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年(1510)三月,王陽明到廬陵縣任知縣。就在他開始辦公的第一天,縣衙內(nèi)一下涌進了上千個當?shù)孛癖姟M蹶柮骺粗咦彀松嘈[的人群,走出公堂找了幾個老成持重的人,詢問事情原委。
原來是朝廷派人來要求上貢“葛布”,廬陵縣不出產(chǎn)葛布,但也被攤派到葛布折算成銀兩,再到出產(chǎn)葛布的縣去采辦。廬陵縣被攤派下來的葛布折算成銀子是105兩。因為廬陵縣是山區(qū)縣,須每年上貢杉木、楠木、木炭和牲口等物品,折算成銀子是3498兩,上貢葛布對原本生活貧困的廬陵縣老百姓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遭到老百姓的一致反對。
老百姓知道來了新縣令,一起來到縣衙要求減免賦稅。王陽明沒想到廬陵縣老百姓生活這么貧困,而官府征收的賦稅這么繁重,他清醒地意識到,這樣下去將來會釀成大患。于是他當即對大家說:“諸位父老鄉(xiāng)親,請你們先回去,我會將你們的苦情向上級匯報,今年不僅新增的葛布錢不用交了,而且所有賦稅全部免了!”
接著,王陽明一方面派人將去年已經(jīng)收繳的100兩銀子送到府臺,另一方面連夜將免除廬陵縣全部賦稅的情況寫了《廬陵縣為乞蠲免以蘇民困事》上報,表示他愿意承擔全部責任。上司為他的真誠所感動,也就同意了。王縣令新官上任,就免去了這多年增加的攤派,百姓拍手稱快。
王陽明對官員收受禮金之事非常忿恨,為此,他曾頒布禁令,懲治請客送禮的貪腐現(xiàn)象,不許以任何理由請客送禮,收受錢財,違者嚴加究治。他規(guī)定:“各兵但有管哨官總指稱神福、饋送打點等各項各色,科派銀物,自一分以上,俱許赴該道面告究治?!贝送?,對贓官酷吏、豪奸巨賊、虐眾殃民之官吏,可告到官府,由官府嚴肅處理,決不輕貸。對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不遵守法令的官吏,一律免職,以保證官吏內(nèi)部之忠信廉潔。
正德十四年(1519)九月,王陽明已經(jīng)平定寧王朱宸濠的謀反,俘獲了朱宸濠。然而喜好游蕩且好武的明武宗竟把自己封為“威武大將軍”,正打算自己統(tǒng)率御林軍南下,到江西來重新開打,他要自己活捉朱宸濠,顯現(xiàn)自己的威風。故此,他對于王陽明俘獲寧王不以為然,要王陽明把寧王放歸鄱陽湖。當他聽說王陽明不肯釋放寧王,就派錦衣前來催促。
按正常規(guī)矩,堂堂皇帝派出的欽差大臣,出門一趟不容易,接待方總得意思一下,禮金少說也得數(shù)百兩銀子,多則數(shù)千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拿不出手的。而王陽明只備了五兩銀子,所以“錦衣怒不納”。但王陽明妙的地方還在于,當他拉著錦衣之手,說出的一番話,使得錦衣無可奈何:“未見輕財重義有如公者。昨薄物出區(qū)區(qū)意,只求備禮。聞公不納,令我惶愧。我無他長,止善作文字。他日當為表章,令錦衣知有公也?!币饧次覜]有其他的長處,只會寫些文字之類的東西,對你不肯收受禮金的行為,一定要向皇上表奏。
面對王陽明的如此說法,錦衣還能怎么樣呢?只好乖乖地走了。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