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渝?+陳曉晨
內容提要:電影市場近年迎來爆發(fā)式增長,看電影逐漸成為大部分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方式,如何拍出一部打動人心、受觀眾歡迎的電影成了從業(yè)人員越來越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意象對話技術為電影從業(yè)者打開一扇通向觀眾內心的大門,有助于從業(yè)者拍出優(yōu)秀的電影。
關鍵詞:電影;意象對話;心理學
一、意象對話技術
(一)意象對話技術的原理。意象對話理論主要是由我國心理學家朱建軍博士在20世紀90年代初創(chuàng)立的新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方法。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咨詢和治療以及心理督導。意象對話心理治療的方法是將心理形象化,也就是用形象解決心理問題。
(二)意象對話和電影的關系。電影如夢是一句眾人皆知的比喻,這句話所說的不僅是比喻而且是一個事實。韓小磊認為以電影展示人類之夢,是人類白日夢的再現。這二者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為都是通過意象來傳達信息,因此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必然有大量的意象象征。通過對電影意象的分析可以發(fā)掘出電影更多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內容,這些內容也許連創(chuàng)作者本人都沒意識到,因為這些是創(chuàng)作者們潛意識的內容。意象對話是用形象解決心理問題,因此當觀眾在觀影時實際上是在接受一場意象對話治療,而治療他們的治療師正是導演。意象分析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分析方式,能幫助創(chuàng)作者更好地明白一部影片該如何打動觀眾,從而幫助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更好的作品。
二、意象對話在電影中的應用
(一)動畫電影《大圣歸來》。電影《大圣歸來》是2015年上映的,作為動畫電影的《大圣歸來》最終獲票房9.56億,在首日票房不足兩千萬的情況下成功逆襲《小時代4》創(chuàng)造了中國動畫電影奇跡。這部電影之所以大獲成功,就在于故事表達了中國的殺子文化。孫隆基認為如果西方文化是弒父的文化,中國文化就是殺子文化。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兒奉母,而《大圣歸來》的故事也表現了一個兒子是如何通過自殺拯救父親的?!洞笫w來》的故事中因為江流兒像崇拜父親那樣崇拜孫悟空,所以二人實際上相當于父子關系。武志紅提出中國式父親在家庭中是缺位的,即便不缺位也抗拒和子女親密接觸。因此孫悟空封印被解開后始終想回花果山,實際上是逃避和江流兒的接觸,如同現實中國社會中父親抗拒和子女親密的接觸。最初把孫悟空從五指山下解放出來的是江流兒,最終以生命為代價破掉孫悟空封印力量的還是江流兒。整個故事就是一個講述兒子如何以生命為代價幫助父親成為一個男人,這是典型的殺子文化。而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講述的故事就截然不同,動畫電影《獅子王》的故事中老獅王木法沙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幫助兒子辛巴成長為男人。在意象對話中,來訪者和治療師直接使用意象的語言,在人格深層面進行交流。江流兒這個意象象征兒子,孫悟空這個意象象征父親,觀影實際上就是觀眾在人格深層次和導演通過意象語言進行了一次交流。導演是治療師,觀眾是來訪者。正是因為進入了人格更深的層次,所以才打動了觀眾,造就了《大圣歸來》的票房奇跡。電影《青蛇》也是因為進入了觀眾人格更深層次而打動了觀眾,成為影史上的一個經典。
(二)香港電影《青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表現了一些永恒不變的東西,無論人類社會如何變化,人類面對困境永遠不變。有些故事情節(jié)反復出現,即便如此還是很受觀眾歡迎。這些故事情節(jié)就是一種范式,它存在于每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當一部電影表現了人們的集體潛意識時,我們就會被這個象征性的故事打動。榮格認為誰說出了原始意象,誰就發(fā)出1000種聲音。影片《青蛇》中人象征理性,法海就是絕對理性的原始意象。而妖象征感性,小青是絕對感性的原始意象。因此在電影中,白素貞和許仙相愛是必然的,因為許仙雖然也是理性的象征但是也渴望感性,同樣白素貞雖然是感性的象征但是也渴望理性。他們相愛是象征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因此被絕對理性和絕對感性所排斥,表現在電影情節(jié)中就是法海千方百計地要拆散許仙和白素貞,而小青也想通過勾引許仙拆散他和白素貞。而在影片的結尾,白素貞和許仙的兒子象征著理性和感性完美地平衡,一個真正最強大的人誕生了,他的力量是如此強大,最終擊敗了絕對理性和絕對感性。在電影中表現為小青成了這個孩子的養(yǎng)母,而法海則放走了小青,自己也道行盡失?!肚嗌摺愤@部電影的情節(jié)表面上看講的是人妖戀,實際上講的是理性和感性之間的戰(zhàn)斗?,F實生活里有大量完全被感性或者理性所左右的人,當他們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導演的引導下接受了意象對話治療,導演就是治療師。四個角色如同四個子人格,而電影就是四個子人格進行分解和整合的過程。
三、意象對話在電影中應用的發(fā)展趨勢
榮格說,藝術作品可以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詬病,偉大的藝術作品可以引領那個時代的精神發(fā)展,天才的藝術家們能發(fā)現人類靈魂中被忽視的那一部分。意象對話技術將人的潛意識意識化,電影則是將大量人的集體潛意識意識化,觀眾感覺自己被打動實際上是被導演治愈了。電影是影響力最大、傳播最廣的藝術作品,而意象對話則是一門可以和電影緊密結合的咨詢技術。意象分析不應該只停留在電影分析上,導演更應該主動地有意識地將意象對話技術應用在電影中,治愈觀眾靈魂中的傷痛,引領時代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世強.意象對話與電影分析[J].才智,2008(24):193-194.
[2]韓小磊.電影導演藝術教程[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
[3]孫隆基.中國文化深層次結構[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韋淑亭,陳順森.箱庭療法與意象對話技術比較研究[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137-142.
[5]趙建偉.榮格原型理論視域下對藝術象征解讀[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1.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劇作15級;2.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