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新西蘭山林里有一種靈猴,這種猴與其他種類猴子一樣,都是群居生活。
靈猴群落里有森嚴的等級制度,猴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一般有食物都是猴王優(yōu)先享用??煽傆羞@樣的猴子,當樹上掉下一個蘋果的時候,別的猴子都不敢碰,只有它跑上前,三下五除二把它吃掉。
群猴看到它吃掉了蘋果,瞬間炸開了鍋,都對它怒目相向,這只猴子突然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抓臉打滾撞頭,上躥下跳,看上去十分懊悔,大家也沒有追究它,反而有一些老猴跑上前,將它安撫下來。
可沒過多久,這只猴子突然間會遭遇困境,因為這個群落將它拒之門外,再也不允許它融入這里的生活。不久后,這只猴子只能孤零零地離開,再過一段時間,死在一個無人的角落里。
難道這是群落在追究它的責任嗎?可在它犯錯誤的第一時間,大家極其憤怒的時候,都沒有如此排斥它,而是在老猴的帶領下接納了它,可過了一段時間后,怎么就變得這么糟糕了呢?
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這是因為這只猴子并沒有知錯就改,當它第一次搶食后不久,又會故技重演,雖然依然表現(xiàn)出強烈的負罪感,可猴群對它卻越來越煩感,接下來它再犯的時候,便不會再原諒它了,而是直接將它趕走。
貪吃的靈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誤,最終害了自己,這給了我們人類很好的啟示。懊悔,第一次是可貴的,第二次就會貶值,第三次便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