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已成為新課改背景下,備受小學語文老師關注的熱點。生本理念的核心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币虼耍處熞Y合學生實際,通過多種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語文課堂。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作出如下幾方面探究。
明確學生主體,引導自主學習
新課改理念指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占有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通過有效措施,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語文知識。我們要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感受到自由、放松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在語文的世界中。
比如,在學習《開天辟地》一文時,筆者講到:有很多神話都是這樣的結構,先是人類遇到困難,然后出現一個神或一個英雄來解決問題。這個觀點你們同意嗎?同意的話,你們能舉個例子嗎?這時學生紛紛發(fā)言:“女媧造人”“后羿射日”……有個學生說到了“大禹治水”。筆者說,“是的,這個世界水泛濫成災,后來大禹出現了,解決了這個問題?!边@時又有學生提出異議:“老師,大禹不是神,他是人。”筆者啟發(fā)這個學生說:“你看的是歷史故事,但是后人還是把他尊奉為神,他是個英雄!”還有的學生說到:“普羅米修斯”。筆者由衷贊嘆說:“了不起,你還知道希臘神話……”對待課堂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以給出各種具有個性特點的答案,他們的思想會碰撞出閃亮的火花,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一些獨特的看法,教師要給予肯定性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愉悅,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倡導有效預習,主動獲取知識
讓學生預先學習包括兩方面:其一是課前預習;其二是課堂上預先學習。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結合學習目標、教材邏輯程序,按著一定的順序,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比如,在執(zhí)教《特殊的葬禮》一課時,筆者首先讓學生初讀一遍課文,整體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不懂的字詞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學生劃出了葬禮、咆哮、無奈、滔滔不絕、一瀉千里、流連忘返等生詞。接下來讓學生朗讀第二遍課文,給課文劃分出層次后,再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概括出課文的中心。最后,讓學生對課文的寫法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疑問,準備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篇課文的預先學習,只有最后的課堂討論是在課堂上共同進行的,其他學習任務是在課前預習階段完成。這樣的學習順序,讓學生擁有了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也為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設計有效提問,發(fā)展學生思維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提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師生之間不再僅僅局限于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方式,生生之間的提問,生對師的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教師在課堂上的有效提問應該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在設計問題時,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思維模式、生活體驗等,讓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語文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老師的課堂提問感受語文知識的吸引力,主動去學習語文。
比如,在執(zhí)教《剪枝的學問》一課時,筆者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水平設計了這樣的問題:①王大伯剪掉的是什么枝條?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了什么枝條?對留下的枝條是怎么做的?②王大伯對不能結桃子的枝條“喀嚓喀嚓”地剪去,對能結桃子的枝條“撫摩著”“充滿信心地說”,這是為了什么?③“我”聽王大伯的解釋,有什么表現?什么叫“將信將疑”?我還有懷疑什么?……這些問題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引起了他們主動尋找問題答案的興趣,達到了問題設計的目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完善自己的提問技能,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必然就能構建生本高效課堂。
學會分享表達,促進口語交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分享表達是口語交際教學的手段之一,在分享表達中,學生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感受講述給同學聽,同學觀點與其一致者可以贊成肯定,觀點不同者可以交流,補充。教師在組織學生分享表達時,可以關注幾個問題:首先,分享的問題要明確;其次,要求要明確;第三,教師要積極參與。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認真傾聽,不打斷、不干預,但是要對討論的議題或者重點做出相應的指導。在整個分享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分享的參與者,而教師作為一個指導者和旁觀者,比較容易發(fā)現分享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因此,教師要及時做出反饋,引導學生揚長避短,提升分享的有效性。
結束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為學生搭建一個張揚個性、釋放自我的舞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生與生之間、生與師之間有效的、優(yōu)質的互動,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李堡鎮(zhèn)曹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