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龍
摘 要:本文結合作者工作實際探討了發(fā)廠電集控運行模式與運行條件,主要從運行條件、集控系統運行存在問題、發(fā)電廠集控運行管理控制模式這三大方向進行分析,希望通過研究能夠給廣大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發(fā)電廠;集控;模式;運行;條件;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8.135
0 引言
任何技術都有其局限性,發(fā)電站集控運行技術需要數量種類繁多的高新技術機器設備,這些設備內部構造非常精密,受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影響較大,容易因為環(huán)境某一因素而影響到機器的正常運作,本文將以更高效地提高集控運行技術的運用程度為目的,簡單解析發(fā)電站內集控運行技術的使用條件和相關注意事項。
1 發(fā)電廠集控運行條件
一般的發(fā)電站多數沿襲傳統的單項控制的運行手段,只有一條總線控制系統,其余各操作部門都互不干涉互不影響,很難形成相互影響高效配合的局面,尤其在從整體角度組織管理的時候,這極大限制了工廠的管理水平。而集控運行技術的運用與推廣則直接推翻了現行的傳統單線控制管理模式,克服了傳統模式互相獨立難以有效配合的缺點,能完成對每一個獨立控制單元的整合,以發(fā)電機組為例,一臺發(fā)電機身后都有與之相對應的汽輪機與能量來源,該項技術可以把一定數量的機械裝置匯聚到統一的集中控制系統之下,這大大提高了電廠的運作效能和管理組織水平。然而值得我們警惕的是,該項技術需要大量的高科技器械設備,因此電站需要針對每一個設備規(guī)劃好相應的運作條件。
大體上,電站的集中控制需要大量的高新科技設備,這些設備非常精密敏感,很有可能因為內外部溫度氣壓等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而影響到自身的精度,所以應當明確這些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條件,和有關部門與專業(yè)人士共同制定相關使用參考,將其置于全局范圍內組織管理,達到電站集中控制的各項指標,滿足環(huán)境與技術等各方面的技術要求。更細分的環(huán)境和技術要求有:電站集中控制技術的主干終端,這其間控制系統的硬件水平、通信能力和計算機遙控能力是集控運行技術的關鍵內核;集控技術所要求的環(huán)境要求有管線布設和環(huán)境影響因素、電腦自控系統和濕度溫度操控、電子線路接地與否的自動控制等。
2 集控系統運行存在問題分析
(1)主蒸汽壓力控制系統 。這套控制體系的運行基石是直接能量平衡,其掌控原理比較繁雜,有的電站出于簡化操控程序的考量,運用間接平衡體系來操控。
(2)過熱器溫控制系統 。該系統運用煤水來調整超越臨界的蒸汽溫度,把直流爐微過熱蒸汽溫度當作水煤校核的正信號,這套理論的運用范圍較廣。一般來說,操作體系所需的數據都自動調出,電站能夠自行調用,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因為原始設計誤差等原因,難免會出現接觸不穩(wěn)定等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運用系統調解,然而很多有關人員經常忽略這些問題。
(3)汽輪機節(jié)能 。在開動汽輪機的時候應當參考發(fā)電站輪機的開動線路,以此挑選汽輪機最適合的數據。可以運用先開機試壓的辦法,在機器的內壓積累到定額之后,再打開真空破壞門,讓機器的最后空壓達到啟動標準,如此一來,通入機器的蒸汽含量提升,可以減少機器的暖機時間,極大減少入網時間,可大幅減少能量損耗,減少發(fā)電成本。
3 發(fā)電廠集控運行管理控制模式
在這些年之中,我國的電站集中控制運作水平不斷提升,各項管理方式被提出、推廣,其中不乏新概念、新思維的讓人眼前一亮的管控方式和技術。這些技術也在實踐的同時,得到了不斷改進。對各大電站而言,采用技術的重點在于將新技術新模式與實際的問題相融合,不盲目追求新技術新理念,而是選擇最適合自身的管控技術,選擇最能解決現有問題的管控模式,這才是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的最好方式。
3.1 階梯式管理控制模式
從該種模式的名字便可得知,該模式的理論基礎是階梯式的分層步驟,參考各單元部門的作用和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序的分層原則,將電站內的獨立單元部門劃分成不同的階梯狀層級,梳理各層級之間、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與上下游協調關系,明確分工與合作體系。這對于擁有眾多獨立單位部門的發(fā)電站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效果可以說立竿見影。運用該種階梯管控方式可以高效地將電廠內的獨立單位融合進整個電廠管控體系下,分層管理控制,參考各部門結構的優(yōu)先順序和生產順序,合理管控各個設備與相關部門,保障電氣集中控制系統的有序運作。
3.2 分散式管理控制模式
把電站的各個內部單元拆分成若干更小的部分,然后針對此類部分劃分層級,來達到效率更高的管控水平,這一類的電站集中控制方法名叫“分散式管控”。當電站處于單線管控的傳統模式下時,很難完成對廠內各部門的獨立管控,而分散式管控方式可以很好地處理這個難題,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在統籌管理的前提下,有效處理每個獨立器械和結構單元的問題,避免出現獨立單元之間的相互擾動和影響,將部門單元之間的沖突降至最低,進而大幅提高電站管控的準確和效率。
3.3 綜合式管理控制模式
綜合式管控方式尤其強調在管理中使用網絡信息技術,如利用互聯網和現代通信技術來完成各項信息的存儲交互,在現代通信系統的基礎上,設立若干個信息交互窗口以及信息傳送信道,可以在同一時間完成電站集中控制體系內的有關信息數據的保存與傳送。在此之外,運用中央計算機處理技術,可以確保各部分信息傳送互不干擾,確保數據信息之間不會出現干擾出錯的情況,在交互的同時確保獨立性,這么做不僅可以保證電站集控系統的有序性,也不會影響其協調性,對電站的有序高效控制意義重大。
4 結語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各方面的快速發(fā)展和變革,經濟水平和社會發(fā)展水平都在飛速提升,無論是日常工作生活,還是工業(yè)發(fā)展和產業(yè)升級,整個社會都在急切地需求更多的電力能源,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發(fā)電站必須提升自己的管理組織水平和系統控制能力,大幅提升能源利用與轉化率,提高發(fā)電效率。因此,在電站中推廣運用集控運行技術就顯得非常有必要,該項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管控組織的效率、能力與自動化水平,因此可以高效提高發(fā)電效率,為我國發(fā)電行業(yè)和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榮強.關于如何加強電廠集控運行的措施探討[J].科技展望, 2017(05).
[2]宋曉斌.發(fā)電廠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探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