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常常成為課堂教學氛圍的決定因素,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能產生“良言一句三冬暖,妄語損人六月寒”的教育效果。2011版《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也提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學生在認知的同時,就需要老師的適時激勵,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不斷學習、改進和提高。學生有了對學習的熱烈情感,就會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有效的評價是教學順利實施的基本保障。只有運用多樣評價將教學組織好,才能讓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讓知識與生命在教學中共生,讓課堂成為生命與智慧的天堂。
語言簡潔有效,理解學生感受
學生怎樣適應學校里的各種復雜要求不是靠邏輯推理。對學生而言,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感性思維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果站在成人角度去分析、講解,不顧學生感受的理性言語,他們理解不了,也不愿接受和參與,學習就無從發(fā)生。其實,我們上課的交流、對話,盡量做到簡明扼要,點到而止。如果長篇大論,學生往往會無所適從,甚至厭煩。
有一次,琴上學遲到了。班里的同學開始議論紛紛,不能集中注意力來聽課。筆者在門口輕輕地說了一句:小琴,快點回到你的座位,大家都在等你呢。然后,筆者跟全班學生約定:遲到者從后門進,不影響同學、老師的學習,下課后向老師說明原因。小琴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班級也很快恢復了秩序。如果這時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詢問遲到的原因,甚至責怪她影響課堂教學,這樣不僅會讓她整堂課都無法專心學習,還會給全班學生帶來負面的心理影響。因此,簡單有效的評價在課堂教學管理中就能避免師生現(xiàn)場尷尬,同時也維持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
講究激勵方式,保持師生互動
課堂融洽的氛圍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關系,任何教育教學就能水到渠成。如果在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得不到理解,心理感受到不安全,學習就不可能有自信。深層次評價本質也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呈現(xiàn),評價要真正站在與學生共成長的角度,真正講究激勵學生成長的方式,讓課堂評價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助推器。
數(shù)學單元測試前筆者進行了復習,鴻聽得很認真,這是筆者上周和他的約定,上課一定要注意傾聽??蓽y試后,全班學生能在半節(jié)課完成的題,他一節(jié)課竟然未完成,筆者準備好好奚落他一通??赊D念一想,這種做法一定打擊了他的積極性,對筆者所期待的背道而馳。于是,筆者改變了表揚方式,破例給了他繼續(xù)完成的機會。并讓他知道是因為復習他聽課特別認真,是因為他履行了上周五的承諾,這是對他的獎賞。果真,他很快完成了剩下的題。那天晚上接到鴻電話,是他詢問家庭作業(yè)的內容,這可是全新的開始。
學會自評互評,尊重學生思考
數(shù)學課堂評價并不是單一的,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互評對學習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學生知識的建構常常需要學生之間合作共同完成,只有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同學間語言思維的碰撞,互相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從而促進知識內化生成。復習“圖形的周長”我畫了如下圖形:問題是這樣的:小明從家到學校哪條路較近?學生只憑眼睛觀察,絕大部分學生說路①更近,我問為什么?學生說:路①只轉一個彎,而路②轉了5個彎。也有學生認為路②更近,因為路②更似一條直線。筆者說:有沒有可能眼睛騙了我們呢?有學生說:還有可能路①和路②一樣長!這時有些學生明白。筆者追問:怎樣不測量,就能知道路①和路②一樣長呢?小哲脫口而出:移一移不就得了?怎么移?小旋搶著上臺想把A線段向上移到B位置??刹恢趺匆?,心里很急,抓耳撓腮。小哲再提醒:可以把原來一條擦去,在新的位置上畫一條嘛。小旋恍然大悟,把路②的橫線向上移,豎線向右移。教室里響起了掌聲,歡呼:一樣長!路①和路②一樣長!
延時即時結合,保護自尊自信
在日常的教學中可運用延時評價的方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延時評價,就是利用學生的期待心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時的評價,而是把評價的時間適當?shù)南蚝笸涎?,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時間和自由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究,讓學生在完成思考過程、獲得頓悟之后給以恰如其分的評價或小結的評價方式。這樣更能激勵學生熱情,進而提高學習水平,也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上“小數(shù)點的移動”這節(jié)課時,小數(shù)點的變化引起小數(shù)的大小改變是本單元的難點,又是下個單元的基礎。學生學得不理想,筆者只好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對學習效果采用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我們事先約定:誰錯了就主動舉手,每次練習兩題,到班上只有五個同學出錯就暫停,老師再單獨對他們進行輔導。當然,筆者還提出錯誤是自己學習的好資源,別把錯誤“藏”著,應該大膽面對錯誤并及時糾正。
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卦u價,發(fā)揮評價的魅力,會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能使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實踐。同時,也為教師有效實施課程目標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光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