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非稅收入會影響政府規(guī)模嗎?

        2017-04-25 10:48:10劉明勛馮海波
        產(chǎn)經(jīng)評論 2017年1期
        關鍵詞:財政收入財政支出

        劉明勛 馮海波

        非稅收入會影響政府規(guī)模嗎?

        劉明勛 馮海波

        在我國分稅制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面臨嚴峻的財政支出壓力,可支配的稅收有限,不足以滿足支出需要,從而其就會傾向于尋求自主權限更大、監(jiān)管力度更小、預算約束更軟的非稅收入來擴充財力,使得政府規(guī)模膨脹。在這一理論假說基礎上,運用31個省份和地區(qū)1998-2014年的數(shù)據(jù)樣本,采用多種靜態(tài)和動態(tài)面板模型考察非稅收入與政府規(guī)模的關系。結果表明:非稅收入對政府規(guī)模的影響機制確實存在,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大,政府規(guī)模越容易膨脹。其政策意義在于,中央政府確要控制地方政府規(guī)模,一個最簡單有力的手段便是控制下級政府的非稅收入。這是今后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問題之一。

        非稅收入; 政府規(guī)模; 預算軟約束

        一 引 言

        繼“稅收超經(jīng)濟增長”話題后,我國地方政府非稅收入規(guī)模的超常增長已成為新的財稅研究熱點(王佳杰等,2014)[1]。1999-2014年,地方非稅收入增速均超過地方經(jīng)濟增速,地方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提高,由14.93%提高到24.78%(見圖1)。2012年以來,中國經(jīng)濟進入新常態(tài),伴隨著經(jīng)濟的持續(xù)下行,稅收收入增速也隨之下降,但非稅收入?yún)s不降反升。2000年全國非稅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僅為6%,而到了2014年這一比重上升至15%,提高9.1個百分點;2014年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3.5%,而稅收收入增長率僅為5.7%*利用《中國財政年鑒》提供的數(shù)據(jù)測算得到。。相比于全國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的增長情況,地方財政對非稅收入的依賴更為嚴重。以江西省為例,2015年第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長6%,而非稅收入增長29.2%*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網(wǎng)站。。在正稅收入增速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非稅收入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財政收入的整體穩(wěn)定。但非稅收入具有不規(guī)范特征,征收缺乏法定約束,地方政府在財政壓力下通過增加非稅收入滿足自身的財政支出需求將變得更加容易。在既定的經(jīng)濟規(guī)模下,財政支出的擴張通常意味著政府規(guī)模的擴大。按照這樣的邏輯關系,當前非稅收入的持續(xù)增長是否會導致地方政府規(guī)模的膨脹?非稅收入對政府規(guī)模影響如何?這些問題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學者們主要圍繞概念界定、存在必要性、膨脹原因、經(jīng)濟影響、管理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等幾個方面對非稅收入開展分析,鮮有學者就非稅收入對政府規(guī)模的影響進行研究。已有研究普遍認為,非稅收入的存在和膨脹具有一定必然性。李友志(2010)[2]研究指出,稅收收入體現(xiàn)公共產(chǎn)出的投票選擇機制,非稅收入部分運用市場選擇來確定公共產(chǎn)出,同時體現(xiàn)公共產(chǎn)出的投票選擇機制和市場選擇機制,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互為補充但不能相互替代。鄧力平和鄧秋云(2009)[3]提出,由于稅收收入相對有限,地方政府可支配的稅收不能滿足轄區(qū)公共財政的需要,更難以實現(xiàn)轄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李婉(2010)[4]認為,在現(xiàn)行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囿于預算內(nèi)收入自主權的不足,需要通過約束力更軟的預算外收入來謀求財政收支的擴張。童錦治等(2013)[5]提出,在我國現(xiàn)行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對非稅收入擁有實質決策權,可以通過出讓國有土地、增加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等多種途徑來擴大非稅收入規(guī)模。非稅收入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不僅緩解了分權改革后的財政支出壓力,還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財力以發(fā)展地區(qū)經(jīng)濟,這自然使地方政府具有內(nèi)在沖動謀求非稅收入擴張。王佳杰等(2014)[1]提出,一方面,相比起稅收收入,地方政府在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和支出安排上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限。因此,為應對財政競爭中嚴峻的支出壓力,地方政府更傾向于運用權限自由度更大、監(jiān)管力度更小的非稅收入來擴充地方財力;另一方面,非稅收入項目與價格的調整相對比較靈活,企業(yè)“以腳投票”的難度與成本比較高,地區(qū)間非稅收入競爭的可能性比較小,從而使地方政府擴大非稅收入規(guī)模時顧慮相對較小。Auriol和Warlters(2005)[6]認為,發(fā)展中國家追求稅費收入最大化而非消費者福利最大化,財政狀況不佳的政府更愿意收取各種相關的市場規(guī)費,以抬高正規(guī)部門的進入門檻,從而保持壟斷利潤及稅費收入。

        圖1 地方政府非稅收入增長趨勢圖

        在承認非稅收入存在和膨脹的必然性的同時,學者們也指出非稅收入征管存在很多問題。李友志(2010)[2]認為,相對于稅收收入,非稅收入管理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健全性都不夠,比如立法層次較低,管理職能尚未完全理順,部分非稅收入資金脫離人大監(jiān)督,財政票據(jù)和稅務發(fā)票交叉重疊難以實現(xiàn)以票管收和以票控稅。王志剛和龔六堂(2009)[7]認為,非稅收入的法律約束和監(jiān)督機制相對缺乏,財政部門難以有效管理;并且非稅收入的彈性較大,是否開征與征收標準都取決于執(zhí)收執(zhí)罰單位,按照受益者付費模式收取的使用費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較大,基金、附加費及罰沒收入等有相當部分是為特定項目臨時征收。

        梳理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目前鮮有學者對非稅收入是否影響政府規(guī)模進行研究。本文主要貢獻就在于:基于中國當前的財政運行機制,提出并證明了非稅收入會影響政府規(guī)模的理論假說,并從實證層面檢驗得出,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大,越能致使政府規(guī)模膨脹。后續(xù)研究內(nèi)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構建非稅收入如何影響政府規(guī)模的理論假說;第三部分給出證明假說的計量模型、變量選擇和數(shù)據(jù)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第四部分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面板模型的實證結果,并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二 理論假說:非稅收入如何影響政府規(guī)模

        非稅收入是國家財政收入中除正稅以外的收入,具體內(nèi)容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國有企業(yè)利潤上繳、國有資源和資產(chǎn)有償使用、罰沒收入等。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二者互為補充但不能相互替代(李友志,2010)[2]。現(xiàn)行分稅制財政體制下,非稅收入的存在可能基于以下四個方面的現(xiàn)實:

        (1)事權逐級下移,財力層層上劃,形成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事權“七三”開和財權“三七”開的鮮明對比。由于財權與事權不對稱,地方政府面臨嚴峻的財政支出壓力,且由于政治錦標賽機制(周黎安,2007)[8]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之間存在強烈的競爭關系,不僅要為轄區(qū)提供公共產(chǎn)品,也要謀求轄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稅收收入分配關系上相對不平衡,收入潛力比較大的稅種要么是中央稅,要么是由中央政府決定稅率的中央地方共享稅,對屬于地方稅的收入潛力較小的稅種也由中央政府決定一個幅度稅率,地方政府只能在這個幅度內(nèi)自由變動。相對來說,地方政府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稅收立法權或部分擁有稅收征收權。因此,地方政府實際可支配稅收收入相對有限,不足以滿足地方公共財政需要,更難以同時滿足地方發(fā)展轄區(qū)經(jīng)濟的需要(鄧力平和鄧秋云,2009[3];鄧曉飛和馮海波,2013[9])。

        (3)我國地方政府對非稅收入擁有實質決策權,可以通過出讓國有土地、增加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等多個途徑來擴大非稅收入規(guī)模(童錦治等,2013)[5]。地方政府不僅在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支出安排上擁有自由度較大的權限。而且,非稅收入項目與價格的調整相對比較靈活,企業(yè)“以腳投票”的難度與成本比較高,地區(qū)間非稅收入競爭的可能性比較小,從而使地方政府擴大非稅收入規(guī)模時顧慮相對較小(王佳杰等,2014)[1]。

        (4)相對于稅收收入,中國政府的非稅收入具有隱蔽性和不規(guī)范性等特征,這導致社會公眾很難對政府隨意課征非稅收入的行為形成有效監(jiān)督和約束。在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權的背景下,當?shù)胤秸呢斦С鰤毫υ龃髸r,更愿意也更容易通過非稅收入手段獲得財源。

        鑒于上述四個方面的原因,在行政集權、財政分權模式下,受政治錦標賽機制的影響,地方政府為應對財政競爭中嚴峻的支出壓力,權衡稅收與非稅收入后,更傾向于運用權限自由度更大、監(jiān)管力度更小的非稅收入來擴充地方財力。隨著非稅收入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非稅收入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部分地區(qū)甚至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體。這不僅緩解了其分權改革后的財政支出壓力,還為其提供了重要的財力以發(fā)展地區(qū)經(jīng)濟,這自然使地方政府具有內(nèi)在沖動謀求非稅收入擴張。

        根據(jù)現(xiàn)實及理論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說:非稅收入會影響政府規(guī)模,由于非稅收入具有更軟的預算約束,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大,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小,政府規(guī)模越容易膨脹;反之,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小,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大,越能約束政府規(guī)模的膨脹。

        三 計量模型和數(shù)據(jù)說明

        (一)計量模型設定

        為驗證上述假說,在Mueller和Stratmann(2003)[10]、Tosun(2006)[11]、Lee et al.(2013)[12]的研究基礎上,本文加入稅費結構的代理變量來考察稅費結構對政府規(guī)模的影響?;诿姘鍞?shù)據(jù)在考察各省異質性上的優(yōu)勢,設定計量模型如下:

        Govsizei,t=α+β1Struci,t+β2Xi,t+δi+ηt+εi,t

        其中,Govsizei,t為政府規(guī)模的代理變量,本文使用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衡量(Lee et al.,2013[12];Afonso和Furceri,2010[13]; Nellor,1987[14]; 郭慶旺和賈俊雪,2012[15]),該指標潛在的含義是全社會當年創(chuàng)造的經(jīng)濟總量中有多大份額歸政府部門所擁有,是政府可使用和支配的國民收入規(guī)模,代表政府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相對規(guī)模大??;同時選用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張海星,2003[16];孫琳和湯蛟伶,2010[17];Hessami,2010[18])作為輔助代理變量,以便對實證結果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該指標潛在的含義是政府在保障自身運行方面所付出的費用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是政府自身的相對規(guī)模。

        Struci,t為非稅收入的代理變量,即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鑒于數(shù)據(jù)的可取得性,本文研究的非稅收入是一個比較狹義的范疇,指過去納入預算內(nèi)收入、現(xiàn)在納入一般預算收入的非稅收入,主要有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收入、專項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jīng)營收入、其他收入。

        Xi,t為其他控制變量,根據(jù)已有研究主要包含以下指標:

        Rpgdp,實際人均GDP。用以衡量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這一影響政府規(guī)模的重要因素(Ghosh,2009[19]; F?lster和Henrekson,2001[20];蘇曉紅和王文劍,2008[21];毛捷等,2015[22])。根據(jù)瓦格納法則,一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越高其財政支出也會隨之增長越快;根據(jù)Musgrave(1969)[23]的發(fā)展階段論,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的不斷提升會使人們對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

        Industry,第二產(chǎn)業(yè)占GDP比重。根據(jù)瓦格納法則等理論,第二產(chǎn)業(yè)占比也是影響政府規(guī)模的一個重要經(jīng)濟因素,而且在我國,第二產(chǎn)業(yè)占比通常還作為政府投資的一個主要風向標,從而影響地方財政支出。

        Urban,城鎮(zhèn)化率(Kenny和Winer,2006[24];王文劍,2010[25])。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一般認為,城鎮(zhèn)化水平的提高,會增加對政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從而影響政府規(guī)模。

        Ratio,老年贍養(yǎng)比。老年人比重的提高會增加對政府提供社會保障的需求,從而影響政府規(guī)模(Musgrave,1969[23]; Tridimas和Winer,2005[26]; Kenny和Winer,2006[24];孫亞忠,2005[27])。

        Open,對外開放度(Lee et al.,2013[12];梅冬州和龔六堂,2012[28];毛捷等,2015[22])。該變量一般通過經(jīng)濟效應影響政府規(guī)模,作為政府引導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會對政府的財政支出選擇產(chǎn)生一定的作用,且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國投資,往往會通過提高軟硬件社會環(huán)境的方式來改善投資環(huán)境。

        計量模型中的i表示省份(或地區(qū)),t表示時間,δi則表示與特定地區(qū)相關的不可觀察且不隨時間變動的因素,ηt代表年份因素,εi,t表示隨機擾動項。

        (二)數(shù)據(jù)來源及統(tǒng)計性描述

        本文使用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泰安經(jīng)濟金融研究數(shù)據(jù)庫、中國經(jīng)濟信息統(tǒng)計網(wǎng)數(shù)據(jù)庫、《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yè)統(tǒng)計年鑒》等。在基于數(shù)據(jù)可得性與完備性的前提下,選取我國1998-2014年31個省級區(qū)域的面板數(shù)據(jù),1998年同時也是我國政府想擺脫“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循環(huán)的開始,因此從數(shù)據(jù)上更能理性反映稅費結構是否會影響政府規(guī)模。另外,實際人均GDP數(shù)據(jù),使用以1998年為基年的實際增長率進行消減得到;老年撫養(yǎng)比數(shù)據(jù),使用老年人占適齡工作人口比重;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的數(shù)據(jù),由于2006年及以前的國有企業(yè)虧損補貼統(tǒng)計到非稅收入中,因此,個別省份的個別年份非稅收入出現(xiàn)負數(shù);經(jīng)濟開放度數(shù)據(jù),使用按境內(nèi)目的地和貨源地分的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而沒有使用按經(jīng)營單位所在地分的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

        表1 變量定義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性描述

        (三)各省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的統(tǒng)計分析

        圖2為各省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狀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最小,1998-2014年平均為1.11%;湖南省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最大,1998-2014年平均為33.29%。

        圖2 各省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

        四 實證分析

        (一)靜態(tài)面板檢驗

        靜態(tài)面板的實證分析見表2。因變量均為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核心解釋變量均為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列(1)和列(2)是未控制其他影響因素情況下的估計結果,作為基準模型;列(3)和列(4)是引入了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Rpgdp)這一影響政府規(guī)模的重要因素的估計結果,列(5)和列(6)是進一步引入其他控制變量的估計結果,從而逐步解決了變量遺漏所引發(fā)的內(nèi)生性問題。列(1)、(3)和(5)是固定效應(FE)模型估計結果;列(2)、(4)和(6)是隨機效應(RE)模型估計結果。

        表2 靜態(tài)面板檢驗結果

        注:括號中是Robust standard errors,***、**、*分別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

        由表2可以看出:(1)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和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均通過1%和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越大,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越高。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加不到0.1個百分點;(2)實際人均GDP、城鎮(zhèn)化水平等,與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均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已有研究結論相符。

        (二)基于內(nèi)生性問題控制的動態(tài)面板檢驗

        本文使用的解釋變量為實際人均GDP、第二產(chǎn)業(yè)占GDP比重、經(jīng)濟開放度等,為了避免產(chǎn)生解釋變量與擾動項相關這一內(nèi)生性問題,固定效應、隨機效應等只能控制地方個體異質性和隨時間變動影響的估計方法在本文不再適用。對此,進一步采用DIF-GMM方法,即差分GMM方法進行估計,使用被解釋變量的滯后項以及嚴格外生的解釋變量作為被解釋變量的差分項的工具變量,從而在不尋找其他外生工具變量的情況下解決模型內(nèi)部的內(nèi)生性問題。但如果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近似于隨機游走的情況,DIF-GMM會產(chǎn)生嚴重的弱工具變量問題,因此本文也采用了SYS-GMM(系統(tǒng)GMM)的估計方法,同時利用差分方程和水平方程的內(nèi)部信息,工具變量的有效性就會得到一定的加強,從而解決弱工具變量問題。

        動態(tài)面板的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表3中,因變量均為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核心解釋變量均為以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衡量的稅費結構;列(1)和列(3)是DIF-GMM方法的檢驗結果,列(2)和列(4)是SYS-GMM方法的檢驗結果;列(1)和列(2)是在未控制其他影響因素情況下的估計結果,作為基準模型,列(3)和列(4)是引入一系列控制變量后的估計結果。從檢驗結果可以看出:Hansen過度識別約束檢驗值都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工具變量與誤差項不相關,整體工具變量有效;Arellano-Bond二階序列相關檢驗AR(2)值都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不存在顯著的二階殘差自相關,GMM估計值無偏且一致。

        表3 動態(tài)面板檢驗結果

        注:括號中為聚類穩(wěn)健性標準差;*、**、***分別代表在10%、5%、1%水平上顯著;殘差的一階序列相關和二階序列相關,以及Hansen檢驗均顯示的是p值。

        由表3可以看出:(1)以上一年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對以當年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具有顯著的正影響,且均通過1%的顯著性檢驗;(2)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和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均通過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越大,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越高。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加不到0.1個百分點;(3)實際人均GDP和城鎮(zhèn)化水平等,與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均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已有研究結論相一致;但老年人撫養(yǎng)比與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均呈現(xiàn)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與已有研究結論不一致。

        (四)穩(wěn)健性檢驗

        為進一步檢驗實證結果的穩(wěn)健性,選用政府規(guī)模的輔助代理變量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做實證分析。

        靜態(tài)面板的穩(wěn)健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表4中,因變量為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核心解釋變量為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列(1)和列(2)是在未控制其他影響因素情況下的估計結果,作為基準模型;列(3)和列(4)是引入了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Rpgdp)這一影響政府規(guī)模的重要因素的估計結果,列(5)和列(6)是進一步引入其他控制變量的估計結果,從而逐步解決了變量遺漏所引發(fā)的內(nèi)生性問題。列(1)、(3)和(5)是固定效應(FE)模型估計結果;列(2)、(4)和(6)是隨機效應(RE)模型估計結果。

        表4 靜態(tài)面板的穩(wěn)健性檢驗結果

        注:括號中是Robust standard errors,***、**、*分別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

        由表4可以看出: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和以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均通過顯著性檢驗。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越大,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就越高。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增加約0.05個百分點。替換政府規(guī)模代理變量后的靜態(tài)面板檢驗結果證明實證結果是穩(wěn)健的。

        動態(tài)面板的穩(wěn)健性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表5中,因變量均為以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核心解釋變量均為以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衡量的稅費結構;列(1)和列(3)是DIF-GMM方法的檢驗結果,列(2)和列(4)是SYS-GMM方法的檢驗結果;列(1)和列(2)是在未控制其他影響因素情況下作為基準模型進行估計的結果,列(3)和列(4)是引入一系列控制變量后的估計結果。從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基準模型未通過Arellano-Bond二階序列相關檢驗;但引入一系列控制變量后,模型均通過Hansen過度識別約束檢驗和Arellano-Bond二階序列相關檢驗,實證結果有效。

        表5 動態(tài)面板的穩(wěn)健性檢驗結果

        注:括號中為聚類穩(wěn)健性標準差;*、**、***分別代表在10%、5%、1%水平上顯著;殘差的一階序列相關和二階序列相關,以及Hansen檢驗均顯示的是p值。

        由表5可以看出:(1)以上一年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對以當年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具有顯著的正影響,且均通過1%的顯著性檢驗;(2)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和以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衡量的政府規(guī)模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均通過1%和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越大,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就越高。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增加約0.15個百分點。替換政府規(guī)模代理變量后的動態(tài)面板檢驗結果充分證明本文實證結果是穩(wěn)健的。

        五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文利用1998-2014年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域的數(shù)據(jù),同時采用多種靜態(tài)和動態(tài)面板數(shù)據(jù)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并更換因變量的輔助代理變量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闡明了非稅收入對政府規(guī)模的影響機制。主要結論為:非稅收入會顯著影響政府規(guī)模。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越大,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就越高,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就越高,政府規(guī)模就越大。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加約0.1個百分點,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增加約0.15個百分點。

        由于非稅收入征收力度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地方政府稅收收入難以滿足需要時,就會尋求以非稅收入替代稅收收入。地方非稅收入和稅收收入之間存在明顯的“此消彼長”關系和一定的“替代”關系,非稅收入是地方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器”。所以,依據(jù)本文的研究結論,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完善分稅制,重建地方稅體系,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財權。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失去了最重要的主體稅種營業(yè)稅,這意味著地方可支配的自主性稅源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政府增加非稅收入的動機。所以,完善分稅制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性稅源,是解決非稅收入膨脹的重要前提條件。

        (2)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減稅不應該僅僅是狹義的“減稅”,還要“減費”。減稅的真正目的是“減負”,要大力度地清理非稅收入,防止剛性的財政支出需要倒逼地方非稅收入逆勢增長。對于確實有必要繼續(xù)存在的非稅收入,需要全面規(guī)范其征收管理。財政收入的征收,應該做到“應收盡收、無收禁收”,這就需要強化法律法規(guī)對稅務部門征稅收費行為的剛性約束,做到“依法治稅、依法治費”,例如把財政部頒發(fā)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這一部門規(guī)章提升為更高層面的法律法規(guī)。清費立稅帶來的預算約束硬化,將顯著地降低政府財政收入在GDP中占有的份額,降低行政管理費在財政支出中占有的份額,從而調整政府規(guī)模。

        [1] 王佳杰, 童錦治, 李星. 稅收競爭、 財政支出壓力與地方非稅收入增長[J]. 財貿(mào)經(jīng)濟, 2014, (5): 27-38.

        [2] 李友志. 著力構建科學規(guī)范的非稅收入管理體系——非稅收入與稅收比較研究[J]. 湖南社會科學, 2010, (3): 1-7.

        [3] 鄧力平, 鄧秋云. 非稅收入: 基于國家財政、 公共財政和發(fā)展財政的分析[J]. 財政研究, 2009, (9): 2-5.

        [4] 李婉. 中國式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膨脹研究[J]. 財經(jīng)論叢, 2010, (3): 24-30.

        [5] 童錦治, 李星, 王佳杰. 財政分權、 多級政府競爭與地方政府非稅收入——基于省級空間動態(tài)面板模型的估計[J].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 (6): 33-42.

        [6] Auriol, E., Warlters, M.. Taxation Ba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 2005, 89(4): 625-646.

        [7] 王志剛, 龔六堂. 財政分權和地方政府非稅收入: 基于省級財政數(shù)據(jù)[J]. 世界經(jīng)濟文匯, 2009, (5): 17-38.

        [8] 周黎安. 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J]. 經(jīng)濟研究, 2007, (7): 36-50.

        [9] 鄧曉飛, 馮海波. 財政收入緣何剛性增長——經(jīng)濟增長的政府投資依賴與財政增收計劃機制關系的解釋[J]. 產(chǎn)經(jīng)評論, 2013, 4(4): 132-141.

        [10] Mueller, D. C., Stratmann, T..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 2003, 87(9): 2129-2155.

        [11] Tosun, M. S.. Explaining the Variation in Tax Structures in The MENA Region[R]. UNR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06-018, 2006.

        [12] Lee, D., Kim, D., Borcherding, T. E.. Tax Structure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Does the Value-added Tax Increase the Size of Government[J].NationalTaxJournal, 2013, 66(3): 541-570.

        [13] Afonso, A., Furceri, D.. Government Size, Composition, Vola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Europea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2010, 26(4): 517-532.

        [14] Nellor, D.. The Effect of the Value-added Tax on the Tax Ratio[R]. IMF Working Paper, No.87/47, 1987.

        [15] 郭慶旺, 賈俊雪. 中國地方政府規(guī)模和結構優(yōu)化研究[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16] 張海星. 財政支出結構與經(jīng)濟增長實證分析[J]. 投資研究, 2003, (6): 15-17.

        [17] 孫琳, 湯蛟伶. 稅制結構、 “財政幻覺”和政府規(guī)模膨脹[J]. 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0, (11): 1-4.

        [18] Hessami, Z..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Spending in Europe and Its Impact on Well-being[J].Kyklos, 2010, 63(3): 346-382.

        [19] Ghosh, S.. Electricity Supply, Employment and Real GDP in India: Evidence from Cointegration and Granger-causality Tests[J].EnergyPolicy, 2009, 37(8): 2926-2929.

        [20] F?lster, S., Henrekson, M.. Growth Effects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Taxation in Rich Countries[J].EuropeanEconomicReview, 2001, 45(8): 1501-1520.

        [21] 蘇曉紅, 王文劍. 中國的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規(guī)模[J]. 財政研究, 2008, (1): 44-46.

        [22] 毛捷, 管漢暉, 林智賢. 經(jīng)濟開放與政府規(guī)?!獊碜詺v史的新發(fā)現(xiàn)(1850-2009)[J]. 經(jīng)濟研究, 2015, (7): 87-101.

        [23] Musgrave, R. A..FiscalSystems[M].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4] Kenny, L.W., Winer, S. L.. Tax Systems in the World: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ortance of Tax Bases, Administration Costs, Scale and Political Regime[J].InternationalTaxandPublicFinance, 2006, 13(2-3): 181-215.

        [25] 王文劍. 中國的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規(guī)模及其結構[J]. 世界經(jīng)濟文匯, 2010, (5): 105-119.

        [26] Tridimas, G., Winer, S. 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overnment Size[J].Europea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2005, 21(3): 643-666.

        [27] 孫亞忠. 適度政府規(guī)模的數(shù)量和質量分析[J]. 南京社會科學, 2005, (7): 58-63.

        [28] 梅冬州, 龔六堂. 開放真的導致政府規(guī)模擴大嗎?——基于跨國面板數(shù)據(jù)的研究[J]. 經(jīng)濟學 (季刊), 2012, (4): 243-264.

        [29] 余英, 俞成錦. 財政生產(chǎn)性支出、 稅制結構與居民消費增長[J]. 產(chǎn)經(jīng)評論, 2016, 7(1): 147-160.

        [30] 劉明勛, 馮海波. 地方財政收入超經(jīng)濟增長之謎——基于稅收任務剛性約束效應的實證研究[J].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6, (2): 21-30.

        [31] Arellano, M., Bond, S..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 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J].TheReviewofEconomicStudies, 1991, 58(2): 277-297.

        [32] Blundell, R., Bond, S..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J].JournalofEconometrics, 1998, 87(1): 115-143.

        [引用方式]劉明勛, 馮海波. 非稅收入會影響政府規(guī)模嗎?[J]. 產(chǎn)經(jīng)評論, 2017, 8(1): 134-144.

        Can Non-tax Affect Government Scale?

        LIU Ming-xun FENG Hai-bo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non-tax and government scale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pects. First we built the two theoretical hypothesis “Under the Chinese fiscal system, local government is facing severe pressure of fiscal expenditure, but the tax disposed by local government is not enough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pending, local government will tend to use non-tax to expand financial resources, which is more autonomous authority, less regulation, mor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The government scale is then expanded.” Then we adopt the various static panels and dynamic panels model to present strong supporting evidence on our theory hypothesis by using the sample of 31 provinces over the period 1998-2014. Our findings indicates that: There really exists an impact of non-tax over government scale. When the ratio of non-tax to public revenuer is more bigger, the government scale is more easy to expand.

        non-tax; government scale; soft budget

        2016-10-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稅制結構與可持續(xù)經(jīng)濟增長:基于地方政府行為的研究”(項目編號:71573106,項目主持人:馮海波)。

        劉明勛,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院財稅系博士研究生,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經(jīng)濟貿(mào)易學院稅務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稅制結構;馮海波,博士,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院財稅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稅制結構。

        F812.7

        A

        1674-8298(2017)01-0134-11

        [責任編輯:陳 林]

        10.14007/j.cnki.cjpl.2017.01.011

        猜你喜歡
        財政收入財政支出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
        山西財稅(2021年4期)2021-01-30 15:09:55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xù)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消費導刊(2018年7期)2018-08-22 03:28:26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收入完成預算情況
        2016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財經(jīng)(2017年10期)2017-05-17 07:54:15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支出與經(jīng)濟增長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10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4435億元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欧美一级在线全免费|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国产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 6热视频| 国产a级网站| 无码成年性午夜免费网站蜜蜂|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一级片|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百合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jizz观看| 一区欧美在线动漫|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区二区高清免费日本|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不卡| 国产超碰女人任你爽|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v日韩v在线| 色综合中文字幕综合网| 变态另类手机版av天堂看网|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96|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人妖系列在线免费观看|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夜夜爽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丝袜美腿在线|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超清| 亚洲av本道一本二本三区|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资源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