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舌尖上除了美食,還能有什么?古詩!浙江女教師張鶯認為,給孩子做早餐不能隨便對付,應該是一件藝術(shù)的事情。她用各種食材拼繪出詩句的意境,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國內(nèi)獨一無二的“古詩早餐”,讓女兒每天早上在吃的同時感受詩情畫意。黃瓜變身楊柳枝,水餃化身小鴨子,還有多種果干和雜糧拼出的風景畫。朋友見后,都驚呼早餐的創(chuàng)意造型:“畫面太美,不忍下嘴!”而她的朋友圈,每天會都被大批粉絲圍觀。這位潮媽隨之在網(wǎng)絡走紅,春節(jié)過后,出版社出書的邀請、電視臺節(jié)目的邀請紛至沓來……
腦洞大開,早餐“混搭”古詩
張鶯是浙江長興縣龍山中學的一位老師,由于她和老公平時上班都很忙,吃早餐和很多人一樣,都是隨便在外面買點包子、油條之類的,草草應付。2016年3月的一天,讀小學的女兒金一銘抱怨道:“每天起床一想到一天從乏味的早餐開始,到疲憊不堪的學習結(jié)束,就感到心煩。尤其那鹵蛋,總有一股腥味!”張鶯認真聽了女兒的要求后,決定親手為女兒做美味早餐。
張鶯自幼心靈手巧,熱愛生活的她是一位潮媽,做早餐對她來說不是難事。她覺得,既然打算做了,就不能隨便應付孩子。想到女兒對學習生澀難懂的古詩詞“特別不感興趣”,有時一首詩背誦很久好不容易記住了,短短幾天后又忘得干干凈凈,她突發(fā)奇想:現(xiàn)在不是流行“混搭”嗎,何不將早餐和古詩結(jié)合在一起呢?說不定通過舌尖上的美食,還能激發(fā)出孩子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呢!先生聽了她的想法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說她“太過幻想”。但張鶯還是決定大膽嘗試一下。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張鶯,常在課后給學生布置背誦古詩的作業(yè)。但在孩子們眼里,這些古詩是枯燥乏味的。即便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yè)背誦下來,隔一段時間就忘得差不多了?!肮旁娛抢献孀诹粝聛淼奈膶W瑰寶,如何能讓孩子們牢牢記住這些經(jīng)典佳作?”她一直在摸索嘗試新的辦法。
第二天,信心滿滿的張鶯一大早便在廚房忙活開了。圓形的紅糖馬拉糕像高高掛在天上的太陽,把腰果做成順流而下的小舟,把蘋果皮做成迎風飛舞的云帆,再擺上幾塊獼猴桃,做成一片青山的模樣。一旁的卡片上抄錄的是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p>
擺好的餐盤中,色彩豐富,情景相宜。潮媽對自己的第一份古詩早餐很滿意,拿出手機拍了下來。老公看后也興致勃勃地品頭論足:“有點意思。”盡管如此,夫妻倆對女兒能否喜歡這份特色早餐,并因此喜歡上古詩詞,心里卻一點底都沒有。
張鶯帶著一點忐忑,將第一份個性早餐端上餐桌。沒想到金一銘看了像畫一樣美的早餐,驚得目瞪口呆,注視了好久都沒舍得動筷子。直到將《望天門山》背誦下來,她才在媽媽的催促下大快朵頤。吃完后,金一銘懇求媽媽繼續(xù)做這種“漂亮+有趣的早餐”。
美食好美,女兒陶醉在詩情畫意中
女兒如此喜歡古詩早餐,張鶯的興致更高了。當時正好趕上放暑假,她有時間陪孩子“折騰”。隨后,她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做了一系列古詩早餐。
長條形的盤子上,黝黑的蜜豆鋪成肥沃的土壤,6個糯米粉做成的南瓜在一片翠綠叢中探出頭來,這就是“廊下階前一片金”。描繪的是:房子前面有一塊空地,空地前面就長滿了南瓜。還有南瓜粥搭配水糕餅,借用了司馬光的“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蔬菜沙拉搭配果干,表現(xiàn)杜甫的“穿花蝴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水果搭配果干,借用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張鶯每天早早起床,利用前天晚上準備好的食材,變著花樣為女兒做出一份又一份古詩早餐。她親手創(chuàng)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幅畫,展現(xiàn)的都是古詩里的一個意境。
受家庭藝術(shù)氛圍的熏陶,張鶯從小就喜歡古詩詞、樂器,還擅長繪畫。為女兒做古詩早餐讓她的才藝得到了發(fā)揮。為做古詩早餐,她曾找鄰居成都老太太學過做涼面,找街上的面窩攤主取過經(jīng),還上網(wǎng)學會了多種中式、西式早餐做法。女兒得意地在QQ上給了她一個“絕世好媽”的評價,更讓張鶯勁頭十足。
張鶯說:“跟著靈感走,一句古詩一幅景。”每天清晨都是創(chuàng)作的開始,普通的食材在她的一雙巧手下,呈現(xiàn)出各種風情。
詩情畫意要有,營養(yǎng)搭配也不忘,張鶯做早餐用的食材全部親自采購,專挑新鮮的時令果蔬。對她來說,做一份早餐的時間大約在半小時左右,操作不難,就是構(gòu)思比較花時間。令人驚訝的是,暑假期間有整整1個月,金一銘每天吃到的早餐竟然不重樣。30份早餐,30首古詩,30幅美景。“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吾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這些以古詩命名的特色早餐,讓女兒品盡美味。
盤中的早餐像一幅幅浪漫詩意的風景畫,張鶯把古詩抄錄在卡片上,放在盤子旁邊。女兒在享受這些早餐的同時,順便把一首首古詩銘記于心,可謂一舉兩得。金一銘背詩時搖頭晃腦的“陶醉”模樣,讓人忍俊不禁。先生也對張鶯連稱“佩服”,感慨道:“很多時候,在生活中費些小心思,是大不一樣的。早餐豐富多彩,能讓人一天都興致勃勃,覺得日子過得有滋味?!?/p>
張鶯做古詩早餐,沒有局限于僅僅讓女兒背古詩,還讓女兒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食材的來之不易。金一銘喜歡百合,張鶯就從網(wǎng)上搜集資料,告訴她這種植物種下后,生長3年才能從地里挖出來食用,其間的管理要經(jīng)過施肥、除草、松土、捉蟲等十幾道具體工序。女兒聽了這些,不僅了解了種植百合的農(nóng)民艱辛,也明白應該珍惜食物,養(yǎng)成了平時吃飯不浪費的好習慣。
一天,金一銘興致勃勃地對張鶯說:“媽媽,我也想種植一些能吃的植物?!睘榱俗屌畠后w驗勞動的樂趣,張鶯特意從市場上買來幾株草莓苗,找了個大木箱裝上土放在陽臺上,她指導孩子把幼苗栽進去,然后澆水。母女倆共同打造了一個微型植物園,看著幼苗一天天長大,女兒非常高興,每天起床后都會饒有興致地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并用手機拍下來。不料后來草莓葉子上生了蟲子,自己吃的東西又不能直接噴灑農(nóng)藥,怎么辦?張鶯引導女兒從網(wǎng)上查找解決方法。金一銘很快找到辦法,用辣椒、煙絲泡水充當“殺蟲劑”,雖是土辦法但挺管用,植物上的壞蛋很快被消滅的干干凈凈。后來草莓結(jié)出綠色的小果,小果實漸漸變紅,像一個個紅色的小燈籠?!巴?,成功了,我也成了勤勞小農(nóng)人!”看到眼前的“美景”,金一銘高興極了,沖上去就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古詩早餐”刷爆朋友圈,教師潮媽意外“走紅”
美麗的古詩早餐讓金一銘在迷上古詩的同時,對植物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為讓女兒增長相關(guān)知識,張鶯在淘寶網(wǎng)上買回幾盆漂亮的小型食蟲植物。這是一種會捕獲并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yǎng)的奇異寶貝。比如有著柔美氣質(zhì)的捕蟲堇,葉片就像是一朵永遠盛開的花朵一樣美麗迷人。一天,金一銘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小昆蟲剛爬到葉片上,就像被一種神秘的魔力緊緊“抓住”一樣,任憑如何掙扎再也無法逃脫。經(jīng)過媽媽介紹她才知道,原來捕蟲堇葉片上面布滿能分泌粘液的腺體,當有昆蟲靠近,它能像粘紙一樣把“獵物”粘住,并消化吸收?!巴郏媸翘衿媪?!”金一銘大開眼界。
金一銘在好奇心的指引下,鉆研起相關(guān)知識,了解到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就對食肉植物非常著迷。閑暇時,母女倆會在陽光下欣賞食蟲植物的美,并趁機“挑逗”一下:拿著抓來的小昆蟲或者新鮮的瘦肉喂捕蠅草,看著它們的夾子像蚌殼似的合起來;或者聽掉落在瓶子草“陷阱”里的小昆蟲發(fā)出嗡嗡聲,都是一種樂趣。
暑假過后,一家三口都忙了起來。雖然時間緊了,但張鶯仍會忙中偷閑堅持為孩子做古詩早餐。不過一般都會選在周六和周日,這樣時間充分,可以有更好的構(gòu)思和創(chuàng)意。其實,做出花樣早餐的張鶯并沒有用多么復雜或昂貴的食材,都是家里現(xiàn)有的,她的任務就是把它們組合搭配好,絕不辜負每一種食材的特點。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早餐,都是由普通的水果、蔬菜、主食構(gòu)成。
張鶯做早餐時,金一銘也會參與其中。同一句詩有不同的意境,有時候女兒會建議在早餐上添加一些自己的理解。久而久之,詩句的意思自然就心領(lǐng)神會了。
有一次,張鶯做“墻角數(shù)枝梅”主題早餐時用了紅色的食材,金一銘立刻說:”媽媽,這不是紅梅啊,因為最后一句是‘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張鶯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白梅”,忍不住感嘆:“陪伴是最好的教學。”
張鶯的創(chuàng)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兒。金一銘在幫媽媽做古詩早餐時,自封頭銜——“藝術(shù)大廚助理”。像南瓜、紅糖饅頭、雪媚娘皮等,金一銘都會做。有時她會用牙簽壓南瓜餅,設計紋理;也會抓一把果干,將它們拼出一只可愛的小動物……“自己動起來,孩子自然也會跟著動起來?!睆堹L說,“熱愛生活,生活也會回報我們更多的樂趣?!?/p>
2016年國慶節(jié)期間,有同學到金一銘家里來玩,偶然發(fā)現(xiàn)母女倆的作品后,在驚羨之余又頗感有趣,于是,幾個孩子就纏著自己的媽媽到張老師家“取經(jīng)”。幾位家長翻看張鶯手機里的照片,潮媽的點滴生活展現(xiàn)在眼前:黃瓜變身楊柳枝,水餃化身小鴨子,還有多種果干和雜糧拼出的風景畫,不僅豐盛、營養(yǎng)均衡,擺盤也非常講究,就連果干上都畫上了眼睛?!跋氩坏礁鞣N食材竟能拼繪出詩句的意境!”大家看后都興奮不已,稱這是全中國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品”!有的媽媽忍不住將這些照片發(fā)布到網(wǎng)上。
很快,張鶯的古詩早餐就刷爆朋友圈。網(wǎng)友見到后都會驚呼早餐的創(chuàng)意造型,“畫面太美,不忍下嘴!”“簡直萌化了!”“詩情畫意,生活如歌……”
此后,張鶯的朋友圈,每天會都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粉絲圍觀。這位女教師沒想到,自己一不小心竟在網(wǎng)絡走紅!
2017年春節(jié)過后,有出版社打來電話,要給張鶯出一本關(guān)于“古詩早餐”的書,電視臺也邀請她參加綜藝節(jié)目。令張鶯最欣慰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女兒如今不但能流利背誦100多首古詩詞,女兒在吃早餐時,更感受到了媽媽濃濃的愛和深深的情……
責編/方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