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xiàn)象牙制作的筷子。中國是筷箸的發(fā)源地,朝鮮、韓國、越南等國的用箸習俗皆由中國傳入。一日三餐,人們總離不了筷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上越來越講究,不但追求食品的色、香、味,就連筷子也要精心挑選。目前市場上筷子花樣繁多,各種材質的筷子應有盡有。究竟如何選擇既健康又實用的筷子,其中大有學問。
涂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為涂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具有致癌性,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銀質、不銹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進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傷嘴。
從安全、衛(wèi)生、價格方面綜合考慮,竹筷是最佳選擇。竹筷材質天然,不易變形;木筷防腐性差些,也不利于環(huán)保;塑料筷受熱后易變形,還易產生有害物質;骨筷易變色,且價格較貴;不銹鋼筷子雖表面也有磨損,但不易藏污納垢,較衛(wèi)生。不過,目前不銹鋼筷子良莠不齊,若質量不過關可能導致重金屬析出,使用時應避免和醋、鹽長期接觸,不要用清潔球或強酸強堿進行清洗,致使其中的重金屬溶出。此外,市場上有很多密胺筷子,看上去與塑料類似,如果清洗干凈,滋生細菌幾率較小,但購買時一定要認準QS標志,謹防用脲醛樹脂生產的不耐熱、易釋放致癌物甲醛的假冒偽劣產品。
吃飯時人們往往幾雙或十幾雙筷子同到一個盤子里夾菜。其實,筷子混用,很容易沾染各種細菌。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病菌都是通過筷子傳染的。據(jù)檢測,一雙不干凈的筷子上可能帶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個細菌和病毒。人一旦使用了這樣的筷子,就容易染上相關疾病,如肝炎、痢疾、傷寒、急性胃腸炎等。當家長用這樣的筷子給孩子喂飯,或餐桌上很多人用筷子夾同一盤菜時,這些病原微生物就會通過筷子傳播,引起交叉感染。對此不可小視,家里的筷子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實踐證明,洗刷過的筷子也并非“干凈”。一雙筷子用久了之后,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經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變粗糙,筷子上面細小的凹槽里就會殘留許多細菌和清潔劑,在這種情況下致病的機會很多。建議家中筷子最好半年換一次。
由于筷子經常使用,特別是我們在洗刷筷子時往往把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筷子上極易殘留細菌、病毒。因此要定期消毒。筷子最好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以防霉菌污染,放筷子的盒子也要定時清洗、消毒。
新買的筷子需要去除筷子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積累的病毒和細菌,以及某些化學物質??梢韵扔米詠硭逑锤蓛?,再用洗潔精來洗,最后放到鍋里,沸水煮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竹筷子要仔細刮掉細刺。新筷子有異味的話可以用醋泡半個小時或用茶水煮半個小時。
更重要的是平時清洗筷子要徹底。許多人洗筷子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之后往筷子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殊不知,這樣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細菌,并隨食物進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