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楓染
韓琛回到碎葉鎮(zhèn)時,正值孟夏。他走過一座青石橋,橋頭坐著一個正描眉的花旦,時不時宛轉(zhuǎn)悠揚地唱幾句,那熟悉的曲調(diào)直教他想起了當年。
那年,他還是小鎮(zhèn)私塾里的教書先生,在一日回家的路上遇見了柳芙——那個比彩霞還要綺麗的姑娘。
青衫紅裙的她立在樓上,手中抱著一只繡球,左顧右盼間頻頻搖頭。樓下被少年郎們圍得水泄不通,其中一個吵嚷道:“既是拋繡球,便是姻緣天定,姑娘何必猶豫不決?”柳芙聞言蹙緊了秀眉,一眾哄鬧里,卻聽見一個清越的聲音響起:“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既是要擇—人攜手共度佘生,豈可輕率?”
韓琛立在高柳下,一身天青色長衫染上夕暉,眉眼溫柔。柳芙眼中閃過灼灼光彩,便在眾人紛紛回望時拋出繡球,正落在韓琛懷里。
那是小鎮(zhèn)上一樁人人樂道的婚事。他是為進京趕考,每每溫書至深夜的丈夫;她是在窗前繡新衣,默默相伴的妻。端的是舉案齊眉,金玉良緣。
柳芙好聽戲,閑暇時韓琛常陪她一起去茶館,聽一臺戲。三月里時常有客人在月下玩曲水流觴,韓琛起了興致也會上前和著弦音念幾句詩,而后卷袖從水中取過酒盅,學(xué)戲子向柳芙盈盈一拜:“清酒一杯敬娘子,唯愿娘子莫失莫忘?!绷窖诿鏈\笑,纖纖素手浸入流水也取一杯酒,回敬韓?。骸扒寰埔槐胤蚓心罘蚓粭壊浑x。”
后來韓琛進京趕考金榜題名,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他遣人去接柳芙進京同住,可小廝卻只帶來柳芙的書信。信中說她不忍遠離古鎮(zhèn),愿夫君朝堂為官清正廉明,待此生抱負施展,再回鄉(xiāng)與妻共享天倫。
那幾十年間,韓琛走南闖北為民請命,官至一品平步青云。而他的妻,則默默守在小鎮(zhèn),十年如一日,鴻雁傳書情難載。
那日韓琛忙罷公務(wù)回府時已是月上中天,算著日子大約今天便能收到妻子的回信,不料守門的侍衛(wèi)看到他便遠遠趕來報信,說小鎮(zhèn)里傳來急信,他的妻子已抱病多日,于三日前歿了。他眼前一暗,頹然癱倒在地,往事如煙縈繞腦海,方驚覺已離家許多年月。
韓琛終于回到了碎葉鎮(zhèn)?;腥婚g曉悟,君仍無名妾亦清貧的那幾年,才是他一生之中最為喜樂的歲月。
石階長長,布滿皺紋的手拂過朱紅磚墻,樓臺之上水袖輕揚,咿咿呀呀唱的,仍是柳芙當年愛聽的折子戲。
韓琛立在水邊伸出手,清涼的水從指間游走,他握住漂流到自己面前的一盅酒,站起身學(xué)當年的模樣向身側(cè)盈盈一拜,喃喃自語:“清酒一杯敬娘子,唯愿娘子莫失莫忘?!?/p>
風(fēng)中絲竹悠揚,月下水光粼粼。仍是當年景,可那個面如芙蓉、霞姿月韻的姑娘,再也不會盈盈淺笑回敬他,感念一句“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