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障學生因為大腦受損造成智力水平比正常人低,通常表現(xiàn)為語言運用能力方面的缺陷,很難將自己的需求及觀點表達出來,這給此類人群的學習、生活、交往帶來巨大影響。所以在教學這類特殊的學生時,應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語言功能,進行有效的矯正工作。本文先簡要分析了智障學生語言障礙的具體表現(xiàn),然后探討借助小學語文促進智障學生語言發(fā)育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智障學生;語言發(fā)展
0.引言
智障兒童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就是語言障礙,輕者說話遲緩,語言表達能力差,重者語言發(fā)展處于原始水平,以叫聲為主,不能形成語言。為了讓智障學生具備基本的交際能力,應充分應用好小學語文,對智障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以促使智障學生語言得到發(fā)展。
1.智障學生語言障礙具體表現(xiàn)
1.1發(fā)音困難
主要的發(fā)音器官如喉、咽、舌、齒等在發(fā)音過程中的發(fā)音方式、位置及速度的協(xié)調工作產(chǎn)生發(fā)生的錯誤,主要表現(xiàn)為舌尖不靈活,舌根僵硬以及唾液過多。發(fā)音困難主要是由于發(fā)音系統(tǒng)各個器官損傷及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損傷造成。
1.2表達不清
主要表現(xiàn)為:(1)口齒不清、聲音在口腔中含著,難以聽清;(2)語音的差距比較大,聽著需要根據(jù)發(fā)音者的表情以及動作去猜測;(3)口吃,常常是一個字重復多次發(fā)音才能夠引出后面的內容;(4)說話的聲音很小,像假聲;(5)說話時鼻音較重,說話甕聲甕氣。
1.3溝通障礙
主要表現(xiàn)為:(1)不能完整的表達一句話,只說出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詞,需要組織后才能聽出具體要表達的內容;(2)語言的理解能力要高于語言表達能力,能按照一些基本的指令做一些簡單的事,必須洗衣服、吃飯等,但是很難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比如要和媽媽去逛街只能用手指方位來表達;(3)自言自語、答非所問。
2.小學語文促進智障學生語言發(fā)育的策略
2.1讓學生學會聽
為使智障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并且能夠與其它的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首先應訓練此類學生的聽力,只有聽得懂并且聽得準確,才能夠復述的更加準確。所以在實際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語言發(fā)展程度制作合理的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中穿插一些圖片與音頻,并且保證音頻與圖片配對,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讓學生進行練習。如教導智障學生衣服、衣架、床等詞語,就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且聽圖片對應的發(fā)音,這樣可以讓智障兒童在心理默念詞語,并且逐漸使用語言進行表達。
此外,教師自身的語言對促進智障學生語言發(fā)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訓練學生聽的能力時,教師可以使用簡短的語言,同時語言的內容也應簡單明了,這樣便于學生的理解。在語言表達時,教師應做到情感真摯、生動活潑及態(tài)度和藹,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喜歡聽,同時也可以讓教師深入了解智障學生,懂得學生斷斷續(xù)續(xù)的語言表述,從而針對性的開展訓練。
2.2讓學生學會說
智障學生因為智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很多的句子不能完整的表達出來,這樣更別談與他人進行交流。為了培養(yǎng)此類學生語言交流能力,教師應一步一步叫他們怎么去說,具體可以先教一些固定及常用的句子。
在實際教學教學中,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使智障學生語言表達完整。具體如下:
師:看,圖片中是什么?(圖片為一個蘋果)
生:蘋果。
師:這是什么顏色的蘋果?
生:紅顏色的蘋果。
師:圖片是什么?
生:一個紅顏色的蘋果。
采取由短到長的語句訓練方式,一遍一遍的讓學生去說,讓學生根據(jù)了老師的問題去模仿,以此類推,可以將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句式講給學生,聽過一遍遍的聽說,可以讓智障學生逐漸表達更加流暢。
2.3讓學生學會用
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要求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可以使用趣味的教學工具,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支持作用,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合理使用教具,可以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及學習的興趣,如練習穿衣服及脫衣服這兩個口語,教師就可以借助圖畫刺激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用一副穿的很少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的小孩來引導學生說出“穿衣服”這一詞語;用一副在熱天穿很多衣服使小孩子曬得滿臉是汗的圖片讓學生說出“脫衣服”這個詞。此外,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開展語言訓練活動讓學生學會使用語言進行簡單的溝通及交流,具體操作上,提示語文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具體內容,開展一些小活動以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比如“購買商品”,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商品食物,將其擺成商店貨架的形式,讓學生到教師開的“商店”中買東西,之后教師就可以這樣向學生問:“你要買些什么嗎?”等到學生回答“我要買一支筆”,教師再進一步問:“你要買多少?”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量詞。此外,在學生使用語言進行表達時,教師還可以及時糾正學生量詞使用上存在的錯誤。再比如教師還可以引導智障學生與其它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具體可以通過在課堂中進行語言交流活動,比如“點名活動”,讓學生能夠逐一的將同學與其名字對應起來,并且在交流過程中向學生問好,這樣其它學生也更加原因參與到與語言障礙學生的練習中,使智障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
3.結語
總之,智障學生受心理、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使得語言表達受到影響,從而使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存在障礙,然而這種語言障礙是可以通過后天語言訓練改變的。為了有效促進智障學生語言發(fā)育,相關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語言功能,為學生語言發(fā)育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以便拓展學生生活空間,通過科學的語言訓練以提高智障學生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