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a寫意
別用借錢考驗朋友,就像別用艷遇考驗愛情。
要迅速體會世態(tài)炎涼,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人借錢。
我的一個普通朋友老王在他的空間里分享了一個關(guān)于借錢的故事。因為急需一筆錢周轉(zhuǎn),他要在24小時內(nèi)湊兩萬元。想想這個數(shù)字不大,他抱著希望向最鐵的哥們兒開口了。當(dāng)初對方的母親住院時,老王用皮包拎了三萬元現(xiàn)金到醫(yī)院。孰料,這次他得到的答復(fù)是這樣的:“兩萬!晚上8點了,你讓我上哪去找?不是我說你,你這個人做事永遠(yuǎn)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得,錢沒借著,還吃了一頓教訓(xùn)。
老王求助的第二個人是朋友圈里向來以熱心腸著稱的飛哥,得到的回應(yīng)是:“大晚上的別開玩笑了,就算黃世仁要跟楊白勞借錢,你也不可能跟我借錢,哈哈哈!”說完,飛哥干脆利落地掛上了電話。
第三個是老王的發(fā)小,工作好,收入穩(wěn)定。老王的話還沒說完,對方就開始哭窮。老王忍不住問:“前幾天吃飯的時候,你不是說要換車嗎?”對方回答:“酒桌上說的話,你也當(dāng)真???”
那個夜里,在異鄉(xiāng)的酒店,老王一個一個地?fù)艽蛑娫?。收獲的不是錢,而是豐富的諄諄教導(dǎo)。
我在文章開頭特別強(qiáng)調(diào)了“普通朋友”,以表達(dá)自己從這個故事當(dāng)中逃脫的慶幸感。平靜下來之后,我捫心自問:如果我在這個故事中,我會扮演哪一個角色?
首先我可以確定,我不會扮演老王。在借錢這件事上,女人的心智比男人清醒得多。老王要用一個晚上、很多通電話和一則令人唏噓的日志才能了解的世情,我在十八歲時就了解了。在我看來,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有房有車、日子光鮮的人,其實沒準(zhǔn)兒孩子小、父母老,還背著房貸,念著自己那本難念的經(jīng)。就算真有閑錢,也是留著防父母生病、孩子有事的,找他們借錢,真的是難為他們。
老王自以為平日出手豪爽,對朋友仗義。其實,有些時候他搶著埋單,對方并不高興。例如上次飛哥請客,老王一個勁兒地讓他把錢留著,說用錢的地方多著呢。那姿態(tài)相當(dāng)于告訴所有人,飛哥混得不咋樣。還有那種長年累月不聯(lián)系、一冒出頭就向?qū)Ψ教峤桢X的朋友,借錢被對方拒絕了,你還應(yīng)該說聲對不起,因為你給對方造成了尷尬。
這么多年來,我只向最親密的朋友借過一回錢。我借錢的方式是這樣的:告訴他我為什么要借,為什么不向銀行借,什么時候還,利息怎么算,借條怎么寫,數(shù)額由他定。
我借錢的方式被老公斥為“沒人情味”。結(jié)果,在那個首付被銀行突加一成、必須在一周內(nèi)付清的關(guān)口,我借來的錢是他借來的三倍。這個事實令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觀,但我用一句話喚醒了他:“其實不是方式方法的問題,更不是人緣的問題。我借錢順利,是因為朋友都了解我有強(qiáng)迫癥,有外債,我睡不著?!?/p>
別把借錢這件事看得太大,也別把這件事看得太小。如果你想失去一個朋友,那就向他借錢吧。就像老王,沒借著錢事小,從今以后見了哥們兒都會覺得別扭。其實,在我看來,這也大可不必。親兄弟,明算賬,不借錢,并不意味著就不能做朋友了。畢竟,你對友情的要求,總不能凌駕于人性之上吧?
別用借錢考驗朋友,就像別用艷遇考驗愛情。因為無論怎樣,你考驗的都是人性,而人性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
(摘自《視野》2017年第7期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