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娟
摘 要:陶行知認為:我們認識了兒童有創(chuàng)造力,就必須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解放兒童就是要兒童確立自主意識,鍛煉自立能力,使兒童在自主活動中發(fā)展成長。
關鍵詞:創(chuàng)造力;自主意識
陶行知認為:我們認識了兒童有創(chuàng)造力,就必須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解放兒童就是要兒童確立自主意識,鍛煉自立能力,使兒童在自主活動中發(fā)展成長。教師作為創(chuàng)新學習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應該主動開拓進取。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創(chuàng)造意識
語言是人的心理活動最重要的外部表現,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心理活動。根據外語習得的規(guī)律來看,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宜過多向他們灌輸語言知識,而應當提供大量有趣的、重復性高的語言材料。因而我在英語教學中經常開展諸如:分角色對話,listen and do, play a game, sing a song , say a chant,say a rhyme等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大膽開口,從簡單模仿到說創(chuàng)造性話語。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A May I have…?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將學生的抄寫本分成八小組,分別由八個小組長來分發(fā),其他同學必須用上剛學的句型May I have a copybook? 小組長才能將抄寫本發(fā)給他。同學們躍躍欲試,群情激昂,既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又使每個同學都練習了這一句型,擴大了參與面。課后,一個成績比較好的小朋友到我辦公室?guī)臀夷媒叹?,對我說:“May I have a 錄音機?”而且結尾還用了升調。學生迸發(fā)的智慧火花令我驚喜萬分。
愛因斯坦說:“喚起獨創(chuàng)性的表現與求知之樂,是為人師者至高無上的秘方?!苯處熢诮虒W中應注意發(fā)掘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因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二、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富有趣味性,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教師就應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才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6, 我設計了一個購物的活動,讓學生在購物的過程中,操練The …is too …. Try this one on. The …are too ….Try this pair on.在購物的過程中,學生們將三年級所學的一些句型都用上了,組成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如下:
A: Can I help you?
B: Id like a dress.
A: Here you are.
B: Oh, the dress is too short.
A: Try this one on.
B: Oh, its pretty. How much is it?
A: Thirty yuan.
B: Here you are.
A: Thank you.
三、相信學生,大膽地分配任務
對于老師來說,我們應該相信學生,大膽地下達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英語,也可以鼓勵他們去編排英語短劇,雖然剛開始編得不那么好,甚至還夾著很多漢語。但是只要你不斷地鼓勵學生,慢慢地,我們就可能發(fā)現,原來學生編英語短劇的水平還不錯呢。其實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的提高也就在其中了。
總之,活動是讓學生喜歡上英語的最好的法寶之一,它有很多好處: 1.讓學生有目的地使用英語; 2.發(fā)展學生的交流能力; 3.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其中; 4.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英語。
但是在設計活動時,我們教師要特別注意:1.活動要簡單,便于操作;2.給學生簡單、清楚的范例;3.在學生失去興趣前,將活動停止。
我們教師在設計活動過程中,知識與活動的結合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搞什么活動,必須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具體活動與知識的哪個部分相結合,那就要根據所學知識與哪一類的活動結合最合適來確定。在重視知識與活動結合的同時,也不可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節(jié)英語課中,我們教師不但要考慮讓學生學到些什么,更要深思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教學6B第五單元,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新的課文,重點還是前面所學的句型的具體運用,難點是如何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解決將來時。為了更好地學習新課文,我安排了一個復習環(huán)節(jié)。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復習前面所學的內容。我安排了四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復習四個季節(jié),主要通過看迪斯尼的一段錄像。因為學生對動畫片很感興趣,所以一上課便看,可以很快把學生帶入英語的學習氛圍。第二個活動是聽天氣預報。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聽和記筆記,既復習了單詞,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能力。第三個活動是討論每個季節(jié)的天氣和人們的活動,主要通過小組合作分別討論一個季節(jié)。這樣一來,可以提高討論的質量,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的能力。第四個活動是問你最喜歡的季節(jié)。讓學生去問自己的朋友,從而給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環(huán)境。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有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為課文的教學打好了充足的基礎,減少了學習課文的難度。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英語教學大綱提出的最終目標。在活動課中一味地操練,那不是培養(yǎng)能力,只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而已。我喜歡經常設計一些如“猜一猜”,“講故事”,“動手創(chuàng)作比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會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這不正是在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嗎?
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