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更生
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與課堂導入設計有密切的關系。精彩的導入能夠使課堂富有“磁性”地開始,進而開啟學生的思維“門扉”。
情境創(chuàng)設式。例如在上“Photoshop”第一節(jié)時,可以預先通過QQ群展示一組“名人照”,如錢學森、鐘南山、郎平、宋祖英、馬云等,讓學生選出自己熟悉的人物,然后讓學生試著將自己的照片也放進“名人照”。這時,學生就會躍躍欲試,情緒高漲。教師可隨之因勢利導,把“Photoshop”的方法、技巧教給學生。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學習成為其內在需要。
游戲激趣式。教學中,巧設游戲,可以不知不覺地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比如教學生“認識鍵盤”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給學生10分鐘左右的時間,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這個游戲是“金山打字通”自帶的。在對抗性游戲中,教師可幫助失敗者總結原因:打字速度太慢。學生為了在下次游戲時能取得好成績,就會積極識記鍵盤,練習指法。
懸念鋪設式。“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苯處熢诮虒W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提出一些耐人尋味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比如講解如何制作表格時,教師可展示一張自己的工資表,然后提出幾個問題:如何查找某一位老師某個月的工資?如何快速而準確地輸入數(shù)字?對這些問題,學生是非常好奇的,自然樂于探討。此時,教師可一步一步介紹表格制作的方法技巧,最后讓學生親自為教師們制作一張工資表。
競賽激勵式。競爭能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使人精力充沛,反應靈活,想象豐富。在競爭過程中,人處于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有利于個體潛力的發(fā)揮,能讓所在的集體更富有生氣,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引入競賽機制,能更深入、更廣泛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生活還原式。貼近生活、聯(lián)系實際開展教學,有利于學生探究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例如在教“計算機的硬件配置”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境:學生劉剛的家長想給他買一臺電腦,但不知道如何更好地進行配置,于是把任務交給了劉剛。劉剛設計了一套方案,但他的父母還不滿意。請同學們來幫他設計配置方案,看誰設計得最好,能讓劉剛本人及他的父母都滿意?!巴g者親”,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開始興致勃勃地設計各種各樣的方案。
開門見山式。相對于其他學科,信息技術課課時少,學生在上課時才能接觸網(wǎng)絡、瀏覽網(wǎng)頁,學生往往很期待上信息技術課。作為教師,可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一上課,就展開課時內容和要點。例如教“利用網(wǎng)頁進行信息交流”時,教師可直接介紹網(wǎng)頁交流的模式與方法,接著介紹如何下載QQ、如何注冊賬戶等,最后介紹網(wǎng)上交流應注意的事項。這種開門見山式的導入,能及時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熱聞”宣介式?!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毙畔⒓夹g課宣介“熱聞”的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時事教育。一個負責任的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時時滲入對“熱聞”的宣介。例如教“制作網(wǎng)站”一課時,教師可介紹“南海仲裁案”“薩德事件”等,然后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網(wǎng)站介紹這些“熱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傳授網(wǎng)站的創(chuàng)建知識,從而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責 編 佳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