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浩軒
摘要:研究了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C與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和鄰苯二胺復配的抗氧化劑后,生物柴油的誘導期和酸值變化。結(jié)果表明,維生素C對生物柴油有微弱的抗氧化作用,添加0.1%維生素C使生物柴油的誘導期延長了29.5%,但使生物柴油的酸值在132 h時提高了5.4%;維生素C與TBHQ存在較弱的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添加0.1%維生素C與0.05% TBHQ復配的抗氧化劑使誘導期延長至7.76 h并使酸值在132 h時較單獨添加維生素C降低了11.7%;維生素C與TBHQ、鄰苯二胺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添加0.1%維生素C與0.05% TBHQ、0.1%鄰苯二胺的復配抗氧化劑使誘導期延長至11.6 h并使酸值在132 h時降低了56.8%,但過多添加維生素C會導致生物柴油酸值升高。維生素C與TBHQ、鄰苯二胺復配抗氧化劑的適宜添加量是0.2%。
關(guān)鍵詞:維生素C;TBHQ;復配抗氧化劑;生物柴油;酸值;誘導期
中圖分類號:TK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07-132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7.032
Effects of Compound Antioxidant of VC on Oxidation Stability of Biodiesel
KAN Hao-xuan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 Jiangsu,China)
Abstract: VC and it with TBHQ and o-diamine benzene compound antioxidant were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induction period time and acid value changes of the biodies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VC has poor antioxidant effect on waste oil-made biodiesel,adding 0.1% VC extends the induction period of biodiesel by 29.5%,but the acid value of biodiesel increases by 5.4% after 132 h,VC and TBHQ has weak coordinative effect as antioxidant.Adding the compound antioxidants of 0.1% VC and 0.05% TBHQ extends the induction period time to 7.76 h and reduces the acid value by 11.7% than adding VC alone after 132 h,VC,TBHQ and o-diamine benzene has obvious coordinative effect as antioxidant,adding 0.1%VC,0.05% TBHQ and 0.1% o-diamine benzene extends the induction period time to 11.6 h and reduces acid value by 56.8%,but acid value will increase a lot if adding too much VC. When adding VC with TBHQ and o-diamine benzene as compound antioxidant,the suitable amount of VC is 0.2%.
Key words:VC;TBHQ;compound antioxidant;biodiesel;acid value;induction period time
工業(yè)上主要通過酯交換法制備生物柴油,在這一反應過程中需要引入堿性催化劑,殘留的堿性催化劑會影響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且生物柴油自身的不飽和脂肪酸甲酯含量較高,不飽和脂肪酸甲酯易被氧化。因此,生物柴油存儲過程中,在受到光、熱、氧以及水和酶的作用時,常發(fā)生變質(zhì)現(xiàn)象。在反應過程中會生成氧化物和氫過氧化物等中間產(chǎn)物,它們很容易分解產(chǎn)生揮發(fā)性和非揮發(fā)性脂肪酸、醛、酮和醇等物質(zhì),導致生物柴油出現(xiàn)酸值升高、誘導期縮短降和運動黏度提高等不良現(xiàn)象。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可以用誘導期衡量,生物柴油的誘導期越短,氧化安定性越差,越容易發(fā)生變質(zhì)。酸值是衡量油脂中酸性物質(zhì)含量的指標,高酸值的生物柴油不僅會提高燃料油系統(tǒng)腐蝕、沉淀的可能性,還會增加噴油泵柱塞副的磨損,加劇發(fā)動機相關(guān)部件的磨損和積碳,從而降低柴油機功率并且縮短發(fā)動機的使用壽命。
生物柴油的抗氧化性可以通過在生產(chǎn)過程中加氫脫氧工藝和添加抗氧劑的方法提高。二者相比,添加抗氧化劑的方法具有技術(shù)簡單、成本低廉的優(yōu)勢,因此具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生物柴油的抗氧化劑分為天然抗氧化劑、合成抗氧化劑以及由二者復配的復合抗氧化劑。相比天然抗氧化劑,合成抗氧化劑有著抗氧化效果好、成本低廉的特點,但過量添加合成抗氧化劑會增加生物柴油運動黏度,提高發(fā)動機在各個工況的CO和HC排放[1]。將天然抗氧化劑與合成抗氧化劑按比例混合,能夠使各抗氧劑的優(yōu)勢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并且減弱各抗氧化劑的不足,發(fā)揮協(xié)同抗氧劑作用。因此,研究復配抗氧化劑對生物柴油的抗氧化性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發(fā)現(xiàn),抗氧化劑發(fā)生作用時可以提供H自由基,H自由基與含烯游離基的初級氧化產(chǎn)物結(jié)合,從而抑制基鏈式反應的發(fā)生,實現(xiàn)抗氧化效果[2]。郝曉麗等[3]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C與TBHQ具有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二者復配抗氧化性能增強。本研究通過測量樣本的酸值和誘導期,考察向生物柴油中添加維生素C與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和鄰苯二胺的復配抗氧化劑后,生物柴油的氧化穩(wěn)定性的變化,并綜合考慮誘導期和酸值提出適宜的添加比例,以期為復配抗氧化劑在生物柴油方面的應用提供參考。
1 作用機理
生物柴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占其主成分的50%以上,生物柴油的氧化主要是由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甲酯的氧化[4,5]。不飽和脂肪酸甲酯的氧化可分為酶促氧化、光氧化和自動氧化。在生物柴油的氧化過程中,首先進行的是酶促氧化和光氧化,之后進行的是自動氧化。自動氧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引發(fā)(Initiation)階段、增殖(Propagation)階段和終止(Termination)階段。在引發(fā)階段中,酶促氧化和光氧化的產(chǎn)物ROOH以及環(huán)境中的過渡金屬離子誘發(fā)不飽和脂肪酸甲酯中的對應雙鍵α位的H原子分裂出均裂原子團,生成含烯游離基(R·)。這種氧化產(chǎn)物很不穩(wěn)定,易與氧結(jié)合形成過氧游離基(ROO·),過氧游離基奪取別的脂類分子上的氫原子,形成氫過氧化物(ROOH)和新的自由基,并引發(fā)鏈式反應,使氫過氧化物(ROOH)不斷積累。當體系中自由基達到一定濃度時,自由基間相互碰撞聚合形成穩(wěn)定的非自由基產(chǎn)物的概率增加,導致自由基反應的終止(Termination)[6-8](圖1)。
復配抗氧化劑主要通過主抗氧化劑發(fā)揮作用和主抗氧化劑的再生兩個過程發(fā)揮作用。在TBHQ、鄰苯二胺和維生素C的復配抗氧化劑中,TBHQ作為主抗氧化劑直接發(fā)揮抗氧化作用。TBHQ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在直接作用時能夠提供H自由基。H自由基能與含烯游離基的初級氧化產(chǎn)物結(jié)合,生成穩(wěn)定物質(zhì),終止自由基鏈式反應,從而達到抗氧化效果(圖2)。
鄰苯二胺是一種還原性強于TBHQ的物質(zhì),其分子組成結(jié)構(gòu)中的N-H鍵易發(fā)生均裂,生成H自由基。在TBHQ發(fā)揮抗氧化作用后,H自由基與TBHQ的氧化產(chǎn)物結(jié)合,使反應掉的TBHQ再生,從而保持生物柴油的TBHQ濃度,抑制鏈式反應進行(圖3)。
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劑時可以通過逐級供給電子而轉(zhuǎn)變?yōu)榘朊撗蹩箟难岷兔摎淇箟难幔谶@個過程中清除含烯游離基(R·)和過氧游離基(ROO·),從而阻斷鏈式反應。維生素C也一種強還原劑,還原性強于TBHQ和鄰苯二胺,使TBHQ和鄰苯二胺氧化產(chǎn)生的自由基再生成為TBHQ和鄰苯二胺,以保持生物柴油中抗氧化劑的濃度。
2 試驗方法
2.1 試劑和儀器
試驗用試劑及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均為市購。維生素C、鄰苯二胺、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無水乙醇等均為分析純;試驗用水為二次去離子水。
2.2 方法
采用烘箱法,向樣品中按比例配制添加維生素C及其與TBHQ和鄰苯二胺復配而成的復合抗氧化劑,敞口放入90 ℃的恒溫干燥箱內(nèi),每12 h取樣并振蕩1次,交換各油樣的位置,根據(jù)國標GB/T 5530-2005測量所取各樣品的酸值。
利用Rancimat法測定生物柴油的誘導期,在恒溫110 ℃、空氣流速20 L/h的條件下使油品加速氧化,測量去離子水導電率的變化求出誘導期,以各樣品的氧化誘導期的長短評估其抗氧化性能的高低。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復配方法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效果
添加由維生素C復配的抗氧化劑、未添加任何抗氧化劑、單獨添加維生素C和TBHQ的生物柴油的酸值和誘導期的對比結(jié)果如圖1和圖2所示。未添加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為1.05 h。單獨添加0.1%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劑時,誘導期達到1.36 h,較未添加時延長了29.5%,由于維生素C的酸性,生物柴油的酸值較未添加時有所升高,酸值在132 h時較未添加時提高了5.4%。單獨添加0.05%TBHQ作為抗氧化劑時,誘導期提高到5.64 h,抗氧化效果較單獨添加維生素C有所提高,但未達到國家標準6.00 h。當添加0.1%維生素C與0.05% TBHQ復配的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達到了7.76 h,生物柴油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誘導期略高于二者單獨添加之和,達到國家標準。由于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此時生物柴油的酸值較單獨添加維生素C時降低了11.7%,但仍高于未添加抗氧化劑時的酸值。添加0.1%維生素C與0.05% TBHQ、0.1%鄰苯二胺復配的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達到了11.60 h,較其他處理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生物柴油的酸值也大幅度降低了56.8%,并明顯低于未添加抗氧化劑的生物柴油。
由此可見,維生素C具有微弱的抗氧化作用,且單獨添加維生素C作為抗氧劑會使生物柴油的酸值提高,降低生物柴油的品質(zhì)。TBHQ可以與維生素C發(fā)揮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提高維生素C的抗氧化性能。維生素C、TBHQ與鄰苯二胺有明顯的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并能大幅度提高生物柴油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生物柴油的酸值。
3.2 不同比例維生素C復配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效果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生物柴油的抗氧化能力隨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而減弱。添加0.1%維生素C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為1.36 h,隨著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逐漸減小、酸值不斷提高。添加0.7%維生素C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降低至0.97 h,酸值也高于其他樣本,表明生物柴油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減弱。這是由于添加具有酸性的維生素C使生物柴油的酸性增加,促使生物柴油更容易發(fā)生變質(zhì),最終導致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逐漸降低,酸值逐漸升高。
由表2可知,當添加0.1%維生素C與0.05% TBHQ復配的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為7.84 h,較未添加時延長了646.67%,酸值在132 h時降低了11.7%。但隨著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生物柴油的誘導期不斷縮短,當維生素C的添加量達到0.5%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達到最小值6.80 h。此后隨著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生物柴油的誘導期有小幅度提高。而且,隨著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生物柴油的酸值不斷提高。這是由于大量添加維生素C使得生物柴油酸值的升高量,超過了生物柴油抗氧化能力提高引起的酸值的減少量,所以酸值整體上隨維生素C添加量呈上升趨勢。
添加不同比例維生素C與0.05% TBHQ、0.1%鄰苯二胺復配的抗氧化劑對生物柴油抗氧化性的影響如表3所示。在加入鄰苯二胺后,TBHQ與維生素C之間的協(xié)同抗作用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當維生素C的添加量低于0.2%時,誘導期隨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長并不明顯;當維生素C添加量小于0.3%時,生物柴油的酸值隨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逐漸升高。當維生素C添加量超過0.2%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隨添加量的提增加大幅度升高,但由于添加了較多的維生素C生物柴油的酸值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大大降低了生物柴油的品質(zhì)。
4 小結(jié)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延長了生物柴油的誘導期,但升高了生物柴油的酸值。維生素C與TBHQ存在較弱的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可以小幅度延長誘導期并降低酸值。當加入鄰苯二胺后,TBHQ與維生素C之間的協(xié)同抗氧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大幅度延遲了生物柴油的誘導期。
單獨添加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抗氧化性隨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TBHQ和維生素C的復配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在維生素C添加量為0.5%達到最小值,酸值隨添加量不斷增加。添加維生素C與TBHQ、鄰苯二胺的復配抗氧化劑時,生物柴油的誘導期隨維生素C添加量的增大逐漸升高,但添加大量維生素C會使生物柴油酸值處于較高的水平,所以在綜合考慮誘導期與酸值的情況下,維生素C與TBHQ和鄰苯二胺復配抗氧化劑時的適宜添加量應為0.2%左右。
致謝:本研究受到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的資助,江蘇大學王忠教授對項目進行了指導,江蘇大學內(nèi)燃機實驗室為研究提供了幫助。在此一致感謝!
參考文獻:
[1] 吳 婧,王 忠,毛功平,等.天然酚酸類化合物對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響[J].中國油脂,2014(12):61-64.
[2] CHEN Y H,CHEN J H,LUO Y M,et al.Property modification of jatropha oil biodiesel by blending with other biodiesels or adding antioxidants[J]. Energy,2011,36(7):4415-4421.
[3] 郝曉麗,許申鴻,杭 瑚.TBHQ與VE抗氧化協(xié)同作用的研究[J].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shù)版),2003(3):53-55.
[4] 呂志鳳,朱麗蘋,戰(zhàn)風濤,等.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及含量分析[J].應用化工,2008,37(7):824-825.
[5] 李法社,倪梓皓,杜 威,等.生物柴油氧化前后成分分析的研究[J].中國油脂,2015(1):64-68.
[6] 張明成.油脂氧化機理及抗氧化措施的介紹[J].農(nóng)業(yè)機械,2011(6):49-52.
[7] 曹文明,薛 斌,袁 超,等.油脂氧化酸敗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13(3):1-5.
[8] 李法社,李 明,包桂蓉,等.10種抗氧化劑對小桐子生物柴油氧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J].中國油脂,2014(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