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伍爾芙的許多作品中,讀者都能感到其中隱含的戰(zhàn)爭的陰影。在《飛蛾之死》中,作者沒有提到戰(zhàn)爭,也沒有直接描寫人對自己所遭受的沖突和分裂的痛苦感和恐懼感,而是借用了一只誰也不會在意的飛蛾之死,間接地反映和揭示了這種恐懼和痛苦。在與大自然的抗?fàn)幹校w蛾之所以能引起作者的同情和欣羨,是因為飛蛾的勇氣與它的渺小的體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作者以小見大,從飛蛾的小生命看到人類的大生命;以拙見美,從飛蛾維護生命、抗擊死亡的殊死斗爭得出生存之美和生命之美。全文的描寫雖然帶有一種悲壯的灰色調(diào),但其深層的創(chuàng)作動機是昂揚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