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波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老師如何教,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英語知識,需要老師和學生培養(yǎng)合作精神。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需要老師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英語,幫他們打下夯實的基礎,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上課的效率更高。初中英語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提高他們的使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法;多媒體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技術,或錄音機,或電視,或多媒體、把教材中單調的文字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相結合的多媒體方式,形象、生動、逼真的展示出來,創(chuàng)設出更具直觀性、感染力和挑戰(zhàn)性的情境。使整個過程圖文并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使其主觀上產生對新知識追求的動力。在教學中適當適時地運用現(xiàn)代電教媒體,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向學生介紹課本外,身邊的內容,很輕易調動起學習的興趣。如在教The greatest wonder of the natural world這一篇課文時,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些圖片。如:張家界的一些自然景觀,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偉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吸引著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來?!耙曀济?,聽思聰”。多媒體教學集視聽于一體,使教師的講解如虎添翼,學生學的如魚得水,使主導與主體的作用發(fā)揮的恰到好處,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實現(xiàn)了愉快教學和成功教學的和諧統(tǒng)一。
PowerPoint和MX Flash是制作英語課件的常用多媒體軟件。它們的主要特點是:簡單易學,交互性強,能夠使文本、圖形、聲音和視頻甚至動畫等多種媒體格式的變換相關聯(lián),可以直接與Internet進行超鏈接,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像不斷沖擊,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進行,從而大腦皮層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的印象,創(chuàng)設最佳情景,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加快課堂教學節(jié)奏,提高課堂效率,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同樣多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并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培養(yǎng)技能,減輕課外作業(yè)負擔。多媒體教學,不僅能使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使難理解的東西變?yōu)槿菀?,而且還可以把空間放大或縮小,把時間的間隔縮短或延長。例如:仁愛教材初三上Unit 6 Topic 1 I would rather watch sports shows than those ones這一話題只有幾幅電視畫面。在講這一話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一個英語課件,讓學生根據不同種類的電視節(jié)目,電影(Historical Films,Science Fiction Films,Comedy Films,TV Plays,News Reports,)用英語去描述1)What kind of film is this? 2) Why do you enjoy this kind of film? 3)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Or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is …?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二、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不論學生的學習程度和習慣如何,都一視同仁,都采用同一種方式、進度和要求進行教學,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既要照顧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又要注意其連貫性,學生的個別差異和要求則難以保證,初中學生自入學以來,小學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影響很難去除和改變,被動接受知識、被動學習,學習效率低下,而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獨特的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把聲、光、像各種媒介綜合在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語言學習情境,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得到極大地集中,從而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自發(fā)地去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機會,主動探求新的知識運用,自覺利用盡可能的一切資源來自主學習。使他們的學習過程由于有了更多的自主的選擇而得到優(yōu)化,學習效率也隨之得以提高。另外,學生們在英語聽說學習過程中還能主動地運用這些多媒體課件內容、錄音錄像材料、光碟中的視聽感觀,為自己創(chuàng)設一個英語“境界”,以自我分析力和模仿力來達到一個接近于真實的境界,從而實現(xiàn)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最佳途徑。
由于計算機資源的可復制性,可以將許多信息容納在音頻或者視頻中,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溫習,好似課堂上的重新教授。學生一方面可以通過家庭網絡進入在線的教學或者測試中,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檢測,更好地鞏固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可以進行延伸性的學習,自行通過搜索引擎等工具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一個相當好的途徑。而這樣的教學也給教師監(jiān)測和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提供了一些便利,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學生在線測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而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盲點和缺漏,借由學生的反饋相應地制定教學計劃,盡可能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有的放矢,從而提高教學水平。教師一方面可以營造較為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如播放輕快的音樂或者有趣的動畫在轉移學生思考困難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擇取一些勵志的英文網絡資源,如名人克服各種障礙的成長史等,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疏導,讓學生相信不僅僅是只有他個人面臨困難,這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過程;鼓勵學生克服暫時的困難,相信只要適度的努力,眼前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應該注意的是,盡管多媒體給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并營造了許多教學環(huán)境,但教師的作用是不能被其取代的。計算機無論多先進,技術發(fā)展多迅捷,充其量都只是一種工具,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才是教學過程中所有效的一種方式。
參考文獻:
[1]李麗,《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山海經(故事)》,2015年10期
[2]賈順紅,《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神州(上旬刊)》,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