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春婷
(徐州市腫瘤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效果觀察
拾春婷
(徐州市腫瘤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討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甲狀腺手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在實施甲狀腺手術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于術前強化體位訓練,空白組僅實施甲狀腺手術常規(guī)護理,對比手術后兩組患者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兩類常見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和嚴重分級,并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結果經干預,兩組患者手術后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兩類常見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均為100.00%,均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癥狀,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從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嚴重分級來看,干預組Ⅲ、Ⅳ度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空白組,干預組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均高于空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減輕術后體位綜合征癥狀,提升患者滿意度和舒適度,值得推廣。
術前體位訓練;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效果
臨床上甲狀腺疾病發(fā)病率高,其治療主要方法為手術治療。常規(guī)甲狀腺手術中,對體位的要求是充分暴露術野,一般要求肩下墊上軟枕,頸部過伸,以有利于術野的暴露。但若術前缺乏體位訓練,容易導致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以術中躁動不安、不適感強和術后惡心嘔吐、頸部疼痛等為表現[1]。本研究對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甲狀腺手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甲狀腺疾病需行手術治療者,除外高血壓和原發(fā)性神經血管性頭痛者、凝血功能障礙、發(fā)熱、心臟病、甲亢患者。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為全麻,且術后未采取止痛措施。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干預組與空白組,各50例。干預組男18例、女32例。歲數24~73歲,平均年齡(38.45±6.12)歲。平均手術時間(70.45±10.32)min,其中,甲狀腺大部切除手術25例、甲狀腺次全切手術12例,根治切除術13例。空白組男17例、女33例。歲數24~73歲,平均年齡(45±6.47)歲。平均手術時間(70.41±10.31)min,其中,甲狀腺大部切除手術25例、甲狀腺次全切手術13例,根治切除術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其他各方面的基線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空白組
僅實施甲狀腺手術常規(guī)護理,術前根據患者文化、性格等進行心理疏導,說明甲狀腺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手術治療的原理和效果,并告知術后可能出現的惡心頭痛、肌肉酸痛癥狀,以免引起不必要恐慌,并囑咐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術后給予患者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體位取半坐臥位,用充氣墊填充頭和肩部懸空部位,指導患者放松。
1.2.2 干預組
在實施甲狀腺手術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于術前強化體位訓練,術前對體位訓練的目的和意義詳細說明,指導患者取仰臥位,用高度合適的軟枕墊于肩下,確?;颊哳i部可拉伸,頸前部完全暴露。訓練循序漸進,以患者無法耐受為主,確保體位堅持時間可達到手術所需時間[2]。
1.3 觀察指標
對比手術后兩組患者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兩類常見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和嚴重分級(從無癥狀、輕度、中度、重度分別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3]),并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和嚴重分級比較
經干預,兩組患者手術后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兩類常見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均為100%,均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癥狀,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從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嚴重分級來看,干預組Ⅲ、Ⅳ度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空白組,經x2檢驗行統(tǒng)計學處理顯示嚴重分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和嚴重分級比較 [n(%)]
表2 兩組患者術后頭暈頭痛發(fā)生率和嚴重分級比較 [n(%)]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比較
干預組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均高于空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滿意度評分 舒適度評分空白組 50 78.39±2.77 77.39±3.57干預組 50 95.51±2.41 95.51±2.61
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以惡心嘔吐、頸部疼痛等為主要表現,其發(fā)生原因跟以下因素相關:脊神經根壓迫;患者術前緊張、焦慮;頸椎周圍組織出現疲勞損傷;椎動脈受壓迫;手術中過度牽拉導致頸部神經和其他部位組織創(chuàng)傷;發(fā)生缺血性枕大神經炎;頭低位導致呼吸困難,造成術中不適[4-5]。
目前,臨床上多數研究將減少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發(fā)生的重點放在術前強化體位訓練上,且有一定成效,多數研究顯示[6-8],經術前強化仰臥位訓練后,患者術后惡心嘔吐和頭痛等體位綜合征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且反應程度也明顯減輕。在體位訓練中,需注意循序漸進,隨著患者耐受性的提高,逐漸延長訓練時間。且可根據患者情況逐步增厚肩下枕頭,訓練全程需囑患者放松心情,并調節(jié)體位至舒適,避免過度訓練引發(fā)患者不適感和加強對手術的恐懼感[9-11]。
本研究中,干預組在實施甲狀腺手術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于術前強化體位訓練,空白組僅實施甲狀腺手術常規(guī)護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手術后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兩類常見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均為100%,均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癥狀,但從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嚴重分級來看,干預組Ⅲ、Ⅳ度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空白組,干預組滿意度評分和舒適度評分均高于空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減輕術后體位綜合征癥狀,提升患者滿意度和舒適度,值得推廣。
[1] 張清君,茍 麗,李利梅,等.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3):1193-1194.
[2] 張艷梅.改良體位聯(lián)合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2,31(9):84.
[3] 張清君,茍 麗,李利梅,等.術前體位訓練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0,04(4):287-288.
[4] Yang,J.,Zhu,L.,Chen,S. et al.Modifi ed Calgary scor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cardiac syncope and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associated syncope in children[J].Cardiology in the young,2013,23(3):400-404.
[5] 胡艷艷,陸利生,賈 葵,等.甲狀腺體位墊對預防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觀察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5):442-443.
[6] 韓永紅,佘曉芳,戈文心,等.體位訓練聯(lián)合納米穴位敷貼在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3):4230-4231.
[7] Ross,A.J.,Ocon,A.J.,Medow,M.S. et al.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of the vascular effects of midodrine in neuropathic compared with hyperadrenergic 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J].Clinical Science,2014,126(3/4):289-296.
[8] 張 俊,黃金餓.術前體位訓練對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臨床影響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4,23(z1):160-160.
[9] 用碧華.術前體位訓練對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16(11):160.
[10] 劉 彥,高石娟,凌 瓏,等.術前體位訓練在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預防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21(3):43-44.
[11] Mar,P.L.,Raj,V.,Black,B.K. et al.Acut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a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in 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J].Journal of psychopharm acology,2014,28(2):155-16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1.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