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癡呆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接受治療的78例老年癡呆患者選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n=39)、舒適組(n=39)。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舒適組實施舒適護理,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進行統(tǒng)計比較。結果:在認知功能、生活質量方面,舒適組護理后評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老年癡呆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借鑒與應用。
關鍵詞:老年癡呆;舒適護理;認知功能;生活質量
老年癡呆是一種常見的老年人疾病,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認知功能障礙、情感障礙、精神行為異常等。近些年來,老年癡呆發(fā)病率正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疾病,且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此,要想有效治療老年癡呆患者,就要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進而給予恰當干預。舒適護理作為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本文現(xiàn)對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接受治療的78例老年癡呆患者進行探究,分析舒適護理的實施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接受治療的78例老年癡呆患者選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n=39)、舒適組(n=39)。常規(guī)組中男、女各21例、18例,年齡63~86(77.6±3.7)歲;舒適組中男、女各22例、17例,年齡62~86(77.1±3.6)歲。運用軟件SPSS 22.0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處理,兩組比較不具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患者生活起居時間、大小便情況等指標;協(xié)助患者做好保暖防寒等基礎護理;冷靜面對突發(fā)狀況,及時和患者家屬聯(lián)系,嚴格按照醫(yī)囑給藥,盡量安撫患者情緒,以免影響患者護理效果。在此基礎上,舒適組實施舒適護理,內(nèi)容如下:①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整齊、干凈的病房環(huán)境,加強生活護理,保持患者個人衛(wèi)生,從而讓患者放松心情。②生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多帶患者走動,呼吸新鮮空氣,臥床患者取舒適體位,并根據(jù)患者的喜好制定飲食方案,定期按摩患者肢體,滿足患者基本生理需求。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和患者溝通,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平等對待每位患者,讓患者得到心靈慰藉,從而更好的配合治療與護理。④社會支持: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多和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感受到家庭溫暖,從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緒,讓患者積極面對疾病。⑤認知功能訓練: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生活能力訓練計劃,幫助患者恢復思維、認知、智力等能力。通過益智類游戲的運用,幫助患者集中注意力;通過下棋、跳舞的娛樂活動的展開,增強患者記憶力;通過翻看舊時照片,講述以往舊事,增強患者認知能力。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進行統(tǒng)計比較。①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對患者認知功能予以評定,分值在0~30分之間,正常為27~30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為21~26分,中度認知功能障礙為10~20分,重度認知功能障礙為0~9分,評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1]。②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值在0~100分之間,0~20分為完全需要幫助,21~40分為需要較大幫助,41~60分為需要幫助,61~100分為無需幫助,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軟件SPSS 22.0對兩組患者觀察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用( )表示,并對數(shù)據(jù)實施t檢驗,如果對比結果P<0.05,說明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
護理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舒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數(shù)據(jù)詳見表1。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舒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數(shù)據(jù)詳見表2。
3.討論
近些年來,舒適護理在臨床中得到了普遍運用,指的就是一個具有個體化、創(chuàng)造性、整體性的護理方式,通過研究患者舒適感與護理服務間的關系,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從而讓患者從生理、心理上感到舒適,減輕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在舒適護理中,主要包括環(huán)境護理、生理護理、心理護理、社會支持、認知功能訓練,通過以上措施的全面落實,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評估患者不適因素,從而給予針對性護理服務,滿足患者心理需求,提高患者舒適度,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舒適組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3]基本相符,由此說明,舒適護理對提高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與生活質量的意義非常重大,臨床實施效果顯著,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與普及。
綜上所述,老年癡呆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借鑒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竹芳,吳慧群,鄧乒翻等.情感護理法對中度老年癡呆患者精神狀態(tài)及生活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0(5):1152-1154.
[2] 江芳輝.應用整體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16(8):721-723.
[3] 王利平.舒適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4,15(3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