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德光
20世紀初,哈佛大學運用了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圍繞一定的培訓目的,把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生思考分析和判斷的案例(通常為書面形式),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師生圍繞特定的選題進行討論,學生通過激烈的辯論形成觀點,教師只對辯論結果進行分析評論。
通過多年實踐,筆者把案例教學法廣泛應用于企業(yè)培訓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組織教學時,最重要是如何選取或編寫教學案例,以及培訓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扮演適當?shù)慕巧?。筆者在此對案例教學中培訓師的角色定位進行探討。
一、在企業(yè)培訓中運用案例教學的特殊性及優(yōu)點
1.案例教學的特殊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企業(yè)要想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就必須重視員工的培養(yǎng),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在企業(yè)培訓中,涉及不同的培訓對象,例如,車間員工、班組長、分公司經(jīng)理、一般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等,這就要求培訓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員對象的變化調整教學設計,從而對案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企業(yè)培訓中,涉及的培訓內容也不同,例如,新員工崗前培訓、安全知識培訓等,這就要求培訓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培訓內容的變化,對案例進行及時調整。
2.案例教學的優(yōu)點
教學案例是基于實踐中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真實事件而創(chuàng)作的,符合學員的關注焦點和興趣點,能充分調動學員參與討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在深入探討中提高學員的綜合能力。案例教學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員識別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確定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具有個性化學習和團體性學習相結合的特點,為學員提供了相互借鑒和改善思維方法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員的心理素質;三是通過不同經(jīng)驗的匯聚,創(chuàng)設發(fā)散思維情境,為學員提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智能遷移平臺。
二、案例選取和編寫的原則
運用案例的關鍵是如何選取案例,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編寫案例。通常情況下,教學案例有三種來源:一是借鑒他人編寫的案例;二是學員提供所在企業(yè)的典型案例和感興趣的案例;三是培訓師自己編寫案例。案例的選取和編寫應遵循下列原則。
1.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一個好的案例既要典型,又要貼近生產(chǎn)實際,要做到以上這兩點,培訓師在上課前要對案例進行巧妙的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考慮以下幾點:設計的問題能否激起學員的爭論,是否存在熱點,應該以問題為主線,使討論步步深入,逐步達到討論的高潮;案例所涉及的學習內容能否被學員理解;通過學習,學員是否能在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上有所提高;案例所涉及的學習環(huán)境是否有以點帶面的指導意義。
2.典型性原則
培訓師要從搜集的原始資料中,結合所講內容,分門別類地選取或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重點考慮案例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能否引起學員的共鳴等。例如,在企業(yè)安全培訓中,引入危險化學品爆炸的預防案例,結合教材中的理論闡述,通過對某廠曾發(fā)生的氯酸鉀爆炸事故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討論,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針對性原則
一是緊扣教學內容選取案例。相關性較高或針對性較好的案例是在短期培訓中獲得高滿意度的關鍵因素。培訓師通過案例分析,不但能使學員加深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提高學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貼近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較強的案例,才能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促進其深入案例進行細致分析,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是做到因人而異。這需要培訓師平時善于總結、分析學員的特點,例如,車間主任的工作有全局性、車間員工的工作有具體性、行業(yè)部門的學員有自身的專業(yè)性。適應學員的特點,就需要培訓師在每一次的培訓中都要調整案例和素材,甚至案例角度都要有所變化,才能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培訓師的角色定位
教學實踐證明,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只要培訓師引導學員搞好雙邊互動,并把握好教學角色轉換,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如果培訓師的角色定位不準確,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反,是以學員為主體、以培訓師為主導,培訓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是教學過程的輔助者,培訓師要做一個“配角”,絕不能角色錯位。在案例教學中,培訓師要扮演好如下角色。
1.教學活動的控制者
培訓師按照課堂教學設計對教學步驟及時間分配做統(tǒng)籌安排,控制好進度、掌握好節(jié)奏。在互動環(huán)節(jié),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導致討論無法進行下去時,培訓師要及時給予引導;當討論偏離主題時,培訓師要控制局面,保證討論不偏離教學目標,將討論主題引向正確的方向。
2.學員討論的傾聽者
培訓師的任務是在討論過程中盡可能讓學員發(fā)言、思考,作出判斷,盡可能將自己置身于學員討論之外,讓學員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
3.建立學員聯(lián)系的溝通者
培訓師的溝通者角色主要是在學員針對某一問題討論后,總結陳述學員的核心觀點,便于學員之間互相辯論,是確保學員之間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重要角色。
4.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引導者
培訓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而在案例教學中,培訓師的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將討論的主題始終鎖定在教學目標上,保障教學有序進行。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在討論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時,往往由于學員情緒失控或者觀點沖突而使矛盾激化,培訓師應及時將爭論引到主題上,避免無謂的爭吵與攻擊。二是在學員的討論陷入冷場時,培訓師應及時補充案例背景知識或者轉移話題,避免討論停滯。三是在學員討論偏離主題時,培訓師要及時干預,通過參與討論把問題重點引到正確軌道上。
5.歸納總結者
培訓本身就是一個總結提煉的過程。培訓師在學員討論后,要用幾分鐘的時間對該次培訓內容進行簡要概括。在這個過程中,應注意兩點:一是培訓師不應對討論結果簡單地做出結論,只需將整個討論情況做出整體評價,指出討論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其深入思考,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二是培訓師在表述自己的觀點時,不要用絕對性的語言來強化自己的觀點。只有把講評重點放在學員討論的質量上、思路上,才真正有助于提高學員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一個優(yōu)秀的企業(yè)培訓師要想運用好案例教學法,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能夠提煉、編寫經(jīng)典案例,不斷思考和總結案例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提高自身素質,以將全體學員都組織到討論活動中為著眼點,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只要扮演好控制者、傾聽者、溝通者、引導者、歸納總結者的角色,就一定能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濟寧市工業(yè)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