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5例HIV/AIDS合并腸梗阻病人的護理,探討醫(yī)務人員的自我防護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5例HIV合并腸梗阻患者在我科住院期間的護理經驗。結果:5例HIV合并腸梗阻患者經過精心護理,痊愈出院。結論: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規(guī)程,不會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加強關愛護理,消除歧視,樹立患者信心,有利于病情恢復。
關鍵詞:腸梗阻;人免疫缺陷病毒;護理;自我防護
腸梗阻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不能順利通過腸腔的臨床癥候群,按發(fā)病后原因可分為機械性、動力性及血運性腸梗阻,其共同表現是腹痛、嘔吐、停止排氣、排便,是外科常見急腹癥。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HIV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導致出現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自1981年首次報道艾滋病以來,HIV感染人數愈來愈多。根據中國衛(wèi)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UNAIDS)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聯合報告,截至2011年底,估計中國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8萬人(62~94萬人),累計報告約34.3萬人。隨著疫情的蔓延,HIV醫(yī)源性傳播已成為全球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HIV感染合并腸梗阻的護理具有很多特殊性,我科于2014年底至今先后收治了5例患者5例HIV合并腸梗阻的患者。我們在護理過程中,既要做好患者的治療護理,又要做好醫(yī)務人員的自我防護工作?,F將5例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5例,均為男性,年齡2O一65,其中2例手術治療,3例保守治療。
2 護理
2.1病房環(huán)境準備
5例病人均為HIV感染患者,抵抗力低下,且需手術治療,故置于單間病房隔離。病房向陽通風,且位置盡量靠邊,以利于病人休息。病房內準備專用體溫計,心電監(jiān)護儀等搶救設備。
2.2消毒隔離
地面每日用500ppm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兩次,拖把專用,單獨放置。床頭桌每日用200ppm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床單及衣褲每日更換一次,必要時隨時更換?;颊呤褂玫牟途撸l(wèi)生用品做到專人專用,病人出院后進行嚴格的終末消毒。
2.3胃腸減壓,矯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防治感染和中毒。保守治療無效時積極完善術前準備,盡早手術解除梗阻。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一般癥狀:腹脹、嘔吐;② 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③ 清理呼吸道低效;④ 口腔粘膜損傷;⑤潛在并發(fā)癥,如腸瘺。
2.4手術后護理
艾滋病患者的術后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 體位:常規(guī)給氧,保暖,防止誤吸,麻醉清醒4—6小時(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采取半臥位;②飲食:術后禁食,胃腸減壓;腸功能恢復后,改為半量流質飲食,進食后無嘔吐及其它不適,3天后可進半流質飲食,10天后進軟食。腸切除吻合術后,進食時間應適當推遲;③術后治療:禁食期間應給予補液,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行單純粘連松解術者,術后1-2天可給予新斯的明肌內注射,協助腸蠕動恢復。若術后3—4天腸功能尚未恢復時,可行溫鹽水灌腸或甘油保留灌腸;④活動:開腹術后的早期活動十分重要,有利于機體和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如病情平穩(wěn),術后24小時即可開始床上活動,12-24小時后下床活動;⑤腹帶包扎:小兒腹腔容量相對較小,且腹壁薄弱,術后常規(guī)行腹帶包扎,以防傷口裂開,應注意腹帶的松緊度,以免影響呼吸;⑥病情觀察:術后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腹部有無脹痛及嘔吐,白細胞計數有無增高及持續(xù)發(fā)熱,腹壁切口有無紅腫及流出糞臭味液體,若有病情變化應及時處理,以防腹腔內感染或腸瘺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2.5創(chuàng)口換藥器械及用后物品的處理
2例患者術后均須每日換藥,將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如治療碗,鑷子等放入500ppm的含氯消毒液同種充分浸泡后,送供應室進一步滅菌處理。治療車用200ppm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備用。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使用后及時分離,將針頭妥善放置于利器盒內?;颊哂眠^的棉簽,敷料等全部放入醫(yī)療垃圾專用的雙層黃塑料袋內統(tǒng)一焚燒。患者用過的被服,如被血液、體液等污染,放入黃塑料袋中,送至洗衣房,經雙蒸消毒后,方可再次給病人使用。
2.6標本的采集與送檢
盛放標本的容器必需堅固,以防標本在運送途中滲漏?;瀱问冀K保持清潔,不與標本及其容器直接接觸。送標本人員與檢驗科人員做好交接工作。
2.7關愛護理
首先,我們的護理人員要通過相關的知識培訓,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和歧視。我們面對的是感染HIV病毒的人,無論患者的過去如何,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每一位患者。HIV感染患者的心靈極其脆弱,可能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給患者帶來千奇百怪的想法。我們通過細心周到的護理,提供感情支持,以幫助患者消除疾病帶來的恐懼
和絕望,營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氛圍。心理護理在病情康復過程中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患者,在此次人院前家人還不知道病人所患何病,病人心理負擔極重,通過護士與家屬的溝通,其愛人完全理解丈夫的行為,對丈夫不離不棄,最終成為病人戰(zhàn)勝病魔的精神支柱。有的患者,自己一人前來人院,護士給予了患者生活上的照顧,由于該患者較年輕,初次住院,心理十分緊張,經過護士的耐心勸導及細心呵護,最終病人順利完成手術。
2.8護士的職業(yè)防護
HIV具有傳染性,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也無根除病毒的有效藥物。HIV傳播的途徑包括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我科對科內所有工作人員進行了艾滋病基本知識的培訓,使每一個護理人員了解到職業(yè)暴露的危險性,以及如何正確對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為病人做各項操作時,安排有豐富護理經驗,技術嫻熟的護士,以減少感染環(huán)節(jié)。為病人穿刺后,及時清理器物,特別是抽血后,采用單手將針頭送回針帽中,以防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在進行操作前,護理人員仔細檢查自己的皮膚粘膜有無破損,特別是手部皮膚有無破損。做各項操作時均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規(guī)程。進行可能接觸患者體液的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污染的手套及時脫去。由于全體護理人員防護意識較強,病房內無職業(yè)暴露發(fā)生,無交叉感染發(fā)生。
3 小結
HIV感染合并腸梗阻的護理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由于護士要進行多種有創(chuàng)操作,接觸醫(yī)療廢棄物、污染物及病人體液的機會較多,所以職業(yè)危險性較高。這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yè)素質,豐富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規(guī)程,在做好護理的同時,加強職業(yè)防護,防止醫(yī)源性感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張彥麗.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心理問題與護理[J].醫(yī)藥,2015,7(5):181-182.
[2] 郭莉.艾滋病醫(yī)源性傳播及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8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