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玉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8、59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7題。
教學目標:
1.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特征,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學生的探究中,要學會加強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重點: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通過游戲導入新課,探究長方形的特征
1.在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有沒有哪個同學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長方形,什么樣的圖形是正方形呢?
2.通過大家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圖形的觀察,相信我們對長方形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們一起來玩一個“猜一猜它到底是不是長方形”的小游戲,來了解一下你們關于對長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多媒體演示:通過演示一本長方形的書只露出圖形的一角,接下來不斷地往外抽取,在適當?shù)臅r候停止,然后讓我們的學生來判斷是不是長方形。
①號圖形(一個角是銳角的圖形),看一看這是一個長方形嗎?我們利用自己手中的長方形來向學生向學生闡明其中的道理。
②號圖形(直角梯形)這個是嗎?預設:學生大多會從角上考慮,引導學生再從邊來考慮。得出的結論是,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
[設計意圖]我們的學生平時在生活中對于這兩種圖形都有過接觸,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課件演示的方式來直接揭示課題,通過這種揭示學習的方式,來讓學生回憶他們曾經見到過的哪些事物是這兩種圖形。
3.對長方形的特征進行驗證。長方形的上下邊是相等嗎?左右邊也是相等的嗎?下面請每一個同學都用自己手中的長方形來證明一下,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①量:盡管學生在測量數(shù)據的時候可能有一些出入,這是難免的,可是無論怎樣,我們的數(shù)據結果都是可以驗證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
②折:我們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來把長方形的紙進行上下對折,這時候我們很顯然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上下邊重合的,那么就足以說明其上下邊的確是相等的;通過同樣的方法,我們再來把長方形紙左右進行對折,這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左右邊也是重合的,得出左右邊也是相等的結論。
4.通過改變長方形的擺放位置來判斷仍然是長方形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感受到在改變圖形的位置情況下,是不會改變它本身的形狀,仍然是一個長方形。
5.對長方形的長和寬進行介紹。長方形肯定是一組對邊短一些、一組對邊長,我們把長方形短邊的長叫長方形的寬,長邊的長叫長方形的長。
[設計意圖]一般來說,學生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都比較淺顯,那么我們將如何讓他們對長方形的認識由其感性認識引向深入呢?這正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所要考慮的問題。
二、通過介紹長方形過渡的方式,來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一個長方形,并說出它的寬和長分別是多少?
通過在寬不變的情況下,分別三次對其長邊進行縮短,同時分別說出長方形的寬和長分別是多少?
這個時候,我們引導學生來思考長方形的長邊再繼續(xù)縮短下去,會不會變成一個非常特別的長方形?那就是它的四個邊都是相等的。我們給這個特殊的長方形起個特殊的名字叫正方形。
2.依據之前給大家介紹的長方形的經驗,那么正方形的邊和角有哪些具體的特征呢?
3.講解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邊的特征
那么如何向學生介紹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呢?請大家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來做一做,并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方法。
①通過直尺來測量其四條邊,發(fā)現(xiàn)其四個邊都是相等的。
②通過對折的方式來進行,可以得出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
(2)角的特征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4.講解正方形的邊長
我們都知道:正方形它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每一條邊的長就叫正方形的邊長。
5.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都有哪些方面的特征,他們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是不相同的?
三、綜合運用知識
1.找一找:讓學生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平常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長方形或正方形,請大家都來找找看。
2.畫一畫: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1)自己獨立地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2)請說說你畫了一個多大的長方形?請每組一個同學來一邊展示一邊說明清楚。
(3)假如你在所畫的長方形中來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呢?同時請你想一想這個最大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關系呢?
(4)當一個同學來說明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的時候,剩下的學生來猜他畫的最大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親手操作,來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對比的方式讓學生較好地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們之間的區(qū)別。
四、總結交流,反思提升
1.我們今天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2.在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方面的收獲呢?
【作者單位:盱眙縣仇集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