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
在學生的小學階段,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生活的豐富具有重要意義。想要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鼓勵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寫作習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作文寫作中,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 教學心得 教學反思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關于小學語文作文,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的目的和對象進行考慮,要在充分發(fā)揮真實情感的同時,從多角度觀察生活,根據(jù)表達的中心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語文教師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認知和語文積累情況,關注學生個體的作為習作差異,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體悟生活、感恩生活,鼓勵學生從個人真實情感的流露為基本出發(fā)點,書寫出真誠、感人、用心的作文。
一、鼓勵學生培養(yǎng)語文作文的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根基,作文離不開生活。教師在寫作之前為學生提供多的一些素材,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寫作的素材。教師要向?qū)W生講授古今外文人成功的案例,通過文人不服輸?shù)陌咐ぐl(fā)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熱情。對于作文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先讓他們模仿課本例文和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并將班級上學生寫出的優(yōu)秀作文當作范例讀給他們聽,降低作文寫作難度,增強學生作文寫作的熱情。另外,語文作文教師要從點、詞、句和段入手,幫助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并根據(jù)每次作文講解一些具有針對性的修改要點和修改方法。
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寫真事、抒真情
教師的語文作文教學是針對全班學生,如果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過于強調(diào)某種寫作技巧,就會導致一些學生的作文寫作出現(xiàn)“撞車”的現(xiàn)象,使得學生的作文之間缺乏辨識度和創(chuàng)新點。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描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物。其次,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寫真實情感的作文。如在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媽媽,你聽我說》課堂寫作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母親進行感恩行動,通過行動的感受書寫出對媽媽想要說的話。學生對母親的感恩活動可以是幫助媽媽洗碗、幫助媽媽做家務等,通過真實事件的體驗和描述,促進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
三、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生作文習作無話可說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不懂的觀察生活,缺乏寫作的基本素材。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看圖作文、看圖說話等對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從看圖作文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蘇教版小學作文教材中的看圖作文分為單幅圖和多幅圖,但看是進行寫作的前提,看圖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邊看邊想,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或者從下到上、或者從遠到近、或者從中間到四周。在觀看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圖畫上是什么事物,在對畫面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基本的認識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仔細觀看圖畫,幫助學生了解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地點、時間等。
(二)片段訓練
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觀察方法和描寫方法之后,教師要進一步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片段訓練,將日常生活中的見聞具體描寫。第一,人物外觀的描寫。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熟悉的人物,比如教師、家長、同學、朋友等,觀察他們的表情、外貌、體型都具有什么特點,通過這些特點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第二,描寫一種場景。場景的描寫主要是針對蘇教版小學語文《動物園之行》《難忘的拔河比賽》等習作題目,大多是渲染一種熱鬧的氣氛,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東方之珠》來進行仿寫練習。
四、加強對習作范文的應用
(一)用來作為作文示范的材料要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示范功能
習作范圍是一作文寫作的一種規(guī)范化模板,對學生的作文寫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為拿到作文題目不知所措的學生指明了方向。如蘇教版第五冊語文習作2《我的自畫像》中有這樣一篇范文:“你看我,瘦瘦的,笑瞇瞇的,可愛不可愛?媽媽老嫌我長得瘦,我對媽媽說:‘別看我小虎長得瘦,胳膊、腿上全都是肌肉,結實著哪!”短短的幾行字對杜小虎的個人外貌進行了描述,并突出了他的特點——瘦,同時附帶介紹了杜小虎的個人性格和愛好特點。
(二)將范文作為修改的材料,充分發(fā)揮出范文的評改功能
以作文習作《我發(fā)現(xiàn)》中的示范作文評改為例。教師在講述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范例之后,向?qū)W生提出作文修改的要求:第一,修改作文的語病。修改方法是在自己多讀幾遍找出問題之后,讓小組學生輔助修改,對于不會修改的地方可以請教教師。第二,添加語句。添加語句的修改方式主要是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互相提出建議。先自己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再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五、鼓勵學生從小處入手,以小見大,抒發(fā)真實情感
文章的選題可以從一個令人難忘的小動作、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一個深刻的眼神入手,從小處渲染,表達學生的真實情感。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童年趣事》的寫作中,學生不必聯(lián)想自己遇到了什么不可能發(fā)生的有趣的事,而是需要搜索自己真實的童年記憶,從小處入手,通過回憶書寫出自己的童年趣事。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新課改發(fā)展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提出的新的思考,需要語文教師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反思現(xiàn)有的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顧穎.讓習作范文不再淪為“雞肋”——淺談如何用好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
【2】劉正旭.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作文教學的整合【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1(02)
【3】王睿.導語設計·情境創(chuàng)設·模式創(chuàng)新·以人為本——淺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應抓好的四個環(huán)節(jié)【J】.中國教師,2015(S1)
【4】申巾英.小學中學段習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