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 要]單六西區(qū)塊隨著勘探開發(fā)程度的不斷提高,受老區(qū)井況逐年惡化、水淹加劇,平面、層間矛盾日益突出,油井綜合含水持續(xù)上升等諸多因素影響,挖潛難度逐年加大。針對以上客觀事實,近年來在高含水老區(qū)立足治水,挖掘層內、層間及平面潛力。本文主要根據該區(qū)塊油井歷周生產情況及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摸排高含水停產井,采取大修、防砂扶停、注氮調剖及轉周扶停等措施,實施層內挖潛,挖潛層內剩余油。通過對該區(qū)塊目前現狀的分析和總結,結合近年來的主要工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加深了對該區(qū)塊的認識,并提出了下步的挖潛方向。
[關鍵詞]水淹;高含水;注氮調剖;剩余油;挖潛方向
中圖分類號:TE8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294-01
1 單六西區(qū)塊概況及開發(fā)現狀
單家寺油田地理位置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西南北宋鄉(xiāng)境內,區(qū)域構造位置位于東營凹陷與濱縣凸起之間的過渡地帶。單六西位于單家寺稠油油田西區(qū),東為單56塊。主要含油層系館陶組下部,為受前震旦系變質巖基底控制、由北向南傾沒的具有繼承性的單斜構造油藏,含油面積3.7km2, 地質儲量836.2×104t。油藏埋深1070-1135m,孔隙度34%,滲透率1000-5500x10-3μm2,原油密度0.97-1.04g/cm3,粘度3300-49100mPa.s,屬于特稠油。
2016年6月,投產油井169口,開井60口,日產液能力2925t/d,日產油水平247t/d,綜合含水91.6%,日注汽水平157t,累產油164萬噸,累產水1031萬噸,累注汽474.5萬噸,采出程度19.6%,采油速度1.0%,累計油氣比0.35,回采水率217.3%。
與去年同期對比:開井數增加3口,日產液增加522噸、日產油增加22.9噸,采油速度降低0.2%,油汽比下降0.115,綜合含水上升0.8%。
2 存在問題
隨著區(qū)塊開發(fā)已經進入后期,層間矛盾逐漸凸現出來,這也給老區(qū)塊油田的開發(fā)帶來一定的困難和問題。
2.1 油藏水淹嚴重
單六西館陶組原始地層壓力11.5MPa,天然能量不足,生產過程中壓力下降快。隨著開發(fā)時間的延長,地層水水侵加劇,特別是受沙三段底水的影響,油藏水淹非常嚴重。單六西綜合含水與2010年12月對比,40-60%之間井數上升1口, 60-80%之間井數下降1口,80-90%之間井數下降4口,90-95%之間的井數分別上升6口, 95-100%之間的井數持平,從總體上看,該區(qū)塊含水呈現上升趨勢。
通過以上分析和數據對比可以發(fā)現,單六西區(qū)塊水淹程度非常嚴重,該區(qū)塊的油井含水也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并且已經達到高含水后期。
2.2 井間汽竄嚴重
單六西在2015年共發(fā)生汽竄46井對,2016年上半年共注汽21井次,其中發(fā)生汽竄16井次,比例高達76%。注汽前采取下放光桿停井燜井的有3井對,注汽過程中采取下調參數的有6對,注汽過程中采取燜井措施的有4井對,主要分布在單6中水平井、6-2-14井區(qū)及單六西構造頂部區(qū)域。汽竄頻繁和嚴格的井控措施給油井運作帶來較大的困難.
2.3 開發(fā)動態(tài)井網不完善
單六西采用176m×125m反九點井網投產129口井,井網密度34.2口/km2,單井控制儲量5-7×104t,隨著吞吐輪次的不斷增加,套管損壞和高含水停產井增多,動態(tài)井網不完善,可利用井僅68口,單井控制儲量10-13×104t,井網密度20.6口/km2,儲量控制程度差,損失控制儲量近430×104t,最終采收率難提高。
3 下步挖潛方向
3.1 氮氣泡沫調剖堵水
1、注氮調剖機理
通過向地層注入氮氣,降低巖石表面張力和界面張力,改善巖石潤濕性,堵塞大孔道并產生賈敏效應,降低水相滲透率。增加波及系數,提高了地層能量,改善了原油向井筒滲流的驅替條件,起到補充能量助排的作用。
注氮氣泡沫調剖是多輪次吞吐后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術,技術已基本配套,具有大規(guī)模推廣的潛力。
2、效果分析
2016年實施氮氣泡沫調剖共計6井次,開井5井次,措施后日油能力由11.8t上升到31.8t,綜合含水由95.1%下降到89.4%,初增產油能力20t/d,綜合含水累計下降28.4%,累增油2692t。
單6-6-32井實施氮氣泡沫調剖后,注汽壓力明顯上升,注汽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下泵第7天含水降至81%,生產至第12周時,日液67.8t,日油19t,含水71.1%,溫度76度,生產了1116天,產油2552t,產水3681t,生產情況良好。
3.2 封竄技術研究
單六西自2007起開始汽竄加劇,汽竄發(fā)生后,油井溫度和液量短時間內迅速上升,從安全方面考慮,只能采取關井、停注措施,對注汽井和汽竄井都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因為存在層間竄現象,嚴重影響了油井作業(yè)、注汽運行。
1、凝膠類堵劑原理
該堵劑組成單元的A環(huán)為間苯二酚型,B環(huán)為鄰苯二酚型。A、B環(huán)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醛類發(fā)生縮合反應,形成凝膠實現對大通道的封堵。在25℃下的粘度為1.5mPa·s,易于泵送進入竄流通道深部。
2、封堵效果
單6-2-28井層內存在三個高滲透段,第6周注汽時,兩口臨井汽竄嚴重,該井被迫停注。為此對6-2-28擠20m3鉻凍膠體系+70m3HMC堵劑(由30m3 HMC堵劑現場稀釋配制)進行高溫封竄措施。注汽4天后,兩口臨井出現汽竄現象,但是汽竄程度減輕,封竄起到一定效果。
3.3 單6-10-3井區(qū)滾動擴邊潛力
單6-10-3井屬于單六西沙三段,射開ES3,1082.0m-1098.0m,16m/2層,該井為2011年單六西的開發(fā)滾動新井,先期采取繞絲管防砂方式,第一周注汽量3480噸,干度為70.4%,流溫流壓資料顯示:井內全部為蒸汽,注汽效果較好。
單6-10-3井第一周放噴,最高油壓5MPa,放噴時峰值溫度97度,峰值液量68.9噸,峰值油量3.3噸,含水95.1%,累計生產78天,周期產油478噸,產水1002噸,綜合含水67.9%。目前生產10周,累產8690t。
該井區(qū)S3段具備進一步開采的能力,目前已經對該區(qū)初步部署15口油井待實施。
4 取得認識
1、含水率上升是油田開發(fā)后期普遍存在的問題,受沙三段底水水淹影響,單六西區(qū)塊含水較高,應進一步加深認識。
2、進一步注氮調剖工藝技術以及HMC高溫封堵技術,目前應用未達到理想效果,還需根據不同井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理措施。
3、加深對單6-10-3新增區(qū)塊的認識,在整個區(qū)塊含水相對較高的階段,開辟新的生產單元能較好的促進油田開發(fā)。
參考文獻
[1] 郭美娟,等.單家寺稠油油藏注汽參數優(yōu)化實驗與評價.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288-288 .
[2] 程玉橋,等.勝利油區(qū)單家寺油田超稠油性質研究.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2,9(4):33-34 .
[3] 李文華主編,采油工程,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4
[4] 張繼芬主編,提高原油采收率基礎.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