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薇
摘要:目的 探討娛樂治療在精神疾病康復治療中的優(yōu)勢。方法 將60例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兩組,每組30例,分別給予娛樂治療(治療組)和體能鍛煉(對照組),定期測量PANSS、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進行對比,評估娛樂治療在精神疾病康復治療中的優(yōu)勢。結果 治療組的認知功能改善比對照組更顯著。從思維、情感、行為、主動性等方面觀察,治療組在治療后3個月,在治療后6個月,治療后12個月三組相比,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更顯著?;颊叩男袨槟芰?、軀體疾病、生命體征、大小便情況兩組相比,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療效相似。結論 娛樂治療更能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愉悅心情,改善認知,促進人際交往功能,對維持患者的社會功能,促進康復或延緩衰退具有明確的效果,與對照組先比更具有優(yōu)勢。
關鍵詞:娛樂治療;康復;衰退
精神疾病病程長、治愈率低、復發(fā)率高,患病人數逐年積累增多[1]。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及人們認識的提高,精神疾病越來越得到重視,目前精神疾病的就診率及住院率均不斷增漲,尤其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患者中仍以精神分裂癥患者占大多數。精神分裂癥中約有20%患者出現病程遷延,并有衰退趨向[2]。由于疾病的特點及治療的局限性,精神疾病的康復仍是個難題??祻椭委熞呀洺蔀榫窨婆R床治療的另一個重點,不同的康復治療所取得的治療效果亦不同,本人現將娛樂治療與體能鍛煉及手工制作進行對照研究,評估娛樂治療在精神疾病康復治療中的優(yōu)勢。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住院患者中符合診斷精神分裂癥且沒有明顯衰退、正在維持治療期的患者60例進行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分別給予娛樂治療(治療組)和體能鍛煉(對照組)。
1.2方法 治療組患者入組后給予娛樂治療,包括聽音樂、組織聯(lián)歡會(由患者主要負責組織、排練、演出)、棋牌、影視觀看并討論觀后感等;對照組給予體能鍛煉(對照組),包括走步、體育器材鍛煉、羽毛球等,3 次/w,持續(xù)2 h/次,系統(tǒng)治療1年。
1.3統(tǒng)計學處理 以PANSS、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3、6、9、12個月分別對兩組病例的認知功能、陰性癥狀、日常生活能力、軀體情況進行評定。
2 結果
兩組病例治療前精神疾病診斷相同,均無明顯衰退表現,差異無顯著性,說明患者具有可比性。
2.1認知功能 從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自知力等方面觀察,治療組在治療后3個月與治療前自身相比注意力及記憶力得到改善,在治療后6個月思維能力得到改善。對照組在治療后3個月與自身治療前相比注意力得到改善,其他方面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改善不明顯。兩組相比,治療組的認知功能改善更顯著。
2.2陰性癥狀 從思維、情感、行為、主動性等方面觀察,治療組在治療后3個月與自身治療前相比有好轉,治療前陰性癥狀平均分29~38分,治療后3個月時26~35分,在治療后6個月進一步好轉,陰性癥狀平均分為23~30分。治療后12個月為18~29分。對照組在治療后3個月與自身治療前相比有輕微好轉,治療前,對照組陰性癥狀平均分為28~39分,治療后3個月為26~37分。治療后6個月時為26~36分。但以后的整個治療中對照組未見進一步改善。三組相比,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更顯著。
2.3日常生活能力 慢性精神患者最大的問題是社會功能衰退和勞動生活能力明顯下降,而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包袱。能否改變其衰退狀態(tài),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進行社會功能和勞動生活技能的訓練是整個康復療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日常生活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從進食、如廁、洗澡、服藥、做家務等方面觀察,治療組在治療后2個月與自身治療前相比有好轉,主動性增強,治療前洗澡有些困難的患者有4例,治療后2個月有3例,治療后6個月有2例,治療后12個月2例。治療前做家務有些困難者3例,治療后2個月2例,治療后12個月2例。對照組在治療后3個月與自身治療前相比有輕微好轉,在治療前洗澡有些困難的患者有4例,治療后2個月有3例,治療后6個月有3例,治療后12個月3例。在治療前做家務有些困難者3例,治療后2個月對照組有2例,治療后12個月有2例。兩組相比,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分數均有所下降,但沒有明顯的差異性,
2.4軀體情況 從患者的行為能力、軀體疾病、生命體征、大小便情況觀察,治療組與自身治療前相比,行動越來越靈活,心情愉悅,未出現軀體疾病,生命體征無變化,大小便正常。對照組治療后與自身治療前相比,效果與治療組相似。兩組相比,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療效相似。
3 討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精神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對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3],在住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治療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之一[4-5]。參加康復治療的患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及交往技能普遍提高,陰性癥狀顯著改善,各分量表的分值均有普遍下降,多數患者在參加康復3 個月后,量表分值即有顯著下降,說明通過康復治療確能調動患者潛在的社會功能以及精神活動能力,使患者轉移其病程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精神癥狀,防止精神衰退,為患者回歸社會作好必要準備[6-7]。在本研究中,娛樂治療,不僅愉悅了患者的心情,還從思維能力、人際交往、組織能力、積極主動性、行為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改善,同時促進了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既改善了精神病性陰性癥狀和認知功能,又改善了軀體情況,促進了社會功能的恢復,從而促進了患者的康復,延緩了衰退,與對照組相比,更體現了娛樂治療在康復治療中的優(yōu)勢,值得臨床進一步科學的豐富其內容并應用。
參考文獻:
[1]沈漁邨.精神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775-779.
[2]沈漁村.精神病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5:345-346.
[3]郭紅,王成喜,趙東,等.新兵心理干預2年后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8,37(17):1977.
[4]金鳳仙,趙建利.康復期精神病患者焦慮抑郁反應的發(fā)生率及心理護理干預[J].廣東醫(yī)學,2013,34(18):2907-2908.
[5]劉桂英,周朝當,潘德紅.團體人際心理治療改善恢復期精神病患者心理狀況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13):65-67.
[6]Olesen J,Goadsby P,Steiner T.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2nd edition[J].Cephalalgia,2004,24 Suppl 1(2):9.
[7]Von B M,Ta N,Shankar A,et al.Migrainous vertigo: mutation analysis of the candidate genes CACNA1A,ATP1A2,SCN1A,and CACNB4[M].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the aid of gas chromatography.McGraw-Hill,2006:1136-1141.
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