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益健康,這早就是被大量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過的事實。不過,如果說運動能延年益壽,那么運動到底能延長壽命多久?不同的運動量與劇烈程度對生命又有什么不同影響呢?
讓我們從哈佛大學(xué)的一項研究中來尋找答案。
研究團隊對近65萬名40歲以上的人進行了長達(dá)幾十年的隨訪,2012年得出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
每星期快走75分鐘,相對于不運動的人,平均壽命延長18年;
每星期快走150分鐘,平均壽命延長約4年(34~45年);
經(jīng)常運動并且保持正常體重的人較不運動的肥胖患者平均壽命長72年:
低量的運動能降低20%的死亡率,適量的運動能降低約40%的死亡率;
運動對不同種族、性別和肥胖程度的人都有延長壽命的作用。
也許你會說:切,不過延長三四年壽命而已,相比人生長度,也不算什么。那就讓我換一個角度來解釋:每運動1分鐘延長壽命8分鐘!
這個結(jié)論是怎么得出來的?跟我一起來做道算術(shù)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運動量是每星期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相當(dāng)于快走)。即使你從40歲才開始運動,每周運動150分鐘(25小時),那么一年總共運動了130小時(25小時/周×52周)。以中國人的平均預(yù)期壽命75歲來算,在接下來的35年里,你一共運動了4550小時(130×35),總長相當(dāng)于半年(一年其8760小時)。
上面提到:每星期快走150分鐘,平均延長壽命約4年。因此,你用總共半年的運動時間把生命延長了4年。相當(dāng)于:每運動1分鐘延長壽命8分鐘!也就是說,每天花20分鐘運動,就將生命延長出兩個半小時。
既然運動有助于延長壽命,那么是不是運動越多,壽命就越長呢?
總體上來說,對于沒有疾病的人,運動強度和收益程度基本成正比。比如跑步75分鐘的效果與上面快走150分鐘的效果相當(dāng)。因此如果你是跑步而不是快走,你壽命延長的回報可以是你運動時間的16倍!相當(dāng)于每運動1分鐘可以延長壽命近一刻鐘。當(dāng)然,物極必反,并不是運動時間越長越好,或者強度越大越好。
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大和時間的增加,帶來的壽命延長作用也會越來越小,肌肉骨骼系統(tǒng)受傷的風(fēng)險逐漸增加。不過,究竟什么樣的運動強度或量能帶來收益與風(fēng)險比率的最大化,這還是要傾聽身體反饋的“聲音”,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以上研究用大人群樣本研究,可信的數(shù)據(jù),直接地證明了生命在于運動,并且對運動延長壽命的作用進行了量化。動了總比不動好。即使是少量的運動,比如每周快走5天,每天快走15分鐘,都會對降低死亡率、延長壽命有好處。
當(dāng)然,要達(dá)到更好的效果,建議每周運動達(dá)到150分鐘。因為運動帶來的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更立竿見影的是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更低的慢性病發(fā)病率,以及更高的生活質(zhì)量。都說時間是無價之寶,每運動1分鐘就能延長壽命8分鐘,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劃算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