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明
分組教學法是指按均等原則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為提高合作性學習效率,教師常采用分組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按人數就近分組或教師調整分組的方法雖然簡單快捷,但學生在分組中多處于被動,單一固定的分組方法也會導致出現(xiàn)“組內小權威”和“木頭組員”的現(xiàn)象。為了探究更有效分組方法,并讓學生參與分組,提高分組教學的趣味性,筆者通過對七年級英語課堂趣味分組的方法運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素質,激發(fā)學生其興趣,發(fā)展其語言綜合能力和交際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
1 如何進行趣味分組?
首先,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根據所教的目標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個體差異等因素,幫助學生組建4人或6人學習小組。比如在我的實驗班里,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我把全班學生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組員的學習能力及水平力求使其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就能使小組成員間實現(xiàn)學習的互動。也可以通過課堂活動分組,如:
1.1 動物分組法
不限分組人數。
準備:教授動物類英語單詞時,事先準備PPT或單詞卡
方法:讓學生自行選擇動物名稱并念出,選到相同動物或有共性(食草、食雜、食肉等)的動物劃分成組。
注意:該分組方式教師應事先有底,幾個學生為一組需要在備課時有所準備,盡量按活動課分組需要的要求來進行合理安排,不當之處可以再進行適當的微調。
1.2 同趣分組法
不限分組人數,按需要分組的組別數來劃分。
準備:本節(jié)課重點單詞,句型
方法:按學生興趣分組,給出目標練習內容,將學生分為朗讀組,chant組,歌曲組,rap組,詩歌組等。并進行小組演練及展示。
1.3 抽卡分組法
準備:本節(jié)課重點單詞卡,句型卡(讓學生自己提前制作)
方法:抽取相同單詞卡或句型卡的同學為一組,并以本卡片單詞命名。
以上幾種方法在分組過程中所有時間短,又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存在一定的隨機成份,學生能樂于接受,小組自然形成。
趣味建組要注意做到相對平衡、自愿與調整結合、保持動態(tài)(可以是組內角色轉換、位置輪換、組間位置輪換、個別學生調整等)。這樣建組的好處是每個小組都能討論起來,小組里學生間能相互幫助和深入交往,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更有利于小組之間在同等條件下展開公平競爭和相互幫助。作為教師,我會適時組織一些游戲,在各個英語學習小組間進行,如“攀登英語智慧峰”、“爬梯子奪紅旗”、“小組英語朗讀對抗賽”等,使學生在游戲中時時體會到小組合作成功的喜悅和互相關愛的真摯情感,既學會了合作又增強了自信心。
其次,應精心巧妙的編排學生座位。我根據任教實驗班學生的人數情況,采取了多種座位的排列方法。有扇形排列法、雙馬蹄形排列法、“T”型排列法、田字格排列法、梅花形排列法等等。學生座位的這種編排,使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信息交流,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生單向或雙向交往,而是呈現(xiàn)了師生、生生、學生與老師間的雙向、多向、立體多層多向的交往。在這種交往中,教師成為群體中普通的一員,師生間平等、廣泛的進行信息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我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活動相互調整、相互改進、互補共效的過程。每個組員的學習行為將會不斷受到來自伙伴的建議、提醒和修正,同時每個組員也要關注他人,經常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就要求同學之間學會尊重,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堅持真理的過程中,認真虛心接納他人的合理化建議,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無忌而又從善如流、主動配合、和諧默契的心理氛圍中,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2 教師運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處理好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分配。在目前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只有把合作學習與集體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學習的效率,人數較多的班級,處理好二者之間的時間分配關系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須根據所教的內容,對小組學習和集體教學所需要的時間進行科學有效地合理分配。
教師應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剛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在課堂上常會出現(xiàn)學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亂作一團的局面,這會令教師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首先要提出明確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展開合作。教師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學生還沒有完全適應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形式時,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要隨著學生合作技能的熟練,逐漸增加要求。
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性評價。小組合作學習對于組內成員來說,是他們之間的合作,但對于組與組之間來說,還必須有競爭。只有建立“組內是合作,組間有競爭”的機制,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功效。對于表現(xiàn)好的小組,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fā)他們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合作學習被引進英語課堂教學,究其原因也是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適應英語這門語言學習的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掌握了合作技巧,除了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之外,還可以增強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機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技能。
在合作學習中如何提高待優(yōu)生的參與度、樹立“小先生”、“小老師”在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時的示范帶頭作用的同時,杜絕"小權威"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使每個學生都能保證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將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研究課題。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市第八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