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艷 通訊作作:何春紅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2.洛陽市第一中醫(yī)院
·熏洗療法·
活血止痛洗劑治療 糖尿病足的臨床療效觀察
黎文艷1通訊作作:何春紅2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2.洛陽市第一中醫(yī)院
糖尿病足;中藥外洗;臨床療效;活血止痛洗劑
糖尿病足又稱糖尿病肢端壞疽,屬中醫(yī)“脫疽”范疇,作為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病情發(fā)展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及血管病變引起的下肢感染、潰瘍及深部組織損傷[1],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藥外用制劑在治療糖尿病足方面有顯著的優(yōu)勢,筆者應用活血止痛洗劑治療糖尿病足患者,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42例患者均來自2015年10月—2016年4月洛陽市第一中醫(yī)院周圍血管科的糖尿病足住院患者。42例患者中,男31例,女11例;年齡47~91歲,平均年齡69歲;糖尿病病程3~25年;將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級法分為5級,12例屬于Ⅰ級,15例屬于Ⅱ級,13例屬于Ⅲ級,2例屬于Ⅳ級。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臨床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關于脫疽病的相關內容制定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肢體動脈閉塞癥臨床診斷與療效標準(草案)》[3]制定西醫(yī)診斷標準。
對照組:①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②降糖治療:胰島素治療;③降脂治療:阿托伐他汀鈣片10 mg,每晚1次;④擴血管治療: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加入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血塞通注射液0.4 g加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治療上,加活血止痛洗劑5 000 mL浸泡雙下肢(膝關節(jié)以下1/3處)及雙足30 min,水溫37℃,每日1次。活血止痛洗劑組方:透骨草30 g,姜黃30 g,海桐皮30 g,川牛膝30 g,川椒30 g,乳香30 g,沒藥30 g,延胡索30 g,羌活30 g,白芷30 g,威靈仙30 g,紅花30 g,五加皮30 g,當歸尾30 g,土茯苓30 g,蘇木30 g,白及10 g。
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觀察指標:于治療前、第一個療程結束時、治療后觀測。①癥狀評價指標:包括皮膚溫度、皮膚色澤、間歇性跛行(跛行指數)等;②踝/肱比值(ABI值,即踝部收縮壓/肱動脈收縮壓)。
1.療效標準:依據《糖尿病肢體動脈閉塞癥臨床診斷與療效標準(草案)》[3],采用循環(huán)改善度積分評價療效。循環(huán)改善度積分包括皮膚溫度、疼痛程度、皮膚色澤、跛行指數、ABI值5項指標的總積分。顯效:循環(huán)改善度積分≥15分;良好:10分≤循環(huán)改善度積分<15分;改善:5分≤循環(huán)改善度積分<10分;無效:0分≤循環(huán)改善度積分<5分??傆行?(顯效例數+良好例數+改善例數)/總病例數×100%。
2.結果: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為了降低截肢率和致殘率,治療糖尿病足的關鍵在于及時性、合理性、適當性。《醫(yī)學源流論》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說,中藥外治法在治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藥熏洗是中醫(yī)外治法中常見的一種方法,其在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足已取得獨特的療效。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可通過與雙下肢及足部皮膚的直接接觸,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刺激下肢血管神經,起到改善血管循環(huán)及周圍神經病變的作用,同時避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對人體肝腎的損傷。中藥熏洗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湯藥劑型、劑量可根據病情調控,用藥可隨癥加減,使用方便;
②臨床上用于外洗治療糖尿病足的藥物較少,具有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③內外治法聯(lián)合應用,可彌補單純性內治法的缺陷。
活血止痛洗劑中,透骨草溫通活血止痛,乳香、沒藥、紅花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行氣,川牛膝活血通經,川椒溫中止痛,威靈仙、海桐皮通絡止痛,土茯苓通利關節(jié),羌活、白芷祛風勝濕止痛,五加皮祛風活血消腫,蘇木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白及消腫生肌。大部分藥物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運用活血止痛洗劑治療糖尿病足,可以抑制糖尿病足肢體血管病變,改善肢體循環(huán),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1]金真,林明欣,林燕玲,等.運用中醫(yī)外治三聯(lián)模式治療0級糖尿病足40 例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2):444.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2.
[3]崔公讓.糖尿病肢體動脈閉塞癥臨床診斷與療效標準(草案)[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04,2(6):352.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