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黨參和西洋參是很多人青睞的補益佳品。但這些中藥分別適合哪些體質(zhì)的人群使用呢?該如何合理應(yīng)用呢??
◎溫補增強免疫力選人參
人參,可以說是作為補益“參”中最讓人耳熟能詳?shù)难a品,它是補氣的第一要藥。《本草綱目》曾記載,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可輕身延年,治男女一切虛癥”。
中醫(yī)認為,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二經(jīng),具有大補元氣、安神益智、生津、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等功效。
人參作為一種溫性的大補之品,一般會用于治療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虛脫等癥。
適宜人群:脾胃虛寒、四肢寒冷、體寒、易疲勞、眩暈倦怠、失眠多夢者。
注意事項:常用量為3~9克,燉服或者研粉吞服。大量食用人參可導(dǎo)致全身瘙癢、頭痛、體溫升高、過度興奮、出血等不良反應(yīng)。此外,人參切勿與藜蘆同用,與蘿卜、萊菔子同用會降低藥效,也勿多飲茶。
藥膳食療:玉竹人參雞肉煲
做法:雞腿1只,玉竹10克,人參片5克,鹽1小匙,料酒1大匙。雞腿剁大塊,洗凈。玉竹以清水快速沖凈,和雞塊、人參片一起放進燉鍋內(nèi),加調(diào)味料和適量水,并以保鮮膜蓋住鍋口。隔水蒸(或以電鍋蒸)約30分鐘,待雞肉熟透即可食用。
◎清補益肺選西洋參
西洋參也叫花旗參,主產(chǎn)于美國和加拿大,屬于貴重藥材,是清補保健之妙品。西洋參味甘,性涼,歸肺、胃二經(jīng),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火生津的功效,也能抗疲勞、抗休克及延緩衰老,適用于肺虛勞咳、久咳、喘咳、咯血、失聲、陰虛口干、心悸等癥。
適宜人群:陰虛火旺、咳嗽咯血、煩倦口渴、口干舌燥、大便干結(jié)、便血、面紅、心煩失眠等人群。
注意事項:常用劑量3~6克,燉服或者研粉吞服,不宜與藜蘆同用。脾胃虛寒、大便稀溏,女子痛經(jīng)、閉經(jīng)、帶多者,就不宜把西洋參作為保健品,以免進一步加重病情。
養(yǎng)生茶飲:補氣益肺茶
做法:西洋參8~10片,黃芪、枸杞各10克,麥冬15克。放入杯中,沸水沖泡后濾汁,可根據(jù)個人口感喜好添加蜂蜜、冰糖等調(diào)味。
◎體虛感冒選黨參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二經(jīng),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肺、補血、生津止渴,也能增強免疫力、抗衰老和抗疲勞。黨參補氣藥效較人參弱,但兼有補血的功效,一般慢性虛弱病癥都可選用。
適宜人群:尤其適用于脾胃氣虛的體質(zhì)虛弱,容易出現(xiàn)面色萎黃、體虛倦怠、頭暈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瀉、肺氣不足、咳嗽氣促、易感冒等的人。
注意事項:常用劑量9~30克,燉服或煎湯。不宜與藜蘆同用。
藥膳食療:黨參黃芪燉雞湯
做法:雞1只,黨參20克,黃芪20克,生姜3~4片,精鹽適量。將所有用料洗凈,黨參、黃芪稍浸泡;將雞下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洗凈,切成小塊,與生姜、黨參、黃芪一起放入瓦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2個小時,加入精鹽調(diào)味即可。
(摘自《老人報》文/盧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