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本鋼總醫(yī)院 心內(nèi)科,遼寧 本溪 117000)
氨氯地平對保護內(nèi)皮功能緩解高血壓癥狀的臨床體會
吳艷華
(本鋼總醫(yī)院 心內(nèi)科,遼寧 本溪 117000)
目的 研究分析應用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治效果。方法 抽選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45例,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采用氨氯地平治療,而對照組采用吲達帕胺治療。經(jīng)過一定的治療周期后,對比血壓改善情況以及內(nèi)皮素-1(endothelin,ET-1)、肱動脈內(nèi)皮功能的變化。結果 經(jīng)過治療,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均有所下降,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在治療一段時間后,ET-1降低至(58.87±5.04)pg/mL,對照組降至(63.16±6.91)pg/mL,差異顯著(P<0.05)。對內(nèi)皮功能方面,F(xiàn)MD與GTN,觀察組改善同樣更加明顯(P<0.05)。結論 應用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型高血壓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能夠明顯提高內(nèi)皮素的含量,改善內(nèi)皮功能,值得推廣。
內(nèi)皮功能;氨氯地平;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內(nèi)皮素
隨著近年來的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亦是高血壓等慢性病成為社會性關注問題。高血壓作為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導因素之一,需要長期服藥進行控制,氨氯地平在臨床上是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降低血壓的常用藥物,同時亦能夠通過L型、T型鈣通道,調(diào)節(jié)血壓晝夜節(jié)律,為高血壓患者帶來了福音。在降血壓方面,氨氯地平報道得較為詳細,而在內(nèi)皮功能方面報道較少[1-2]。本文通過對比單用氨氯地平和吲達帕胺進行臨床治療分析,觀察其獨特的臨床療效。
表1 兩組血壓指標對比(,n=45)
表1 兩組血壓指標對比(,n=45)
DBP(mm 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161.26±11.19120.66±5.89106.50±8.3479.59±6.18對照組160.92±10.88129.33±7.46106.19±6.7183.00±9.18 t 0.156.120.192.07 P 0.88<0.010.850.04組別SBP(mm Hg)
表2 ET-1與內(nèi)皮功能指標對比
1.1 研究對象:本次研究抽選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45例,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31∶14,年齡在43~79歲,平均(61.29 ±10.44)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32∶13,年齡在45~80歲,平均(60.84±10.70)歲。每位患者均確診,符合2010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收縮壓(SBP)低于180 mm Hg,而舒張壓(DBP)在90~110 mm Hg,排除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衰弱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有心功能不全手術史者等[3-5]。兩組患者臨床信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觀察組采用氨氯地平治療,劑量為2.5毫克/(片·次),每天1次服藥。對照組采用吲達帕胺片治療,劑量為2.5毫克/(片·次),每天1次服藥。經(jīng)過3個治療周期,即6個月評價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需要患者堅持定期測量相關指標,并在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指導下,科學飲食作息,適當運動[6]。
1.2.2 各項指標搜集:①血壓測量:測量前10 min內(nèi)患者平穩(wěn)氣息,每日3次,取其平均值,記錄舒張壓(DBP)、收縮壓(SBP)。②ET-1測量:患者采血12 h前禁食,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③動脈內(nèi)皮功能檢測:患者取平臥位,采用美國產(chǎn)HDI30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測定行肱動脈二維超聲顯像。分別測定肱動脈基礎像(BAS1)、反應性充血像(FMD)、肱動脈恢復像(BAS2)、硝酸甘油擴張像(GTN)。每個測定過程中超聲探頭始終處于固定同一位置,檢查前20 h內(nèi)避免鈣離子拮抗藥、硝酸酯類、β-受體阻斷藥干擾。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把所有的數(shù)據(jù)輸入SPSS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用()表示計量,組間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壓的變化:在經(jīng)過3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均有所下降,對比改善程度,觀察組的舒張壓、收縮壓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ET-1與內(nèi)皮功能改善情況:在治療前ET-1并無明顯差異,而在治療后,觀察組降低至(58.87±5.04)pg/mL,對照組降至(63.16±6.91)pg/mL,差異顯著,(P<0.05)。對內(nèi)皮功能方面,F(xiàn)MD與GTN在治療前同樣無顯著差異,而治療后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P<0.05)。
目前臨床上為降低心腦血管的的發(fā)病情況,控制血壓非常具有實際意義。面對高血壓復雜的發(fā)病機制,臨床醫(yī)師們較為統(tǒng)一的意見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亢進、胰島素抵抗、NO等因素導致,而內(nèi)皮素水平降低,內(nèi)皮功能障礙,亦能直接打破血管張力的血管舒張因子與血管收縮因子的平衡。動脈內(nèi)壁膜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能夠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分裂,對促進新血管生成和血管內(nèi)皮恢復正常通透性有積極影響,氨氯地平對其有促進作用。血壓持續(xù)升高、外周阻力異常增大的同時,給予心肌是非常不利的超負荷,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的增加促進心肌細胞間的膠原纖維使得室壁增厚、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7-9]。在針對心臟的結構、功能的臨床效果,氨氯地平是非常明顯的。綜上所述,氨氯地平對心臟、腎臟均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效用長且不良反應小。
[1] Liu Z,Zheng X,Yang X,et al.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of levamlodipine-human serum albumin interactions: insights into its carrier function[J]. Biophys J,2009,96(10):3917-3925.
[2] 劉婭,廖禮強.左旋氨氯地平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4,3(33):196-199.
[3] 賈德安,王志堅,楊士偉,等.纈沙坦/氨氯地平或氨氯地平單藥治療高危高血壓患者[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1(6):569-572.
[4] 龔艷春,陶波,沈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血管功能的影響[J].中國高血壓雜志,2014,22(4):336-341.
[5] 經(jīng)武,房燦,劉成霞,等.纈沙坦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臟、胸主動脈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2表達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 2012,6(23):7543-7546.
[6] 楊永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壓療效及對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和左室肥厚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0,30(17):1477-1478.
[7] 王文.高血壓患者目標心率是<70還是<80次/min[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2(6):507-510.
[8] 李水花,吳農(nóng)田.倍博特與絡活喜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9):1230-1232.
[9] 余慧文,伍敏儀,吳小蘭,等.左旋氨氯地平對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影響[J].今日藥學,2012,22(5):293-296.
R544.1
B
1671-8194(2017)01-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