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蕓
摘 要:英語母語者在漢字字形上遇到困難主要是因為漢字內(nèi)部結構較英語文字更復雜,他們?nèi)狈Π凑_順序(筆順)觀察和分析漢字內(nèi)部結構的經(jīng)驗??朔穗y點應堅持從書寫入手,從易到難,從筆畫到部件再到整字,逐步養(yǎng)成按正確順序觀察,分析和書寫漢字的習慣。
關鍵詞:書寫入手;英語母語者;漢字字形;識別困難
英語母語者(這里指處在漢字學習初級階段的以英語為母語的成年人)在漢語學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于漢字。他們往往難以有效率地,準確地認知漢字。因為英語所屬的拼音文字與漢字在字形上差異較大,長期處于拼音文字環(huán)境中的英語母語者缺乏漢字認知的經(jīng)驗,從而造成了漢字字形識別困難。
一、漢字字形識別的難點
筆畫是最小的文字形體單位。識別漢字字形,首先要識別漢字筆畫。由于漢字與英語文字都是由點線組成,英語母語者本身有識別漢字筆畫的經(jīng)驗,只是漢字中的一些筆畫變形和筆畫組合會造成一些識別困難。
“漢字部件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同時漢字部件又是多層次的?!眱H從字形上說,英語文字相當于漢字簡單部件(部件筆畫數(shù)不超過2畫),英語母語者識別字形的經(jīng)驗水平也就處在這個階段。識別筆畫數(shù)超過2畫的部件(復雜部件),英語母語者就基本沒有經(jīng)驗了。有研究表明,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在觀察漢字時的眼動與觀察圖畫類似,是一個相對無序的過程。他們眼中的漢字內(nèi)部部件筆畫之間沒有聯(lián)系。但使用漢字的人在觀察復雜部件時,除觀察其整體形狀外,還有一個分析內(nèi)部構造的過程,這是一個眼動有序的過程。這個分析部件內(nèi)部構造的觀察過程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這個順序可能就是漢字筆順。由于拼音文字構成簡單,英語母語者自然就缺乏這種按順序觀察和分析文字部件內(nèi)部構成的經(jīng)驗。英語母語者漢字字形識別困難就是源于部件識別層次。
英語母語者在整字的識別上也是缺乏分析內(nèi)部結構的經(jīng)驗,它與部件層次的困難本質(zhì)基本相同,只是相應的延伸。
二、漢字字形識別難的解決辦法
漢字結構本身是有規(guī)律的,“每個字的筆畫與筆畫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部件與部件間是科學的組合”。如果能夠把握和利用好這些規(guī)律,培養(yǎng)按正確順序觀察和分析漢字結構的經(jīng)驗,那么漢字識記的困難將大大降低。
張朋朋曾把傳統(tǒng)的集中識字方法引入對外漢語教學中。他提出兩個“分開”和兩個“先后”的教學原則,經(jīng)過實驗教學效果明顯。其中兩個“先后”中就有“先進行寫字教學,后進行識字教學”,這充分肯定了寫字在漢字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拔淖值难葸M,單純從字形著眼,就是用手的運動生理所習慣的線條去改造繪制客觀物象的線條的過程。”漢字字形發(fā)展到今天這樣,很大程度上是書寫生理的作用,是出于人們在書寫時對快寫,美觀的需要。所以應當從書寫入手;從易到難,從筆畫學習到部件學習,再到整字學習。通過寫字的方式形成按正確順序觀察和分析漢字結構的經(jīng)驗。
1.掌握筆畫是準確識別漢字的第一步。在這一階段,只需強調(diào)按照規(guī)則反復練習書寫筆畫。在此基礎上,提出個別重難點,即基本筆畫變形和筆畫組合,加強練習。還需注意嚴格區(qū)分漢字筆畫和英語所屬的拼音文字中一些不同的筆畫,以免混淆。如英語文字中存在很多弧形筆畫,這很容易使英語母語者在寫“口”類的字時誤作“О”,這在漢字中是錯誤的。
2.掌握好各類基本筆畫及筆畫變形和筆畫組合后,就可進入部件學習。漢字部件是英語母語者漢字識別的關鍵,部件學習應當是漢字學習的重中之重。其中,獨體字作為一種成字部件更應受到重視。我們常見的獨體字大多屬于象形字,如“日”“人”“山”等,雖然現(xiàn)代漢字經(jīng)過許多演變,象形痕跡已不明顯,但只要稍作分析和解釋,其象形意義還是存在的。這會給英語母語者的漢字學習帶來很多方便。因此,在學習初期應當多選擇形態(tài)變化較少和形義關系比較明顯的象形字來分析,這樣可加深英語母語者對漢字本身規(guī)律的理解,還可以幫助他們由英語所屬的拼音文字向漢字所屬的表意文字轉化。
3.在整字(合體字)的學習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學會組字部件的正確拆分。在部件學習中初步學會分析漢字結構之后,對整字中部件的分析就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形成了按順序觀察和書寫漢字的習慣,再通過反復的書寫練習,英語母語者就會發(fā)現(xiàn)漢字結構的確是有規(guī)律,有聯(lián)系的。
整字學習中還需要注意處理好整字部件與部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這直接影響寫出漢字的美觀程度。在書寫整字時,一定要強調(diào)部件位置的合理性,讓寫出的漢字像“漢字”。另外,在整字書寫時,還要注意一些漢字與英語文字書寫時的不同習慣,如書寫英文單詞時在行末寫不下一個單詞時,可以以音節(jié)為單位回行,但一個漢字的部件卻不能寫在兩行,要強調(diào)漢字字形的整體性。
4.漢字和英語單詞也有相似之處。比如,漢字形體結構包括三個層次:筆畫,部件和整字(合體字)。筆畫按規(guī)則組成部件,部件再按一定規(guī)則組合成整字。這樣的過程類似英語中從字母(letter)到詞素(morpheme),再到單詞(word)的過程,如漢語里“孬”表示“不好”之意,而英語中“dislike”的前綴“dis-”表否定,詞根“-like”表喜歡,整個單詞就表達“do not like”(不喜歡)之意.另外,英語中的一個詞根可以和其他不同詞根或者詞綴組成新的單詞,而這又類似于漢字中的偏旁部首,如“-able”和“countable”;“鳥”與“鴿”“鴉”。這些相似之處不僅可以幫助英語母語者通過與其母語的對比和聯(lián)想來幫助記憶漢字,更重要的是強調(diào)了漢字(尤其是合體字)內(nèi)部的組合性。
參考文獻:
[1]張必隱.閱讀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2]張德鑫,李曉琪.對以英語為母語者的漢語教學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崔永華.詞匯文字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4]王鳳陽.漢字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