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作文,往往苦于無素材而難以成文。其實,有一個比較有效的、能快速解決作文素材匱乏問題的好方法——擇取、開掘課文素材。大家學過的有的課文只要稍稍轉換一下角度,就能成為很好的作文素材。像課文《庖丁解?!?,我們完全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來解讀,從而變換出多種多樣的作文素材。
譬如:
從“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的角度,可以談了解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
從“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角度,可以談抓住本質(zhì),用心處事。
從“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角度,可以談順其自然規(guī)律,才能有所建樹。
從“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的角度,可以談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從“以無厚入有間”的角度,可以談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從“每至于族……行為遲。動刀甚微”的角度,可以談不莽撞,謹慎行事。
從“善刀而藏之”的角度,可以談收斂鋒芒,低調(diào)做人。
從全文的角度,可以談的就更多了:
——可以談面對困難,不應逃避,應勇于面對。
——可以談要熱愛本職工作,在關鍵地方小心謹慎,專心致志。
——可以談反復練習,積累經(jīng)驗,就可以熟能生巧。
——可以談善于對小事的總結,可以悟出大道理,指導人生。
——可以談做事要謹慎,做人要踏實,循序漸進,邁小步,不停步,穩(wěn)步前進。
——可以談為人處世,自信不可缺少。
…………
庖丁解牛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人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中,面對紛繁的事情,應先了解事物的規(guī)律,盡可能地避開種種矛盾沖突。當避免不了時,則要全神貫注,謹慎處理。在解決困難后,應及時收斂鋒芒,低調(diào)做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生存于這個社會。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guī)律,通過反復實踐,不斷積累,我們就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
為什么一篇《庖丁解?!窌腥绱酥嗟淖魑慕嵌饶??這大概是因為此文寓意的豐富性,以及文中的概念與生活一 一對應所致吧。如:
①牛——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②刀——人的身心、精神。
③庖丁——生活在社會中的人。
④刀刃——人強健的身體、富有才華與智慧的心靈。
⑤更刀——人的身心受到傷害。
⑥有間——問題的解決途徑與方法。
⑦發(fā)于硎——鍛煉與學習(包括從書本中學習和從實踐中學習)。
⑧庖丁解牛——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成功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⑨天理、固然——問題本身的特點與規(guī)律。
⑩技經(jīng)肯綮、大軱、族——問題的棘手之處,解決問題的障礙。
?輥?輯?訛如土委地——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輥?輰?訛善刀而藏之——呵護保全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輥?輱?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人生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也應當是一種藝術,應當有其自身的節(jié)奏與韻律。
?輥?輲?訛養(yǎng)生:人生活在社會中,應當認識并掌握事物的特點和規(guī)律,并順應規(guī)律反復實踐,從而成功解決各種問題,在復雜的社會中保全自己,游刃有余地養(yǎng)生。
…………
如此豐富的寓意,使得此文能夠變換成各種各樣的作文素材。
下面,我們看看,運用此文素材而作文的片段:
1.世界上的事情紛繁復雜,處理不當無形中會給人帶來煩惱,如何擺脫煩惱,瀟灑地處理好一切事情呢?就得像《庖丁解牛》一樣,牛是復雜的,但是只要我們掌握了牛的肌理,就可以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松簡單地解牛了。世上的事情也是一樣的,不管它多么復雜,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充分認識和掌握事情的內(nèi)在規(guī)律,處理起問題來就游刃有余了。
(《消憂亦有方》)
2.都說人生復雜,于是,市面上有很多指導如何科學、藝術地生活的著作,但實際上被指導者看了以后,仍然還是覺得復雜,因為生活個案的變化實在太多了。
也有人覺得人生本來簡單,認為人生復雜是想出來的,只要自己不復雜,思想中就沒有那么多的負擔;只要自己不復雜,旁人一般也是不屑于和簡單的人去較勁的。但這幾乎很快地被證明為是一種幻想,因為當前的社會本身就已經(jīng)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了。
想到庖丁解牛。牛無疑也是很復雜的,庖丁解牛,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松簡單,原因是什么?是因為他掌握了牛的機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中國牛和美國牛,其機理是一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機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我們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準了其中的規(guī)律,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松。
(《自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