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字聯是指人們在撰寫對聯中因識錯、讀錯而用了別字,或有意識的選用別字,或以不改變字形架構,運用增減、改變字的筆畫的手法,出現別字或錯字的聯對,又稱“錯字聯”。歷來,文壇就流傳著許多寫別字、讀別字的佚事趣話,個中當然也有嘲諷別字的趣聯。
安徽黔縣西遞古民居有一副對聯。它一聯四錯,可謂開中國錯字聯之先河,也開了徽商經商處世哲理之先河。上聯:快樂每從辛苦得(書寫的“快”字少了一豎,“辛”字多加了一橫。)下聯:便宜多自吃虧來。(書寫的“多”字少了一點, “虧”字多了一點。)這副對聯宣揚了“享受快樂少一點,付出辛苦多一點,貪圖便宜少一點,甘愿吃虧多一點”的理念,刻畫了成功的商人經營與處世哲學的人生體味,多付出一分,就能多收獲一分,而多吃一點虧,往往能獲得更大的便宜。
山東孔府大門上也懸掛著一副藍底金字的對聯,為清代紀昀所書。紀昀是翰林院的大學士,怎么會在聯中出現兩個明顯的錯字呢?上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下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書寫的“富”字寶蓋頭上少一點,而“章”字下面的“早”部的一豎直通上面 “立”部。)
相傳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娶親之日,有神仙前來指點,碰到寫著福字的影壁,就把富字頭上的點去了,并告訴孔家,福字有點不吉,從此孔府凡書“富”字皆無點。又傳說乾隆時,紀昀為孔府寫門聯,寫到“章”字時,書寫數遍,皆不中意,棄筆安歇,睡夢中見一老翁在他寫的“章”字上劃了一筆,成了破“日”之狀。醒后揮筆而書,果然氣勢不凡?!案毁F無頂,文章通天”,這就是孔府門聯兩個錯字的用意之妙!
(張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