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雁戈
記憶如沙,我的心如沙
在沙漠里跑來跑去的小兔兒
走到了沒有水的絕地
幽靈在雪地里游蕩太久
應(yīng)該回到自己的房間里
為散了一地的種子
重新插上鷹的翅
天空的風,吹走了
一片白云
我把昨天,踩在腳下
昨天是一方繡花的手帕
偶然間看到這樣一首詩,寫的很美。
幾年前寫作文,從來只是追求文辭的華麗,閱卷老師不讀你的思想,不讀文章的邏輯,反而著重注意學生的字跡與用詞的華麗。
隨意截取散文吧里的一段話:“挽一朵浪花,擷一片白云,將自己放逐江湖之上。寧做荒山野嶺主,不做追名逐利客。茅舍炊煙,土灶篝火。裊裊而起的,是一無所有的清白。熊熊燃燒的,是溫暖內(nèi)心的烈焰。與其做無果的掙扎,不如就這樣相忘江湖吧?!?/p>
這段文字很美,“茅舍炊煙”,“江湖緣分”,可想來倒真沒什么邏輯與深刻的含義可言。多愁善感的女孩愛讀這樣的文字,可能僅僅是因為這樣的文字描繪出“恬然寂靜”,優(yōu)美又帶有絲絲傷感的畫面,讀不讀得懂不說,美就行了。
這樣的行為沒有錯,有時僅僅是讀著一些文字的優(yōu)美韻腳,就能感到心內(nèi)的愉悅。就像文章開頭的短詩,純真多彩,不深究其意,讀著這樣的文字就讓人心生愉悅。
可詩的最后一句說“我把昨天,踩在腳下,昨天是一方繡花的手帕”給全詩加上了更加濃烈的色彩,不再是單純的“黃沙”“藍天”,作者的昨天是如此多彩與豁達。
說到這,突然想起鳳姐萬人打賞的新文《求祝福,求鼓勵》。
全文記敘了她貧窮不易的少年時代,以及她為改變命運做出的種種努力。她笑稱自己做出的一切都是為了“不認命”的念頭,“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是最開始低賤到塵埃里”。
這可謂是一個勵志的奇跡,她以她的文字,說出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心聲,很多網(wǎng)友為曾經(jīng)對她的惡意嘲諷道歉,并認為她是不顧外界看法,勇敢支持自我的人。
以上的兩段話無非是闡述一個現(xiàn)象。我對鳳姐其人并不了解,除了真正相伴多年的朋友與親人,我對許多人都稱不上了解,有的只是淺顯的印象與看法。事實上,一個人對其他人的看法恰恰是最乏客觀的東西,而網(wǎng)絡(luò)將這樣的“不客觀”提升到極致,又似乎僅僅有了一個虛擬信息的屏障,人們就將這樣的不客觀性隨處體現(xiàn),給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戴上一個又一個標簽。
在看到她詩的這一刻我幡然醒悟,無論是以貌取人,還是在心底對她人格的鄙視與不屑,都有失客觀,更缺乏風度。
因為人們往往只是想要尋找一個更悲慘的人,將他作為自己情感宣泄的出口,用對比衡量尋求內(nèi)心的平衡。
這種行為,最為無恥。
謹此深刻懺悔,不單單因為鳳姐,而是為了我曾經(jīng)有過輕蔑之心的所有人們。不贊同不代表可以鄙視,失去了客觀公正性,上升到道德人格層面的侮辱鄙視行為都不值得認可與宣揚,無論事情本身是對是錯。
最后,本文最開篇的詩句,正是來自這位叫做羅玉鳳的女士。
(編輯: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