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山 趙清
一、班會項目設計原則
1.目的性:緊扣主題。項目活動最重要亦是最核心的要求是項目設計要與班會主題保持一致。其所有的設計理念、設計結構以及設計的每個步驟環(huán)節(jié)均需要時時考慮班會的整體性主題。
2.時效性:執(zhí)行周期短。時效性是主題班會項目設計的第二個原則。因為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班主任用于班會課的時間非常有限,一般每周才有一次班會,因此采用項目學習理論來設計班會就必須考慮活動的時效性,即活動執(zhí)行周期要短,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
3.普及性:參與度廣。普及性是項目學習的基礎屬性,也是主題班會的本質要求。學校的教育目的不是針對某一個學生,而是針對整個班集體,因此在設計班會項目時要保證所有學生均能參與,而且可以移植到其他班級進行類似的普及性推廣。
二、班會項目結構
1.項目主題。項目主題是緊扣班會主題的,是課堂活動項目第一原則要求的內容。但是項目主題不同于班會主題,班會主題是“教育目的”主導的,而項目主題是“活動”主導的。
2.項目目的。項目的目的是該項目在班會中的位置,與班會目的完全不同。按照班會項目的時間步驟,大致可分為“活動導入”“活動教育”“活動銜接”“活動探討”“活動小結”和“活動再教育(鞏固)”等環(huán)節(jié)。
3。項目途徑。在設計項目途徑時需要根據(jù)具體的項目主題和項目目的作廣泛的調研。比如項目在實現(xiàn)“活動導入”這個目的時,很多時候為了節(jié)省時間就可以采用“教師主導的現(xiàn)象拋出式討論”來進行。項目途徑是在項目操作過程中的具體實施方法,是最重要的設計環(huán)節(jié)。
例如某學校在初中班級進行“環(huán)保教育”的主題班會,某老師設計的班會項目主題是“我身邊的不環(huán)?,F(xiàn)象揭秘”,其中的“活動導人”環(huán)節(jié),項目途徑設計為提前讓班級的幾個學生把日常生活中不環(huán)保的現(xiàn)象拍照,在班會課上播放出來。然后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獲得一定的信息資源,討論生活中的某個具體的不環(huán)?,F(xiàn)象的原因。最后由小組推舉一人在班級作交流。
4.項目操作。項目操作是項目學習中完成項目活動的一系列步驟和方法。具體操作時可能存在與原設計的途徑不相吻合的情況,因此就需要在操作中及時地糾正和修改原途徑。項目操作的設計需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在實際操作時可能遇到的突發(fā)狀況并能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5。項目反饋。項目反饋是項目學習中的經(jīng)驗總結和即時調整,也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執(zhí)行項目設計的原則。
三、班會項目設計的注意事項
1.忌主題不明,目標不清。由于班會是為主題服務的,又是具有明確教育目的學校德育活動,因此設計活動項目時一定要保證該項目的主題明確,教育目標清晰無誤。不能設計了一個很好的項目,但是卻和主題不契合,造成課堂上學生莫衷一是,不能通過項目學習達到教學目的。
比如在中學生“誠信教育”為主題的主題班會中,如果把活動項目主題設計為“意志力考驗”或者“團隊協(xié)作渡難關”則極不合理;同樣也存在另外的一種情況,即活動項目主題表面上設計得和班會課主題一致,但是實際上項目本身卻沒有同主題一致,這是班主任在進行項目學習設計時需要格外重視的。
2.忌項目復雜,可操作性差。基于班會課的時效性和普及性原則,項目設計一定要操作簡單,不能過于復雜,尤其是不能像學科項目學習那樣長周期、交叉實驗、情境模擬等。班會課的項目要小而精,操作簡便,每個同學都可以快速領會項目過程,并能有效地進行項目操作。
3.忌項目形式大于內容,負面效應強烈。因為項目活動是為班會課服務的,因此在設計班會課活動項目時,既要講究活動內容的有效性,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又不能過度講究形式,讓同一個項目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因為過于注重對形式的操作,會遺忘了活動的目的或者說活動的內容。因此班主任在設計項目途徑時,一定要注意項目途徑的形式,要盡可能降低形式帶來的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