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多年來,小學教學一直保持著一個固有的模式,“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做法,不僅限制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是十分不利的。為了適應新課程發(fā)展的要求,我們應該而且必須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不斷的實踐中養(yǎng)成的。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總有一些學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邊學邊玩。直接批評說教根本就不解決問題或者是收效甚微,與其讓我們?yōu)榇舜髠X筋,不如讓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去加以更新。
記得學習《圓的認識》時,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李小東同學一直處于“溜號”狀態(tài),這個孩子平時就愛搞“小動作”??梢哉f是“屢教不改”。這一次為了不影響他的情緒,我決定換個方式去解決這個難題。于是我便微笑著說:“平時都是老師講,大家聽。今天我打算請一名同學上臺替老師講解下面的內(nèi)容,誰愿意來試一下?”我剛說完,就有很多同學高高地舉起手來,爭先恐后地要上臺當“老師”。事實上,我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勵李小東并且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幫他改掉“毛病”。于是,我下意識地把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同學們自然明白了我的用意,紛紛以掌聲鼓勵他前來,而此時的小東面紅耳赤又不得不這樣做,我順勢安慰他說:“別害怕,大膽發(fā)言就行。”在我的點撥下,他表現(xiàn)的相當不錯。
通過這次嘗試,小東的變化非常明顯,一改往日“好動”的壞習慣,變得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主動和我表了決心,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負老師對他的信任。事實告訴我:他的改變完全取決于我的改變。
既然他們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我們可以不去直接批評,讓他們走上講臺代替老師講解。哪怕是說錯了,也要給予鼓勵,這樣孩子不但自尊心不會受挫,而且還可以增加回答問題的勇氣。這就是我們采取“角色互換法”的作用,久而久之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尤其是遇到能夠吸引他們的事情,他們對此就越感興趣。基于這一點,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努力去尋找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點”,促使他們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
相對來說小學計算內(nèi)容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如果采用換位法進行教學,便能夠讓計算課上得比較精彩,效果就可見一斑了。
在教學“分數(shù)加法和減法”時,我按照教材內(nèi)容編排了“例題、嘗試、訓練”三種類型題,再將學生分為三組,結(jié)合孩子平時的表現(xiàn),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還是以“角色互換”的方式進行模擬教學,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不但讓他們有充分的探討時間,而且在“老師”和相對較好的學生的帶動下,平時成績略差的孩子也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了。
在實際模擬過程中,我能夠適時準確地把握時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每個小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同時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有效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素質(zhì)
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有內(nèi)在的潛能,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和用心去挖掘。因此,作為教師,就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善于把握和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表現(xiàn)才華的平臺,讓學生的內(nèi)在素質(zhì)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通過“角色互換”這一方式,讓他們在“體驗”中去感知理解,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就可以得到相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會得到提升。
記得一次課堂實踐中,我特意讓學生模擬“老師”。首先“他”請一位“同學”來回答問題,當這位“學生”答不上來時,“老師”不但不急躁,而且還語重心長地鼓勵和點撥“學生”……這論互換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互換畢業(yè)論文范例內(nèi)容導讀:便是“角色互換”法的妙處所在。
一切讓我感到十分欣慰。事實證明,每一個學生都具有這樣的潛能,只是我們沒有很好地去開發(fā)。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學生,運用“角色互換”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來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提高。通過此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我深深感覺到,孩子們唯有經(jīng)歷了預習和思考,才會在嘗試中獲得真知,這便是“角色互換”法的妙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