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敦麾
和諧校園更加注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開展。在和諧校園的中環(huán)境下,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發(fā)展。它要求我們的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青年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尊重學生的人格價值,正確引導其個性發(fā)展向社會共性需求過渡。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讓他們獲得平等、自主、全面的發(fā)展。始終貫徹“平等、尊重、合作、發(fā)展”的基本內涵,尊重個人、個性,而不是主觀地以組織意志或管理者的意志來約束和限制學生,在實現共同目標的前提下,給學生更多的“個人空間”,而不僅僅是靠理性的約束和制度的規(guī)定來進行管理。堅持人性化架構,進行人文化建設、人格化塑造,培養(yǎng)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養(yǎng)的學生個體,從而為更好地培養(yǎng)和諧人才服務。
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關注孩子的成長、杜絕孩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的家庭教育還存在較多的誤區(qū),我們不能不反思,不能不出新招。
誤區(qū)一:關注成長結果,忽視成長過程的監(jiān)管。有不少家長當子女違法犯罪時才大驚失色,連稱“這怎么可能!”試問,這怎么不可能!只是你平時太不在意子女的成長過程了。子女如風箏,家長就是控制風箏的線。家長不控制線之進退,“風箏”栽跟頭實是意料之中。
誤區(qū)二:關注學習成績,忽視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孩子從學校走進家庭,家長關心的是什么?或問成績如何,考試排名如何,或問伙食怎么樣。有的是直問,有的是曲問,但最終想獲得的信息還是學習成績。而對子女的交朋結友、遵章守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周邊人事的評判則問之甚少?!捌贰弊址€(wěn)重、端莊,家長不重視子女人品、修正子女人品,子女行為怎不出軌!
誤區(qū)三:掩飾子女的短處,聽不得良言勸告。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家長既要看到子女的長處,又要明察子女的短處,把短腿拉長、和諧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我與家長交流時,少數家長一聽談論其子女不足時臉色就變了,甚至替子女辯護。家長對“良藥”惡其苦口,把子女的“病”給耽誤了。
誤區(qū)四:嚴慈不協(xié)調,行不成家教合力?!都t樓夢》賈政打寶玉一段大家也許記得。賈政教育寶玉的方法一是訓斥,即使是寶玉大觀園題聯也不排除在外;二是暴打,打得寶玉象死人一樣,氣得賈母要回金陵老家。而賈母教育寶玉又是另一個極端,一是溺愛,二是放縱。賈政與賈母實是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這種嚴慈不協(xié)調、行不成家教合力是子女違法犯罪的助推器。
誤區(qū)五:父母外出掙錢,爺爺奶奶留守管理。父母年輕,外出創(chuàng)業(yè)無可指責,但一走了之是絕對錯誤的。爺爺奶奶一來年齡大、精力有限,很難管束下一代;二則隔代疼是普遍現象,嚴厲不足、疼愛有加,重蹈賈母悲??;三則文化程度不高,農村尤甚。“學高為師”,才疏學淺難以勝任。諸如此類,部分留守兒童成為“齊天大圣”也就勢在必然!房子高了、腰包鼓了,子女卻趴下了。
杜絕青少年違法犯罪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家庭監(jiān)護與教育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千古流傳,新時期,需要新思想、新方法,家庭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創(chuàng)新一、樹立德智并舉、育才育人的家庭教育理念。重智育輕德育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道德和法律是緊密相連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不講道德輕則受到輿論譴責,重則受到法律制裁。在成才和成人的關系中,首先要讓子女成人——成為一個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成人不會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礎、必備條件。重智育輕德育是本末倒置。
創(chuàng)新二:認真學法,提高法律意識。家庭是個小社會,家庭成員的行為直接作用于未成年人。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子女。家長是子女的啟蒙老師,是子女的榜樣。家長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直接誘導子女的發(fā)展。家長法律意識淡薄甚至違法亂紀,要培養(yǎng)守法子女實有困難。家長必須做到:法律鼓勵的,積極去做;法律要求的,一定去做;法律禁止的,一定不做。自身正,以正氣感染子女、以正氣熏陶子女。
創(chuàng)新三:關注子女的成長過程,從生活細節(jié)中防微杜漸。家長要做有心人,要仔細觀察子女、主動與子女溝通。從子女的衣著打扮、日常消費細節(jié)中看子女思想變化;從子女的言談中看其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向;從子女的交朋結友體察其發(fā)展趨勢。這是因為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深入學校了解子女遵章守紀情況、關心集體情況,透視其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從子女的待人接物中品味子女的文明習慣養(yǎng)成?!翱兹谧尷妗钡纳婆e,佳傳千古。家長通過觀察子女、反思子女的言談舉止,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對癥下藥,以疏為主、堵疏結合,做子女成長的領航員。
創(chuàng)新四:重視家庭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營造和諧家庭。家長是家庭的決策者、領導者。家庭的經濟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它為子女的成長提供物質保障,但是,物質和精神猶如鳥之雙翼,家庭精神文明建設不可不重視。它為子女的成長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子女是家庭的根本、家庭的未來。家長應該積極營造家庭精神文明氛圍,以健康的思想、向上的文化、正確的輿論影響子女、陶冶子女。
家是人們的情感棲息地、物質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fā)展的大本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子女成長的搖籃。家庭關系不和諧,容易使子女失去依靠、產生孤獨,從而流入社會、尋找刺激、交接損友。同時緊張的家庭關系也會導致家長無暇顧及教育子女,在失控狀態(tài)下,子女很容易違法犯罪。
創(chuàng)新五:創(chuàng)新家庭法制教育的內容與形式,警鐘長鳴。
(一)、利用電視媒體實施家庭法制教育。中央電視臺、地方電視臺都有法制專題節(jié)目,如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等。家長應合理安排時間特別是節(jié)假日,安排子女收看,接受法制教育。
(二)、家長有針對性的搜集法制教育類文章供子女閱讀??杉魣?、可抄摘。
(三)、利用子女社會視野范圍內的案例,舉案說法、互動討論,在說法討論中讓子女明辨是非。
(四)、營造法制教育空間,建設家庭法制教育陣地。利用孩子的書房或臥室劈出一個空間,定期展示法制類警言、警句、報刊、圖片等實物,營造濃郁的法制氛圍。
管束子女、規(guī)范子女的言行是家長義不容辭的義務。
中學生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生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教育、培養(yǎng)自己和提升自己,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實踐活動。這就決定了開展中學生教育自重要手段。其本質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內在要求也正是教育管理的應有之義和目標取向。加強和改進中學生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基礎。促進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是當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必須不僅要能夠促使師生雙方受益,使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教學相長,還要能夠以服務質量體現出學校硬件設施的先進性和人文水平的高度,使學生在服務與管理的氛圍中受到影響、感化、教育與熏陶,中學生的根本利益是成長、成材,成功。因此,要注重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知識、能力、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家庭,社會,學校都共同努力吧,各盡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