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叫“筑夢幼教公益聯(lián)盟”的公益團隊,專門在周六為鄉(xiāng)村幼兒園送教獻愛心,團隊的發(fā)起人——寧波市聞裕順幼兒園園長李江美介紹,從2014年至今,團隊成員日益壯大,足跡已遍及奉化、余姚、慈溪、象山、寧海等地的30多所鄉(xiāng)村幼兒園,給幼兒園帶去了活力。
說起這支團隊的緣起,李江美說:“作為我市教育督導組成員,平日,我有不少機會走訪鄉(xiāng)村幼兒園。我發(fā)現(xiàn)不少鄉(xiāng)村幼兒園與城區(qū)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同于城區(qū)幼兒園每班‘2教1保(2位教師1位保育員)’的標配,兩名老師可以交替著上課,還能抽空備備課。在農村,每個班只有1名老師,1名老師、1名保育員要看二十多個孩子,很多時候,電視成了孩子們的第二個老師。而且,教育教學資源也相當匱乏,教學課本、活動器具也很少?!?/p>
2014年年底,李江美約了兩名同事前往余姚的一所鄉(xiāng)村幼兒園送愛心。那一天,3名老師給孩子們上課、送糖果,忙得不亦樂乎?;顒咏Y束,她在微信中表達了成立團隊、把公益活動常態(tài)化的想法,得到了很多同事、朋友的積極響應,為鄉(xiāng)村兒童送教的“筑夢幼教公益聯(lián)盟”便應運而生。
李江美說:“成立這支團隊的初衷就是匯聚點滴之力,為鄉(xiāng)村兒童帶去更多的知識和體驗,以期喚起社會對鄉(xiāng)村學前教育更多的關注。”考慮到多數(shù)的鄉(xiāng)村民辦幼兒園在周六也要上課,“筑夢幼教”的固定公益日便定在了每個月第二周的禮拜六,團員們也正好利用休息時間開展活動。
為了便于大家交流,團隊建了一個微信群,在開展活動前,李江美就會在群里@所有人,請有意向參加活動的團員們關注活動通知。她介紹,在每個送教的地方,都配備了一名公益搜尋員,公益搜尋員的作用就是實地走訪,了解幼兒園在哪些方面有需求,真正做到服務與需求相匹配。而關于活動,每次的主題都不同,“主要是根據(jù)鄉(xiāng)村幼兒園提出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崩罱勒f,“比較多的是給師生們送課、給小朋友送禮物、幫助幼兒園建設區(qū)域角等,也有與其他單位一起聯(lián)合搞幫扶活動,促進鄉(xiāng)村薄弱幼兒園的師資發(fā)展,給鄉(xiāng)村幼兒園的孩子們帶去快樂。”
隨著公益活動的逐步開展,走訪幫助的幼兒園越來越多,“筑夢幼教”的團員也越來越多,一些非幼教職業(yè)的團員也紛紛要求加入。
團員陳雨、黃殿武、李守成都是退伍軍人,在我市一個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學生國防訓練工作。他們曾經向奉化一所鄉(xiāng)村幼兒園送教,并帶了50套小迷彩服,讓孩子們有了軍旅初體驗?!跋啾戎拢麄兘佑|新鮮事物的機會比城市孩子少了很多。穿上軍訓服,哪怕只有一天,希望他們記住‘我是一個兵’,更加自信堅毅、更有陽剛之氣?!?/p>
父女檔恬恬和爸爸參加過一次捐贈活動,他們送的是一些玩具車和圖書。“禮物送出去后,受捐的幼兒園園長會在微信群中定期反饋孩子的使用情況,真正讓東西用到實處。”李江美說,“微信群報名——公益員搜索——公益行動——公益曬曬”這種公益模式,不僅能讓活動體現(xiàn)意義,也讓活動開展更有可持續(xù)性。憑借這樣的公益模式,三年來,“筑夢幼教”已先后開展了68次公益送教活動,惠及近四千名鄉(xiāng)村兒童。
“筑夢幼教”還有一條堅守的行為準則——不吃,不拿,不麻煩。在活動期間自帶水杯、教育教學等需要的用具,來回都是自己開車。如今,“筑夢幼教”已擁有236名團員,孩子們聽課時那種專注而熱切的眼神,都讓團員們無比動容。而鄉(xiāng)村幼兒園,也在一點一點發(fā)生變化,可能是墻壁布置更漂亮了,也可能是孩子們更活躍了,這些改變就是讓團員們感到無比欣慰并堅持做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