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頸外口脫垂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脫至陰道口外的一種疾病,多見于勞動婦女和多生育婦女,而慢性咳嗽、便秘、年老體衰等原因也容易誘發(fā)。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為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或腎氣虧損,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所致,治療當以健脾益氣、固沖益腎為要,中醫(yī)外治法療效明顯。
敷貼療法 五味子12克,升麻6克,姜汁適量。將二藥研為細末,姜汁調(diào)糊,取適量敷貼于雙足心涌泉穴及關(guān)元穴(臍下3寸),每日換藥1次。或用黃芪10克,升麻5克,研末后用米醋調(diào)為糊狀敷貼于涌泉穴,每日換藥1次,連敷7~10天。
填臍療法 黃芪、五倍子、杜仲各10克,生姜3片。諸藥研末后加米醋調(diào)成稀糊狀,填于肚臍,外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敷2~3天。也可用五味子、菟絲子、韭菜子、蛇床子各10克,研末后用米醋調(diào)糊狀,敷于肚臍處。
局部塞藥 每晚以少許白礬,開水溶化后清洗外陰;然后用香油調(diào)五倍子末如糊狀,涂于消毒紗布上,再將紗布搓作成粗細適宜的長條狀,塞入陰道中,次日清晨取出。每晚用藥1次,連續(xù)用15天,可收斂固脫。
藥浴療法 丹參15克,五倍子、訶子各9克,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待藥液溫度適宜時坐浴,每次20~3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續(xù)3~7天,可收斂固澀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