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晉暉
王先生是一位機械廠退休的老廠長,10年前在一次體檢中發(fā)現自己患了糖尿病。他遵醫(yī)囑按時服用降糖藥,并要定期到眼科、腎內科及神經內科做檢查。開始老王挺重視,隔段時間就到醫(yī)院檢查,按時服藥,血糖控制一直挺穩(wěn)定。他覺著雖然看東西有時有些模糊,但視力還可以,就主觀認為是已有白內障的緣故,只要藥一直吃,應該沒什么問題了,就沒再來醫(yī)院檢查。結果一年后,他突然感到眼前出現黑影,看不清東西,急忙趕到醫(yī)院眼科。散瞳后經過詳細檢查,發(fā)現他眼底大面積出血,診斷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Ⅳ期合并玻璃體出血,老王這才后悔當初的主觀臆斷。
為什么老王血糖控制得很好,還會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呢?其實,糖尿病是一種由于糖代謝異常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它的病程發(fā)展是不可逆的。一旦得了糖尿病,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還是在進行性加劇。據統計,患糖尿病20年以上,幾乎所有1型以及6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發(fā)生視網膜病變,并累及雙眼。糖尿病病人的致盲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怎樣產生的呢?到目前為止原因還沒有完全明了。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導致全身的毛細血管外周細胞減少,內皮細胞增生以及基底膜的增厚,同時血液中紅細胞的粘滯性增加,血小板特別容易聚集等導致血流速度減慢,這樣視網膜的毛細血管就會發(fā)生堵塞。視網膜因為得不到血液的供應,就造成了缺氧。這些得不到氧氣供給的組織就會自發(fā)地產生好多種“新生血管因子”物質,它們可以刺激視網膜生長大量的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就是造成種種糖尿病眼部病變的“罪魁禍首”。因為這些血管往往特別脆,容易破裂出血,就造成了眼底出血和玻璃體出血;如果纖維化了產生收縮還可能將視網膜拽下來造成視網膜脫離。另外,它們還會爬到虹膜上造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終導致失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緩慢發(fā)生的,大部分患者早期是沒有任何癥狀的,或僅僅是有輕度的視力下降。如果是老年人,往往還會被老年性白內障造成的視物模糊所掩蓋,而降低了警惕性,沒有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所以糖尿病患者每年的眼科檢查是十分重要的。
為什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經發(fā)現,要早期治療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可逆,最佳的治療時間就是在病人出現自覺癥狀,一旦延誤將無法彌補。首先應控制好血糖或接近正常水平,雖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能否隨糖尿病的控制而好轉或退行尚有爭議,但多數人認為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周身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對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程是有益的。
目前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方式最應提倡的是激光治療。其原理是通過激光破壞部分缺氧組織和需氧量較高的組織,降低耗氧量,抑制新生血管的產生并使其逐漸消退,從而使整個視網膜對氧的供求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臨床上對于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出現的黃斑水腫和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都可以采用,光凝的方法有彌漫性(全視網膜)光凝、局部直接光凝和格柵樣光凝。
值得提出的一點是,在許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同時伴有白內障的情況普遍存在,這樣的患者應盡早行白內障手術。一方面可以避免糖尿病引起的白內障繼續(xù)加重,另一方面是植入人工晶體后可以早期發(fā)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激光治療也提供了條件,贏得了時間,像老王那樣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
對于已發(fā)生玻璃體積血或牽引性視網膜脫離的患者,在過去就像得了不治之癥,是沒有辦法的。但隨著手術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玻璃體手術已成為公認的最佳治療方法。通過切除玻璃體,可以清除玻璃體內的積血,解除增殖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還可以對脫離的視網膜進行復位。對于1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并玻璃體出血的患者主張盡早手術,2型糖尿病引起的玻璃體積血,目前出血后一個月也主張采取手術治療,尤其對那些以往未曾做過激光治療或有反復出血的患者,爭取手術后立即眼內光凝,可以大大提高以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愈率。目前術前給予抗VEGF 治療大大提高了手術療效。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造成糖尿病病人失明的重要原因,但是可以防治。如果廣大糖尿病患者能夠高度重視此病,進一步了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及其防治方法,主動與醫(yī)生密切合作,定期檢查眼底,及早發(fā)現問題早期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展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