:“這是你同意的,可別說我逼你的,我沒逼你?!睏l子寫好后,交給了政治部,算是我和朱琦的結婚證書。
1946年3月23日,我們在豐鎮(zhèn)結婚。晉綏軍區(qū)司令部的人都來參加了,擺了五六桌,差不多三十多個人。賀龍主持的婚禮。他叼著煙斗瞇縫著眼睛說:“我的任務完成了?!?/p>
大約一年后,1948年8月,我才第一次見到爹爹和康媽媽。見面時,爹爹穿著一件褪了色的舊軍裝,待人和藹,慈祥的臉上總泛著笑容,言談舉止間一點架子也沒有。我心里一下踏實了,拘束感也消除了。
不久,鐵道部需要人,朱琦去了石家莊鐵路局當工人。爹爹說要從頭學,已經(jīng)是團級干部的朱琦先當練習生,后來又當火車司爐,三年后又當副司機,學會了開火車。從司爐干起。朱琦一直到“文革”前夕,才當上北京鐵路局車輛處處長。
1949年天津解放,我參與接管了偽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隨后成立,我擔任組織科科長。1957年,我被調到了天津市中心婦產(chǎn)醫(yī)院做副院長,一直做了17年。
1950年,我懷孕了。孩子降生之際,正好是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戰(zhàn)役結束,攻占了漢城(今首爾)。于是,爹爹給孫子起名“援朝”。爹爹和康媽媽一再要幫我們帶孩子。我便把10個月的援朝送到了北京。
一年后,我們的第二個孩子又出生了。此時,雙方已開始在“三八線”附近的開城為停戰(zhàn)而談判,雖然常常是談談打打,但和平前景可瞻,因而爹爹為他取名“和平”。和平剛8個月,就被送進了中南海。
爹爹一直沒有忘記家鄉(xiāng)的兄弟,決定盡自己所能,替每個兄弟家供養(yǎng)一個孩子來北京讀書。如此一來,孫子、外孫、侄孫們聚在一起,有十五六人了。再加上爹爹和康媽媽老兩口,將近20人。全家聚在中南海西小灶飯廳一起吃飯,就得擠滿兩大桌。
當年,在中央最高領導層中,有三家生活比較困難,就是爹爹家、劉少奇家和陳云家,原因都是家庭成員多,需要接濟的親戚多。中央辦公廳曾設法給予補助,但是爹爹從來沒有去領過。
當時只有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是一級工資,但根據(jù)毛主席的建議,他們拿的都是四級工資,也就是400多元。
在那個時候,和黨政干部相比,軍隊干部的薪金更高,元帥的工資和各種津貼加在一起約有700元。爹爹完全可以拿元帥的工資。但他以已經(jīng)不在軍隊中擔任實際職務為辭,堅決不拿元帥的工資。
朱琦在“文革”中受到了很大的牽連。當時造反派不敢對爹爹太放肆,他們整不著爹爹,就拿朱琦撒氣,批斗、抄家便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1969年6月,朱琦被送到山西榆次“五七干?!皩W習。當年底,他從山西回來后,又被下放到天津附近一個小車站改造,當倉庫保管員,一直干到1972年,才給重新安排了工作。
恢復工作后,由于勞累,也由于“文革”這幾年的折磨,朱琦患了心臟病,在家休養(yǎng)。
1974年6月的一個周一,我和往常一樣上班去了,朱琦和單位一位老同志在家聊天,突然感到不舒服。等我趕回家,他已經(jīng)走了,沒有留下一句話。孩子們都不在家,他們都當兵去了,我一個人在家。朱琦走時,只有50多歲。
怕爹爹經(jīng)受不住這個噩耗,只說“朱琦突然犯病了,在醫(yī)院搶救”。6月20日,朱琦去世后的第10天,我們回北京去見爹爹,康媽媽才告訴爹爹實情。
那天,爹爹顯得很虛弱。他說:“你們開始不告訴我,這不對,我就這么一個兒子,這么年輕就走了。他上過中央黨校,受過高等教育,走得這么早,太可惜了?!?/p>
1983年“嚴打”期間,天津一天內(nèi)處決了82人,朱國華就在里面。國華1957年出生,出事時才25歲。他不是什么天津人民銀行的行長,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在天津鐵路系統(tǒng)工作。與國華一起被槍斃的還有天津警備區(qū)政委的子女。
國華不愛說,不怎么出去,他喜歡畫圖,制作寫字臺、單人床,像個“小木匠”。家里也不像人傳的那樣,地上有地毯,桌上有電視機,都沒買。
當時的形勢是“嚴打快打”。當時有人說把責任都推到國華身上,說朱國華有他爺爺朱德,肯定不會難為他,國華被推到最前面,結果其余人被放,最年輕的國華被槍斃。
這個事情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有很多不實的傳言,比如說:“鄧小平找康克清談話了,做她的思想工作?!薄翱悼饲搴軞鈶?,說‘這是在朱老總頭上動刀子!’”“康克清去天津了解情況,想給孫子減刑?!薄爸旒业淖訉O都不是康克清親生的。她沒有感情?!?/p>
其實,康媽媽從未介入此事,也沒有任何領導人找她談過話。有人說,康媽媽在飯桌上對著孫子們發(fā)火:“你們出了問題,不是個人的事,是在折騰你爺爺!爺爺有話在先,你們?nèi)绻粻帤猓隽诉`法的事,要我登報聲明,與你們斷絕關系!”這話我也沒聽過。
有人說朱國華并沒有死。但我并沒有見過,沒見過也不會相信。別人說,時候不到,時候到了會團圓的。我已經(jīng)聽到不止一人說朱國華未死。30年已去,死不死無所謂了。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