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音樂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在探索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同時,對于課程的設計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傳統(tǒng)應試理念下,高中音樂教學往往被視為“娛樂型學科”。但是,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音樂課程已經成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越來越多的高中音樂教師有步驟地安排、實施教學計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各項教學目標。在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對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提出幾點思考。
對教學實施要求的思考
新課改對于教學目標的要求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學的目標更加傾向于完成某項教學任務或者硬性的教學目標。而新課程的目標是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因此,高中音樂教育的目標也要隨之改變。音樂,是一項培養(yǎng)學生欣賞、感受、理解與創(chuàng)造藝術的教學活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體驗、欣賞音樂的之美。在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中,充分理解新課改對于高中音樂目標的要求是順利完成新課改音樂教學任務的前提。高中生屬于心理、生理發(fā)展的最佳時間,其音樂審美觀、欣賞能力正處于培養(yǎng)的最佳階段,因此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任務要求,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欲望與情感,培養(yǎng)學生主動的學習意識,并且要激發(fā)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潛能與創(chuàng)造力。
同時,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要尊重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發(fā)展。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素質人才,因此音樂教學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與保護也成為了音樂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
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引導具體教學活動的重要指引。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理論下,教師往往將音樂基礎的培養(yǎng)作為整個教學理論的核心,忽視了對于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成為了整個高中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理念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
如何正確地理解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理念是實際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個人認為,新階段的高中音樂教學理念應當把握以下兩點要求:第一,弘揚民族特色,注重多元發(fā)展。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發(fā)展的根基與靈魂所在,無論是哪個地區(qū)的高中音樂教學,都應當弘揚中華民族的音樂特色;第二,將聽覺藝術與參與式的活動相結合。音樂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聽覺審美方面的鍛煉,更要鼓勵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參與實踐,以此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交流能力,進而達到在激發(fā)學生音樂潛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新課改對于高中音樂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進而其對于高中音樂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在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實效方面都與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差別。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個人認為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方法應當做到以下三點內容:第一,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第二,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第三,激發(fā)學生潛能。
對教學優(yōu)化提升的思考
新課改為高中音樂教學指明了新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也給高中音樂教學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面對新課改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新要求,如何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成為了目前高中音樂教師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在新課改背景下優(yōu)化提升音樂教學質量需要通過重視實踐性教學、引導音樂體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等方式來優(yōu)化提升高中音樂教學的實際質量。
重視實踐性教學 目前,學校新課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各項教學活動都要緊緊圍繞學生的發(fā)展。并且,在新課改的過程中,高度重視課程的實際應用性。通過科學的實踐性教學,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重視實踐性教學,需要在實際的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注重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第二,設計民主式、開放式教學活動;第三,搭建音樂表演平臺。
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體驗 音樂,是一種通過聽覺傳遞的藝術。音樂可以跨越語言的界限,將作曲家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音樂教學不能僅僅拘泥于書本知識的傳遞,更應該通過體驗的方式來進行直接的感受。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體驗,作為授課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豐富音樂欣賞內容;第二,注重音樂體驗后的交流。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認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高中生在音樂欣賞方面,往往存在較強的個性,對于自身音樂能力的發(fā)展期望也相對較為強烈。所以作為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要以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作為依據,不可盲目進行“出格創(chuàng)新”。
第二,尊重學生的教學意見。學生是授課的接收者,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授課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意見,要進行總結分析。對于學生指出的具有共性的意見,要進行自身的反思,以學生的教學意見作為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指引。
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音樂教學的實效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一名授課教師,要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通過注重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通過音樂體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等途徑切實提高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北京市平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