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芊
我們到斯里蘭卡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丹布拉石窟寺。寺在200米高的一座小山坡上,山路寬闊,我們走走停停一路朝上。接近山頂,只見一大片平坦的裸石和一面巨大突兀的石壁。導游小龍說:“這就是丹布拉石窟寺,進寺得脫鞋。”
我這才發(fā)現(xiàn)那巨大的裸石外,有一個小棚,棚里的竹架上整齊擺放著游人脫下來的鞋子。我不放心自己的鞋子,萬一丟了,接下來的行程該如何對付?我跟小龍說:“我把鞋放在隨身的小包里可以吧?”小龍說:“這不可以,拜佛是不允許帶鞋的,這是一種禮儀?!蔽要q豫著,脫了鞋,放在竹架上。赤腳踩在裸石上,一腳高一腳低夸張地朝寺內走去。
進寺的游人,全都脫了鞋。其實,當?shù)厣ち_人、泰米爾人不管男女老少大都習慣赤腳,赤腳進寺,輕盈自然。
我隱約覺得,赤腳似乎是在佛面前體現(xiàn)一種公平。人,也許有高貴或低賤、富?;蜇毟F、高雅或粗俗,腳的膚色更是不同,然而脫了鞋,站在佛像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越是赤著腳,越往寺的深處走去,這種感覺越深刻。尤其是走在長長的白色長廊里,這種感覺會自動從心底散發(fā)出來,神秘、神圣,容不得你有絲毫狂放、木然甚至無禮。長廊粗大的立柱是堅實的,帶有某種威嚴。長廊地上的石板是非常光潔的,幾千年無數(shù)赤腳的打磨,使石板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包漿,記錄著人類歷史的積淀和滄桑。奇怪的是,它給人的竟是一種親近感,走上去就跟在自家房間里的地板一樣溫情、溫馨。更主要的是,赤腳走在那堅實、光潔的石板上,人顯得輕盈了,沒有鞋的踢踏聲,寺內顯得更寧靜。我竟然喜歡甚至特別享受那種感覺,赤著腳,輕輕地走過長長的白色長廊,心特別寧靜,心靜,心凈,滿懷虔誠,心如洗過一樣,無所奢望。
出了寺,我準備取回自己的鞋。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現(xiàn)實,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鞋被調整過,已整齊地重新擺放在竹架上。我這才發(fā)現(xiàn)有一位當?shù)氐睦险撸嘀詈诘哪_,在專注地守護著我們的鞋。
(余娟摘自《昆山日報》 圖/麥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