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普達
通遼市醫(yī)院骨五科,內蒙古通遼 028000
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用于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苗普達
通遼市醫(yī)院骨五科,內蒙古通遼 028000
目的研究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用于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對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對患者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優(yōu)良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與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 結論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治療踝關節(jié)骨折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踝關節(jié)功能,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踝關節(jié)骨折;臨床效果
臨床上,踝關節(jié)骨折屬于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近年來,我國各類意外事故的發(fā)生率顯著上升,踝關節(jié)骨折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增加[2]?,F(xiàn)階段,臨床上通常會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對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其中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屬于常見的一種,但是因為這種手術方式會對患者造成較大損傷,所以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受到了較大限制[3]。研究顯示,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用于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此也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0例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來源于來該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中。將所有患者隨機以1∶1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33.21± 5.26)歲,其中三踝骨折1例,雙踝骨折9例,單踝骨折10例。對照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齡(33.05±5.12)歲,其中三踝骨折1例,雙踝骨折10例,單踝骨折9例。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對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為:給予患者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在C臂X線機的輔助下,對患者進行手法牽引復位,推壓移位骨塊,使其復位。對于三踝骨折患者,首先要復位其外踝與內踝,然后再復位后踝。對于需要復位較為困難的患者,在其移位骨塊上穿插入1枚8 mm的克氏針,進行撬撥復位,促使發(fā)生錯位的骨結構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接近解剖復位。然后再對患者的踝關節(jié)面實施平整處理,采用2枚8 mm的克氏針進行復位維持,然后再選取規(guī)格合適的加壓空心螺釘順著克氏針擰入到骨內部,并且要進行內固定處理。最后,在C臂X線機的輔助下,觀察患者骨折處的復位情況,確定復位情況滿意之后,縫合手術切口,并且對其進行加壓包扎處理。與此同時,要對患者的踝關節(jié)采用U形踝關節(jié)石膏托進行輔助外固定,完成手術后的6~8周,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進行適量的踝關節(jié)負重訓練。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對患者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定:將AOFAS制定的踝-后足評分量表作為依據(jù),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的踝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具體為: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踝-后足評分量表評分在60分以下為差;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踝-后足評分量表評分在60~74分之間為可;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踝-后足評分量表評分在75~89分之間為良;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踝-后足評分量表評分90分以上為優(yōu)。其次,還要對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等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然后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計數(shù)資料進行方差齊性檢查之后,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s)進行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優(yōu)良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P<0.05)。見表1。
表1 觀察與對照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與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等進行對比(±s)
表2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等進行對比(±s)
組別 骨折愈合時間(d)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對照組(n=20)觀察組(n=20)95.98±23.73 70.02±10.22 48.98±13.38 10.62±4.52 58.99±17.88 40.12±10.21
人體中,踝關節(jié)屬于一個十分重要的負重關節(jié),主要行使足部的屈伸功能,能夠將人體所承受的垂直重力向足弓狀平面進行轉移。踝關節(jié)骨折后,如果不能夠及時對患者的踝關節(jié)進行妥善復位,則很容易使其發(fā)展成為慢性創(chuàng)傷性踝關節(jié)炎,即便患者能夠行走與站立,但其受傷之后的踝部依舊會出現(xiàn)疼痛、麻木以及僵硬等癥狀。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行走困難的現(xiàn)象[4]。所以在對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應該復位重建踝關節(jié),促使其骨折部位能夠恢復到正常的解剖結構,以此來有效促進患者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與骨折的愈合?,F(xiàn)階段,臨床上通常會采用手術的方式對踝關節(jié)骨折進行治療,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與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屬于其中兩種常見的手術類型。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骨折周圍骨膜血運與軟組織,對其術后骨折恢復與愈合造成較大影響。與此同時,這種手術方式的手術切口較大,很容易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的痛苦。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具有手術切口小、術后感染發(fā)生率低、手術時間短等諸多優(yōu)點,能夠將手術耐受力較低患者的治療體驗有效改善。研究顯示,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術將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和閉合整復外固定術的優(yōu)點進行了有效結合,手術操作簡單,不需要剝離患者為的骨膜,減少了對骨膜血運與骨折部位軟組織的損傷,有利于患者術后骨折恢復。其次,相對于普通空心拉力螺釘,雙側加壓空心螺釘因為有雙側螺紋,能進行雙側加壓,增加了股骨外側骨皮質受到螺釘?shù)陌殉至?,進而能夠更好的對骨折斷端穩(wěn)定性進行維持,防止退釘?shù)炔涣棘F(xiàn)象的出現(xiàn)。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優(yōu)良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與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經皮雙側加壓空心螺釘治療踝關節(jié)骨折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踝關節(jié)功能,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高武長,王英振.切開復位內固定踝關節(jié)骨折:聯(lián)合帶線錨釘修復三角韌帶損傷的意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6,20(9):1255-1260.
[2]馬騰,王謙,路遙,等.非剛性與傳統(tǒng)螺釘內固定治療踝關節(jié)骨折伴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 2016,32(8):677-682.
[3]王強.按摩復位配合中藥熏洗與踝關節(jié)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踝關節(jié)骨折患者對比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3,24(4):897-898.
[4]仲偉坤,于健,安玉萍,等.空心螺釘內固定法治療Weber B型踝關節(jié)骨折的療效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26 (8):871-873.
The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or Bilateral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s
MIAO Pu-da
Tongliao City Hospital Bone Five Families,Tongliao,Inner Mongolia,028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or bilateral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November 2015 were 40 cases of ankle fractur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 two,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bilateral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compared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he 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lateral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hollow screw for the treatment of ankle joint fracture.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kle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Percutaneous bilateral compression hollow screw;ankle fracture;Clinical effect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01-03
20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