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才
一、新生陣痛
1963年6月23日,潰敗到中國臺灣的蔣介石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勾結(jié),派遣8人的所謂“昆明工作隊”武裝特務,空降于海南陵水縣吊羅山,企圖在此建立“敵后游擊根據(jù)地”,反攻大陸。
“昆明工作隊”特務隊長是鄧建華,他是海南原瓊山縣龍橋鎮(zhèn)昌榮村人,父母均是窮困潦倒的農(nóng)民。這些特務萬萬沒有想到,數(shù)萬解放軍和民兵正拉開大口袋等待他們??战档牡诹欤标犻L兼電臺臺長周少茂和另一名隊員符錦富就被民兵抓獲。空降的第27天,鄧建華等六人也被解放軍發(fā)現(xiàn),在層層包圍和一片“繳槍不殺”的喊聲中,乖乖舉手投降。
投降之后,這些特務坦白了美國和蔣介石的計劃和陰謀,檢討了罪行。人民政府為了教育、改造他們,集中一百多名被捕的美蔣特務分子在廣州監(jiān)獄學習、改造,還送他們到全國各地參觀,見識祖國日新月異的建設。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后,為了避免紅衛(wèi)兵沖擊,有關(guān)部門連夜把他們轉(zhuǎn)移到山區(qū)學習、改造。鄧建華在學習中思想立場轉(zhuǎn)變最快,坦白交代好,被選為學習召集人,負責布置每一單元的學習討論,收集各小組小結(jié),寫出綜合報告,送給監(jiān)管人員。他還帶領(lǐng)勞改人員建成一幢兩層樓。于是,公安部于1971年兌現(xiàn)寬嚴政策,鄧建華等一百二十人得到寬大處理,釋放回家。陳清遠等十二人死不悔改,從嚴處理,被執(zhí)行槍決。
鄧建華在老家尚有82歲老母親和一個胞弟。母子相見,十分高興,鄧建華跪在母親面前,痛哭不已??墒牵軐λ粴g迎,害怕他爭奪財產(chǎn)。回家第一天,弟弟不讓他住正屋,說正屋是自己花錢修理過的,讓他住進一間沒人住、沒有房門的小房子。護送鄧建華回鄉(xiāng)安置的縣公安局工作人員,給他留下安置費人民幣60元和糧票60斤。過了兩天,忽然20元不見了。鄧建華分析,如果是外面人來偷,一定會全部拿走,可能是家里人拿的。他請來村中附近的幾個兄弟,經(jīng)過大家啟發(fā)教育,他弟弟終于承認說:“這是我拿的!”鄧建華看到弟弟這么看重錢財,干脆全部給他保管,說:“我需要時再找你要!”
兄弟合家,需要同心同德為基礎(chǔ)。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毕喾矗牟积R,合屋漏,合車折,合牛死。鄧建華同弟弟合家半月之后,彼此都覺得不舒服,要求分家。分家時,母親要求同鄧建華同吃,但缺一個廚房,鄧建華甘愿用牛欄來替代。母親主張把田地分為兩份,兄弟各拿一份。弟弟不同意,說鄧建華的土地在中國臺灣。后經(jīng)母親勸解,只同意一分為三,鄧建華拿三分之一,他拿三分之二。鄧建華要求弟弟返還自己存放的60元和60斤糧票,弟弟說花光了,不肯交出來。母親多年積存三缸谷子,他只給母親一籮筐。對于這三件事,鄧建華均不計較,三次讓步。弟弟經(jīng)常罵他是特務頭,他也不上火,不還口,忍讓為樂。
分家后,鄧建華無依無靠,只有光棍一條命。但是,他有做好人的骨氣,有忍辱負重的好脾氣,有健壯結(jié)實的身體,還有能文能武的特長,到處都能落戶生根。當時,瓊山縣正在建設龍?zhí)聊隙山啽谜?,村村隊隊都要派勞動力上工地,吃飯由生產(chǎn)隊負責。當隊里正愁沒人上水利工地時,鄧建華主動請命。他在工地上挑土、打石頭、運沙,什么都干,什么都難不倒他。整天有說有笑,其樂無窮。完成水利任務后,鄧建華回到挺豐大隊農(nóng)場當場員,那里有十多個青年人,過著集體生活。大隊統(tǒng)籌供應糧食,生活有保障。
鄧建華的任務是放養(yǎng)80多只山羊。這80多只羊不懂人話,開頭比8個特務還難帶。幸好鄧建華小時候放過羊,懂得羊的習性和生活規(guī)律,加上他聰明伶俐,很快掌握了大聲呼羊、小聲誘羊、快速趕羊等放羊技巧,把羊群管得服服帖帖,養(yǎng)得肥肥胖胖,沒有一個走失。那些愛偷羊的小偷,聽到特務司令當了羊司令,也退避三舍,不敢來光顧。
在放羊歲月里,山上老百姓碰到什么困難和危險,總愛找鄧建華幫忙。有一次,幾位婦女看見一條大蟒蛇(南蛇),嚇破了膽,緊急呼叫鄧建華。鄧建華趕來,先把蛇的尾巴抓住,然后叫大家砍倒一根小竹子,將它從蛇的屁股插了進去。這條蟒蛇雖然沒有毒,但力氣很大。鄧建華把小竹子插進蛇的肚子后,強迫蛇漸漸把身子放直,蛇身越直,竹子進去越深,最后插進了蛇的大半身子,蟒蛇只能老老實實躺在地上,任由鄧建華背回博片村殺了。這條蟒蛇重八十多斤,見者有份,平均分配。大家都佩服鄧建華的勇敢與機智,也感謝他的公道與善良。
有一天,博片村有個婦女告訴鄧建華,看到一只黃猄跑進山里了。鄧建華追進山里,把黃猄打死,扛回博片村,同社員們一起分享。大家美美吃了一頓黃猄肉,都說交鄧建華這個朋友值得。
1976年上半年,龍橋公社召開萬人大會,有一個小青年掉進水井里。周圍群眾一時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剛好公安員林樹干看到鄧建華路過,請他幫忙搶救。他迅速叫人找來一個竹梯,放進水井,讓落水青年抓住梯子,然后快速把人連梯一起拉上來。此時,落水人喝了很多水,已經(jīng)休克,肚子脹得很大,鄧建華親自給他做人工呼吸,把肚子里的水弄出來,救活了這個青年。
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在艱苦、困難的日子里,鄧建華沒有倒下去。在與人民群眾的共同勞動中,他不斷經(jīng)受鍛煉與考驗,收獲友誼與信譽,逐漸改變了某些人對他的看法,獲得了生活樂趣和前進力量。
二、武術(shù)教練
在美國和中國臺灣,鄧建華受過特務機構(gòu)的特種訓練,在部隊兼任戰(zhàn)斗體能教官。他擅長擒拿格斗,能在頃刻之間將對手置于死地。他多次下海、登山、入地,磨煉意志、韌勁和膽識。在淘汰賽中,特務機構(gòu)曾把他們?nèi)酉麓蠛?,浸泡七天七夜,生存者入選,沉下去的淘汰;接著,又把他們拋進深山老林,讓“野人”“土匪”同他們格斗,勝者入選,敗者淘汰。在參加比賽的二十多人中,只有8人入選。在8名入選者中,鄧建華是一號種子,所以他被委任為少校隊長。
鄧建華的武術(shù)特長具有實用性,有健體防身作用。這一點很快被附近農(nóng)民所獲悉。三角園村有一批青年主動要求做他的徒弟,向他學習武術(shù)。甚至有個別家長親自請他上門,讓孩子拜他為師。
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到來,農(nóng)村文化體育運動迅速恢復發(fā)展,武術(shù)活動也開始風生水起。先后有永東、龍橋、龍?zhí)?、十字路、遵潭、永興、石山、鐵橋、美安、府城等數(shù)十個村莊聘請鄧建華去教武術(shù)。當時,他沒有工作,生活比較困難,也欣然答應。但是,鄧建華有自知之明,始終把好四個關(guān)。第一,先教武德,樹立正確的武術(shù)觀。每次開館,他都親自講授第一課,專門講習武目的是健體防身,維護社會安定團結(jié),而不是學會同別人打架。學功夫要先學做人,習武先學會禮讓。第二,他不直接傳授功夫,而是讓徒弟負責上課,他只是在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給一些指導。這樣既讓徒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又避免社會上一些人利用他的名字惹是生非。第三,每期武術(shù)培訓班為期一個月,每天只在晚上學習兩個小時,學會一些基本功即停止,防止占用過多時間和經(jīng)費,影響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第四,嚴禁徒弟出去斗意氣、比拳頭、爭高低,擾亂社會治安。1981年上半年,龍橋鎮(zhèn)三角園村幾個青年在二水亭同鐵橋鎮(zhèn)薜村個別青年因石場糾紛打架,三角園村有三百多名青壯年興師上薜村問罪。該村有二千多人口,是龍橋第一大村,又有鄧建華幾個徒弟,名氣很大。薜村也是一個大村,同樣有少數(shù)人不示弱,但多數(shù)人反對械斗,暫時退讓。三角園先鋒隊三十多人進入薜村后,看不到人,就把6頭耕牛拉了出來。當天,鄧建華剛好回龍橋辦事,聽到消息后,立即派他的徒弟騎摩托車趕到現(xiàn)場,先在半途截住三百人大隊伍,把他們勸退回家。接著,他請牽牛的人把6頭耕牛送回薜村。這次急剎車,剎得干凈利落,猶如軍隊行動那樣迅速、整齊,成功制止了一場大規(guī)模群眾性械斗,避免了兩個大村之間的積仇結(jié)怨,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團結(jié),也使干部群眾經(jīng)歷了一次深刻教育。
三、校園耕耘
瓊山縣有關(guān)部門根據(jù)鄧建華的特殊情況及其特長,于1978年將他分配到?jīng)_坡嶺農(nóng)場橡膠廠當工人,一年后按規(guī)定轉(zhuǎn)正。接著,他又在1980年把他調(diào)進府城中學當體育教師,兼教地理、歷史,擔任初三一個班的班主任,負責學校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
府海地區(qū)中學絕大多數(shù)是重點中學,府城中學只是普通中學。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大部分進入重點中學,留給府城中學的多數(shù)是成績較低、品德較差的。另外,進城的農(nóng)民工越來越多,其子女也集中涌向府城中學,每個班學生都是七、八十人。老師教學任務重,學校管理困難多,經(jīng)常出現(xiàn)紀律松懈,甚至打架斗毆亂象。學校當時只有兩個校警,其中一名是掛名不干事的,大部分安全保衛(wèi)工作都由值班老師和鄧建華承擔。
鄧建華畢竟是經(jīng)過風雨、見過世面的人。他對調(diào)皮學生絲毫沒有恐懼感,也不嫌麻煩。他心中有數(shù),從自己分管的班級做起。他擔任班主任的初三20班是全校有名的后進班,有8名頑皮學生,號稱“八大金剛”,經(jīng)常在課堂上吵鬧,兩屆班主任都感到頭痛。鄧建華接任后,十分重視思想教育工作。他專門請那8名學生座談,對他們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有一次,鄧建華正在講課,坐在后排的學生林海明趁他轉(zhuǎn)身寫黑板字的空子,把手伸向前排的女同學,狠力地在她背上擰了一下,“哎喲——”,女同學痛得失聲驚叫,頓時課堂秩序大亂。鄧建華十分嚴肅地走過去,問明情況后,責令林海明伸出手來,然后用兩個手指頭在林海明的手上輕輕一捏,林海明頓時感到手上麻酥酥的,他立即意識到這位老師是懂功夫的,他不敢刁蠻了。鄧建華嚴肅對他說:“你只知道欺侮別人取樂,卻不體驗人家挨打的痛苦!今天先給你一個警告,你再欺負同學,我可就不客氣了。”刁頑碰上克星,林海明頭一回低下了頭。當天晚上,鄧建華又來到林海明家做家訪。這是一個生活并不寬裕的家庭,父母打石謀生,省吃儉用,供林海明上學讀書,但兒子不懂事,在校不好好學習,怎么不令父母痛心呢!老師的真誠誘導,深深地觸動了這個頑童幼小的心靈,他終于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此后,鄧建華又多次找他談心,啟迪他,輔導他,幫他改掉思想上的毛病,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不斷進步。同時,鄧建華密切配合校領(lǐng)導和各科老師,做好其他頑皮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班風、學風大為好轉(zhuǎn),同學們學習有明顯進步。學期結(jié)束時,這個班受到了學校的表揚。61名學生中,有53名考上高中,還有6名考上中專。
經(jīng)過幾年努力,鄧建華先后把幾個后進班帶成了先進班,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其中有11名被選進體育院校。
鄧建華在抓好教學的同時,還熱心于維護學校的教學秩序。每次出現(xiàn)學生打架糾紛事件,他都親自處理,并且處理得頭頭是道,令各方心服口服。有個晚上,一個初三學生提著一把手槍沖進教室,對著一個女生無理取鬧。三個值班老師巡視看見后,不敢去勸阻。鄧建華趕到現(xiàn)場后,把拿槍的學生請到辦公室。他問這個學生:“你帶的槍是真槍還是假槍?”學生遲遲不肯回答。鄧建華說:“你私帶槍支進教室鬧事,破壞教學秩序,這是一種違法亂紀行為。你是愿意老實交代,在這里解決,還是要請派出所干警來,帶你到派出所解決。老師考慮你是第一次犯錯誤,希望能在學校解決,給你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不知你的意愿如何?”學生答道:“愿意在學校解決?!编嚱ㄈA進一步啟發(fā):“既然愿意,你先把手槍交出來,這是認錯、改錯的第一步!”這個學生遲遲不肯交出手槍,鄧建華當機立斷,抓住他的手,把槍奪過來,果然是一把假槍。經(jīng)過一番說理教育,這個學生答應改正,鄧建華便放他回家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學生第二天翻案,把父母帶到學校來找鄧建華。當時,鄧建華正在操場上,兩位家長氣勢洶洶上來質(zhì)問:“你為什么打我的小孩?”這突如其來的欲加之罪,使鄧建華無法理解。他冷靜地反問兩位家長:“你們說我打你們的孩子,是在什么地方打的,打在哪里,受傷了沒有?有沒有醫(yī)生檢查鑒定?”實際上,這對父母剛好是府城一個醫(yī)院的醫(yī)生,他們是完全可以先把情況弄清楚后再來問罪的,可是,過分溺愛孩子的毛病使他們聽了片面之詞就來責問老師,弄得狼狽萬分,回答不上來。鄧建華把他們請到辦公室,一五一十地把昨夜的事情敘述一遍。在事實面前,父親承認了錯誤,母親流出了熱淚,再三感謝鄧建華苦心挽救了他們的孩子。
排除惡勢力的干擾,更是一個棘手問題。有一天,社會上五個流氓來到府城中學撒野,在操場干擾學生上體育課。鄧建華好言好語請他們離開,他們自恃武藝高強,蠻橫地說:“這里是我們?nèi)瞿虻牡胤?,任何人都休想趕走我們?!彼麄儚堁牢枳?,欲同鄧建華比試。鄧建華先退三步,他們以為鄧建華弱不可擋,猛沖過來,鄧建華順勢一拉,把為首的流氓放倒在地。其他四個看見,趕快撤到校門之外,抓起石頭來砸鄧建華。鄧建華一怒之下,飛出校門,追趕過去。他們看到鄧建華勇猛非常,功夫了得,只得逃之夭夭。過后,他們打聽到鄧建華是特務司令,再也不敢來搗亂了。
還有一次,四個歹徒在晚上到府城中學校門搶劫、行兇,打傷一名學生后奪路而逃。正在備課的鄧建華聞訊趕來,緊追不舍,狡詐的歹徒隨即消失在黑夜里,當鄧建華追蹤到附近一條小巷時,歹徒忽然撲向鄧建華。豈料鄧建華眼疾手快,一閃身,躲過歹徒的拳頭,順勢捉住歹徒的手肘,一抖一扭,疼得那家伙“啊啊”直叫,登時束手就擒。這時,聞聲而來的民警趕到,鄧建華將歹徒交給民警后,又繼續(xù)追捕其他三名歹徒去了。終于,他在午夜時分將歹徒一一逮捕歸案。鄧建華因此榮立三等功,受到縣教育局和學校的表彰獎勵。
在鄧建華和全體老師的反復努力下,府城中學的安全保安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教學井然有序,學生紀律嚴明,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校聲譽也有了很大提高。
四、委員風采
鄧建華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樂觀坦蕩,多才多藝,朋友比較多。
原中共瓊山縣委對臺辦公室主任云昌瑛,和鄧建華是好朋友。云昌瑛經(jīng)常邀請他參加接待臺胞的活動,約他給中國臺灣的軍政人員寫信,發(fā)表言論。他熱情好客,每請必到,暢所欲言,深得各界認可。他幾次投稿到福建前線廣播電臺,均獲采用,他寫的文章具體生動,在對臺宣傳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漸漸地,他的名字在海峽兩岸傳開了。
兩岸開放前,中國臺灣的國民黨人士對大陸的形勢不了解,疑慮頗多,不敢隨便回家鄉(xiāng)探親。許多人通過私人關(guān)系,向鄧建華咨詢。一旦找到他,他就熱情地鼓勵他們回來,并親自帶路,幫一批又一批軍政老人回鄉(xiāng)認祖。比如,在中國臺灣的國民黨中將黃保德,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開始都有種種擔心,不敢回來探親。后來,大兒子黃開基聯(lián)系到鄧建華,鄧建華親自帶他回到瓊山縣東山鎮(zhèn)蒼環(huán)村老家認親祭祖,一切順順當當,全家高興。后來,其弟弟、妹妹等一大批親屬陸續(xù)回來省親,恢復了兩岸的親密往來。
兩岸開放后,臺商紛紛來海南投資辦企業(yè),有一部分人主動同鄧建華聯(lián)系,讓他幫忙辦理有關(guān)手續(xù)。鄧建華有求必應,熱情周到地服務,先后幫助南殷、安洲、必達三個鞋廠和錢柜KTV、海利中西餐廳等單位辦理登記、注冊手續(xù),理順企業(yè)與地方的關(guān)系,搞好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經(jīng)營,得到政府有關(guān)部門的好評與表彰。
因為這樣,鄧建華于1981年被選為瓊山縣第二屆政協(xié)委員。接著,他又連續(xù)被選為第三、第四屆縣政協(xié)常務委員。期間,瓊山縣改設為瓊山市。他積極參加每一次參政議政活動,年年寫提案,建言獻策,有獨到見解,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他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府城地區(qū)每年有小學畢業(yè)生一千二百人,加上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的大量流入,中等學校招生名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他便同其他委員一起,建議府城地區(qū)增建一個初級中學。后來,市政府接受了這個意見,增建瓊山二中,初步解決了學生上學難的問題。他有書法、攝影專長,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良好影響,被選為瓊山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2004年他的攝影作品《夕陽老人與古樹》《快樂山娃》《天崖佳果》均獲“十月贊歌——慶祝祖國五十五華誕全國書畫攝影藝術(shù)邀請賽”老年組金獎,入編《十月贊歌——全國書畫攝影藝術(shù)精典》一書,授予“2004年度中國藝苑英杰”榮譽稱號?!断﹃柪先伺c古樹》還榮獲首屆“世界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特等獎,同時他被授予“1999-2008年世界時代杰出創(chuàng)新人物”榮譽稱號。他的作品及事跡入選《中國老年書畫攝影大典》《世界優(yōu)秀專家人才名典》《第四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展優(yōu)秀作品集》《中國書畫藝術(shù)家大典》,他被授予《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shù)家》榮譽稱號,被聘為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
2005年11月,他應邀赴美國,出席在洛杉磯召開的《第九屆世界海南鄉(xiāng)團聯(lián)誼大會》,受到當?shù)厝A僑的熱情接待,增進了世界華人的聯(lián)系。
五、收獲愛情
鄧建華在臺灣有一位初戀情人,情深意厚。他調(diào)入特種部隊后,斷絕了與親朋的一切聯(lián)系,女方不知他的去向。她讀完大學后等了六年,杳無音訊,只得同一位海南籍軍官結(jié)婚,生了兩個女兒。
鄧建華1971年初回到家鄉(xiāng)不久,也有一個姑娘相中他,愿以身相許??上?,這件事遭到當?shù)卮箨狘h支部書記、婦女主任的反對與阻撓。有一個晚上,鄧建華應約到女方家相會,剛好大隊書記與婦女主任再次上門說教,女方把鄧建華藏在房中,自己在客廳應付。大隊書記與婦女主任的極左言論和強硬打壓態(tài)度,都被鄧建華聽得一清二楚。他深深為這位姑娘的深情厚誼和善良美德而感動,同時也對她的左右為難產(chǎn)生了同情、理解,主動退了出來。
進入沖坡嶺農(nóng)場后,鄧建華的生存環(huán)境有了根本好轉(zhuǎn)。他到農(nóng)場第二天,新的農(nóng)場黨委書記朱潤校也到農(nóng)場報到。朱潤校是龍?zhí)伶?zhèn)人,與鄧建華家只有十公里距離,雙方早就認識,互相熟悉對方的品行與特長。朱潤校沒有把他當作一般職工看待,而是當作骨干來使用,經(jīng)常請他參加骨干會議,讓他拋頭露面組織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豐富農(nóng)場職工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鄧建華同干部群眾的關(guān)系越來越親密,大家對他的了解、同情、認可也越來越深入。有一次,咸來公社大榕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lǐng)一百多名社員到?jīng)_坡嶺農(nóng)場請愿,要求農(nóng)場吸收每戶一個勞動力當場員。當時,朱潤校書記正在外面忙別的事情,委托鄧建華負責接待群眾,傾聽意見,匯總上報。有人質(zhì)問:“你是不是農(nóng)場領(lǐng)導?能否代表農(nóng)場?”鄧建華坦然承認:“我不是農(nóng)場領(lǐng)導,是農(nóng)場領(lǐng)導委托我來傾聽大家意見的,保證原原本本將大家的意見向農(nóng)場領(lǐng)導匯報。”在接待中,他梳理了大家的意見,肯定了要求中的合理成分,也指出農(nóng)場要一下子增加一百多人,有沒有能力消化,需要論證。再說,這畢竟是一件大事,農(nóng)場無權(quán)決定,必須由縣政府來決策。農(nóng)場只能將情況匯報給縣政府,等待縣政府的批復。大榕畢竟是革命老區(qū),干部群眾覺悟比較高,他們覺得鄧建華說的也有理,立即把隊伍撤回去。后來,他們又派幾個干部同農(nóng)場具體商量,在縣政府及有關(guān)部門的指導下,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鄧建華多次敢于擔當?shù)挠職夂湍苎陨妻q的才華,贏得農(nóng)場群眾的贊揚。大家對他的婚姻也關(guān)心備至。農(nóng)場徐醫(yī)生同咸來大隊赤腳醫(yī)生王榮英是好朋友,特意把王榮英請到農(nóng)場,介紹給鄧建華認識,增進了解。一來二往,王榮英看到鄧建華一表人才,既帥氣,又有朝氣。他長著濃眉大眼,結(jié)實粗壯,舉止大方,說話平和,條理清晰,禮讓而不奉承,謙虛而不卑不亢。他品行好,不抽煙,不酗酒,不賭不嫖,老實本分,王榮英從心內(nèi)喜歡上鄧建華。他們經(jīng)常在橡膠園里約會、散步,憧憬未來。農(nóng)場的干部群眾,一致贊成這門親事,鼓勵他們趕快結(jié)婚,把幸福拿到手。
與此相反,地方黨委卻持反對態(tài)度。主要理由是王榮英的父母均是解放前參加革命的老共產(chǎn)黨員,父親當過馮白駒的兵,母親做過瓊縱通訊員。在他們看來,一個紅色家庭公主,下嫁給一個美蔣特務,簡直是破天荒的大蠢事,是違背革命傳統(tǒng)的大逆不道行為,感到臉上無光。為了制止這門親事,公社黨委書記親自找王榮英父母談話,尖刻地質(zhì)問:“你們的女兒是眼睛瞎了,還是手腳斷了,為什么要嫁給一個美蔣特務?”王榮英據(jù)理力爭:“他是貧苦家庭出身,原來是好人。他犯錯改錯,政府寬大處理,已經(jīng)不是特務,更不是階級敵人!”父母覺得雙方說的都有道理,難以決斷。
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沖坡嶺農(nóng)場領(lǐng)導與職工堅決站在鄧建華和王榮英一邊,親自上門勸解王榮英父母,幫助他們分析鄧建華的道德品質(zhì)和前途命運,使他們從本質(zhì)上看到,鄧建華原來是勞動人民子弟,失足之后已經(jīng)改過自新,是一個完全可以信任的人。既要允許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又要允許他收獲愛情。在一個國家內(nèi),國共合作是合法的;在一個家庭里,國共合作也應當允許。這畢竟是人民內(nèi)部之間的事情,寬容兼顧總比亂扣帽子好。王榮英有個干哥哥叫楊興全,是靈山公社的赤腳醫(yī)生。王榮英請他來考察鄧健華,他也極表同情。最后,有情人終成為眷屬,美滿結(jié)合了。
不久,乘著兩岸開放的東風,鄧建華還活著的消息傳到中國臺灣。鄧建華通過書信往來,也找到了他的初戀女友春蘭。此時,她的丈夫已病逝多年,兩個女兒也長大成人了。以往的青春情誼又涌上心頭,久久不能平靜。雙方都發(fā)現(xiàn),長期的磨難和山水遠隔并沒有耗損原來的情誼。相反,彼此之間的特殊感情好像百年茅臺,越陳越香醇。春蘭的養(yǎng)父是定安縣人,原來是鄧建華的營長,帶領(lǐng)鄧建華去臺灣的。到臺灣后,雙方長期親密來往,互相看著對方長大成人,一起分享快樂、分擔憂愁,他們之間的愛情是以親情、鄉(xiāng)情、友情為基礎(chǔ)的,情深義重,牢不可破。正因為這樣,春蘭于1999年從臺灣回來看望鄧建華。她看到鄧建華成家立業(yè),生了兩個男孩,有個幸福家庭,感到高興。王榮英對鄧建華與春蘭的遭遇十分同情,主動把春蘭接回家來住,姐妹相稱,親親熱熱地共同生活半個月,才讓她返回臺灣。兩年后,春蘭又攜帶父母,再次回瓊探親。鄧建華親自帶領(lǐng)他們回定安、瓊海老家探親認祖,還到三亞等地旅游。春蘭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她看到鄧建華工資較低,生活比較困難,前后給鄧建華贈送一萬多美元,幫助鄧建華的兩個兒子讀完大學。
家和萬事興。鄧建華的大兒子鄧中航在廈門大學讀書時,思想進步,學業(yè)優(yōu)秀,在學校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被選為學生會體育部長和籃球教練。大學畢業(yè)后,他開始在深圳當外語翻譯,接著回海南考上公務員,幾年后,已成長為中共海口市美蘭區(qū)紀檢辦公室主任。二兒子鄧中程讀完天津工業(yè)大學后,也回海南省??谑忻捞m區(qū)黨委宣傳部當干部。兩個兒子都已結(jié)婚,生了孫子,四代同堂。在鄧建華和王榮英的照料下,95歲的岳父和86歲的岳母,都還健康,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令人高興的是,鄧建華有幸在農(nóng)民兄弟的幫助下,于1983年低價買進一塊土地,退休后在府城南面挪梅公園西側(cè)蓋了一幢三層樓房小別墅,每層210平方米。院子寬敞,綠樹成蔭,正是休閑養(yǎng)生的樂園。
如今的鄧建華,財丁興旺,福星高照。
2016年10月8日
(海南省政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