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魯迅在廈門(外一題)

        2017-04-20 13:41:27王張應(yīng)
        飛天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許廣平廈門大學(xué)周作人

        王張應(yīng)

        廈門大學(xué)是魯迅先生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驛站。

        魯迅先生在廈門大學(xué)停留的時間很短。他于1926年9月4日從海上到達廈門大學(xué),1927年1月15日旋即離開了廈門大學(xué),從海上前往廣州中山大學(xué)。魯迅先生停留在廈門大學(xué)的時間,僅僅130余天。但是在廈門大學(xué)校園里,魯迅留下的印跡卻是十分的深刻和豐富。來到廈大校園的人,稍微細心一點,便能強烈地感受到“大先生”在這所學(xué)校里的赫然存在。

        在廈大的西門北隅,有個廣場叫魯迅廣場。廣場不大,充其量不過半個籃球場一般大小,實在夠不上“廣”。不過,在廈大校園里,對于這樣的魯迅廣場,從來沒有人提出質(zhì)疑。誰都知道,這塊場地的“廣”與“不廣”,其實都沒有關(guān)系,都能讓人接受。叫它“魯迅廣場”,只不過是表達了這所學(xué)校里的人們,對于曾經(jīng)在這里工作和生活過的魯迅先生的一種懷念和敬重。

        在魯迅廣場的東北角,是可以見到“魯迅”的。那位“大先生”坐在那里,端正巋然、穩(wěn)如泰山、目光遠視、脈脈含情、神態(tài)安詳。那是一尊魯迅先生的坐姿雕像。白色的花崗巖石雕,高約三米、寬一米左右。雕像一點不古舊,很新的成色。

        離魯迅廣場不遠,有一幢兩層的舊派建筑,那就是當年的“集美樓”?!凹罉恰钡亩?,是“魯迅紀念館”。魯迅在廈門大學(xué)的后期,從生物館搬出來以后,就住在這座“集美樓”的二層樓上。

        紀念館里,用了大量的文字、圖片,還有魯迅遺留的書籍、文稿等實物,介紹了魯迅的生平事跡。集美樓的二樓西頭第二間,是魯迅當年在廈大后來的居所。魯迅離開廈門前往廣州,正是從這間屋子里出發(fā)的。屋子里邊,模仿當年的情形,陳列著魯迅用過的幾樣簡單的生活用具。一張窄小的木床、一方桌、一條凳。桌上擺有一只用來燒飯的酒精爐子,外加幾只黑色的陶碗。地上放著一只木桶和一口木盆。如此而已。一間不大的屋子里,顯得空空蕩蕩。門口拉了一道警戒線,告知游人免進。這位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領(lǐng)軍人物,當年在此的生活狀況可見一斑了。

        其實,在廈門大學(xué)的130多個日子,對于魯迅的一生而言,卻是一段十分特別的日子。甚至,可以說這段時光是魯迅整個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1926年3月18日,北京女師大的學(xué)生“劉和珍君”等一些進步青年學(xué)生,因參與游行請愿慘遭段祺瑞政府的殘酷槍殺,這就是史上聳人聽聞的“3·18”慘案!事出之后,魯迅和林語堂等一批正直文人挺身而出,拿筆當?shù)稑專c段祺瑞政府針鋒相對,短兵相接。魯迅的散文名作《紀念劉和珍君》就寫于那個時候。段祺瑞政府對于這批同情和聲援學(xué)生的知名教授、文化名流非常惱火,視為心腹之患,不除不快,準備采取暴力行動。魯迅和林語堂等一批正義人士,因此上了段祺瑞政府的通緝“黑名單”。為免遭腐敗政府的毒手,林語堂反應(yīng)迅速,先期離開北平,回到了家鄉(xiāng)廈門,躲藏在一位林姓同學(xué)家里。這位同學(xué)的父親,就是時任廈門大學(xué)校長林文慶。通過這層關(guān)系,林語堂順利地在廈門大學(xué)謀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魯迅一開始不想離開,后來也似乎覺得不離開北平不行了。恰好,就在魯迅考慮去向哪里的時候,他收到了已到廈門大學(xué)任職的林語堂的邀請。魯迅選擇了離開北平,到廈門大學(xué)任教。

        在幾代人的心目中,魯迅先生一直是一位“橫眉冷對”的“斗士”形象,一位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若說因為被逼和逃難魯迅才離開北平來到廈門,這似乎不太符合人們印象中先生的性格。先生開始并不想離開北平,后來卻又決意離開北平前往廈門,如此明顯的變化,當中必有原委,一定存在著某個起決定作用的內(nèi)在因素。

        估計魯迅事先不會想到,廈大期間是他一生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時段。這段時間,是魯迅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一個高峰期。短短的四個多月,魯迅寫下了17萬多字的珍貴文字?!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以及《范愛農(nóng)》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散文作品,都是出自廈大時期。

        尤其,一部標注著魯迅和許廣平愛情體溫的書信集——《兩地書》,一共164篇書信,其中就有83篇產(chǎn)生于廈大期間。讀過《兩地書》,方才明白,此時的魯迅,這位45歲的“大先生”,他破了天荒,在廈門大學(xué)期間真正嘗到了熱戀的滋味。因為戀愛,他在世人面前顯現(xiàn)了另外一個“魯迅”的形象,那是一個充滿了溫暖情懷、擁有血肉之軀的別樣的魯迅。所以,在魯迅這段時間的作品里,少了些刀光劍影,多了些溫情的光芒,文字的色調(diào)由冷變暖。原來,愛情的力量竟然如此強大!愛情,不僅溫暖了一個人,而且改造了一個人!

        從《兩地書》中可以看出,離開北平前,魯迅與他的女學(xué)生許廣平的感情急遽升溫,幾乎到了可以修成正果的時候了。他們覺得北平的環(huán)境很不適宜他倆“修成正果”,特別是魯迅,在北平有許多他無法面對的問題。因此,他倆需要另外尋求一處合適的地方,讓他們的愛情在那里開花結(jié)果。許廣平是南方人,終究不適應(yīng)干燥寒冷的北方,心中一直懷念溫暖濕潤的南方,她十分希望把魯迅引領(lǐng)到南方來。去廈門大學(xué)之前,魯迅心里有數(shù),廈門大學(xué)只是他的一塊跳板,他只是路過此處,不會在此久留,他離開北平后的目的地絕不是廈門。

        魯迅的原配夫人名叫朱安,是一個裹小腳、不識字的舊式女人。這段婚姻由魯迅母親做主,替兒子包辦。當時魯迅尚在日本留學(xué),一封“母親病?!钡碾妶髮Ⅳ斞刚倩赝昊?。雖是心中不大愿意,作為孝子的魯迅還是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

        也許人們不會相信,這位一直竭力反對封建禮教的“大先生”,真的到了事關(guān)男女的問題上,他卻是十分的嚴肅和認真。在認識許廣平之前,魯迅在生活中從未體驗過真正的愛情是什么滋味。正如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所言:“我先前偶一想到愛,總覺得自己慚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愛某一個人,但看清了他們言行的內(nèi)幕,便使我自信我絕不是必須自己貶抑到那樣的人,我可以愛。”是許廣平這個愛情的天使,把愛情的“懦夫”魯迅帶進了愛情的神圣殿堂。

        離開北平去廈門之前,魯迅和許廣平有過一個“君子協(xié)定”。他倆相約,同時離開北平,一起到上海,然后許廣平先回家鄉(xiāng)廣州,魯迅去廈門工作兩年。如果他倆真的有緣,且彼此不能割舍,兩年后魯迅再去廣州,兩人在廣州會合。到了那時,他倆終將執(zhí)子之手,共修白頭之好。

        因為心中有了念想,有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盼頭,初到廈門大學(xué),魯迅的心情特別的愉快。一開始,魯迅住在廈大生物館的三樓上。在抵達廈大的當晚,魯迅就給他的“廣平兄”寫信,十分興奮地告訴他的“廣平兄”:“此地背山面海,風(fēng)景絕佳”,自己“暫住在一間很大的三層樓上,上下雖不便,眺望卻佳”,“要靜養(yǎng)倒好的”。初到廈門大學(xué)的魯迅真是很可愛,有些小男人的情懷,曾經(jīng)給許廣平寫過這樣幾句話:“聽講的學(xué)生倒多起來了,大概有許多是別科的。女生共五人。我決定目不斜視,而且將永遠如此,直到離開廈門?!迸c許廣平離別之后,魯迅當然知道許廣平擔(dān)心什么,這些看似玩笑的表白,目的就是讓許廣平寬心。

        可惜,初到廈門時那種甜蜜和愉快的心境并沒有維持多久。隨著時間的推移,先生對“廣平兄”的“念想”越來越強烈,他巴望“君子約定”的“兩年”時間快快過去,他想早一點去見他的“廣平兄”。同時,在廈門大學(xué),隨著教務(wù)活動的真正實施,魯迅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廈大內(nèi)部的各種矛盾開始紛至沓來,呈現(xiàn)在他的面前,讓他感到不快。尤其,后來學(xué)校讓魯迅讓出生物館三樓的住房,搬到集美樓的二樓,使得天性敏感的魯迅認為這是理科對于文科的排擠和打擊。由此,魯迅對于自己在廈大的前景產(chǎn)生了悲觀情緒,動搖了來之前自己定下的在此工作兩年的打算,心中暗暗滋生的去意竟?jié)u漸地明朗起來。只是考慮到尚在學(xué)期中間,若突然離去會影響學(xué)生課業(yè)。況且,說走就走,撂了挑子,對于引薦他來到廈大工作的林語堂也不好交代。魯迅遂熬到了學(xué)期結(jié)束,在給時任校長林文慶先生留下了一紙辭呈之后,便急匆匆離開了廈門大學(xué),登上了“蘇州”號輪船,前往他心儀已久的廣州中山大學(xué)。

        那時,在大海的另外一角、在廣州碼頭上,魯迅朝思暮想的“廣平兄”正在翹首以待,她已經(jīng)恭候多時了。

        關(guān)于魯迅與廈門大學(xué)的聚散,一直有個疑問。假如沒有許廣平,魯迅會不會應(yīng)朋友之約離開北平來到廈門?到了廈門大學(xué)不久,魯迅又會匆匆離開廈門前往廣州嗎?

        紹興不認“二先生”

        紹興,是一座去了還想去的城市。十多年前曾經(jīng)去過一次。最近,又去了一趟。

        前次去紹興,完全是沖著那位“橫眉冷對”的“大先生”去的。估計初次去紹興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這樣。這次去紹興,卻是因為這位戴著一副金邊圓形眼鏡、溫文爾雅的“二先生”。好多年來,“二先生”一直籠罩在一團迷霧之中,很難讓人看得真切。此去紹興,希望覓得有關(guān)“二先生”的些許痕跡。

        紹興是魯迅的故鄉(xiāng)。所謂的“大先生”和“二先生”,是按照魯迅的母親魯瑞的說法。老人家對自己的三個兒子周樹人、周作人和周建人,習(xí)慣于依次稱呼為大先生、二先生和小先生。此次尋訪的二先生,也就是魯迅的弟弟、排行老二的周作人了。紹興,當然也是二先生周作人的故鄉(xiāng)。這一點,似乎常常被人忽略了。

        在紹興城里,魯迅的影子無處不在,隨便走到哪里都有可能遇見“魯迅”。街道有魯迅路,廣場有魯迅文化廣場,學(xué)校有魯迅幼兒園、魯迅小學(xué)、魯迅中學(xué)。魯迅本人若是現(xiàn)在回到故鄉(xiāng),隨便往路邊的哪一塊公交站牌上一看,他都能瞧見自己的名字。那張素來嚴肅的面孔,一定會在突然間松弛下來。

        周作人卻不一樣了。在紹興,他享受不了這樣的待遇。紹興,似乎從來沒有過周作人這么一個人。那天,在紹興的大街小巷里使勁地轉(zhuǎn)悠了整整一天,仔細地四下里尋找,也沒有找到“周作人”的影子。最后,把希望寄托在周作人的故居里,以為在那里至少能夠覓見周作人的童年趣事。可是,在紹興只有魯迅故居,卻沒有周作人故居。如今,紹興城里東昌坊口那一帶,在原先與周家有關(guān)的那片土地上建起的仿古建筑群,統(tǒng)稱為魯迅故里。所謂魯迅故里,主要由三個板塊組成,一塊是魯迅祖居,一塊是魯迅故居,還有一塊就是人盡皆知的三味書屋。魯迅祖居,自然也是周作人的祖居。魯迅故居,何嘗不是周作人的故居?三味書屋,是魯迅啟蒙的私塾,同樣是周作人上學(xué)破蒙的地方。從魯迅祖居里沒有找到周作人早年的痕跡,在三味書屋里也沒有覓到周作人搖頭晃腦讀書的身影,倒是找到了魯迅刻在課桌上的那個大大的“早”字。不過,這次總算沒有白跑,在魯迅故居的一角,還是尋到了有關(guān)周作人的蛛絲馬跡。

        在魯迅故居里,有一個小房間里陳列了周家“三人”的生平事跡?!叭恕本褪侵芗胰值埽瑯淙?、作人,還有建人。房間里,三面墻上是“三人”的圖文介紹,順著墻壁擺放了“三人”的著作。

        參觀過程中,心里一直隱隱地有個疑問:周作人在故鄉(xiāng)會不會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在“三人”生平事跡展室里,這個疑問很快得到了證實。先是詢問了一個工作人員,在紹興、在魯迅故里,為什么難見周作人的蹤影、僅在此處才有一鱗片爪?工作人員告訴說,紹興是魯迅的故鄉(xiāng),咱紹興人只認魯迅,不認周作人。接著追問,這是為什么呢?周作人同樣是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大名人呀?工作人員說,人跟人不一樣,兄弟也不一樣。周作人這個人的文章,倒是可以讓后來人讀一讀學(xué)一學(xué)的,至于他的為人嘛,后來人就不必學(xué)了。

        聽了工作人員的這番話,現(xiàn)場幾個人的目光立刻同時落到了墻上的一幅圖片上。圖片上是茅盾、郁達夫、老舍等十八位文化名人當年聯(lián)合署名的《給周作人的一封公開信》。信中說:“由最近敵國報章所載,驚悉先生竟參加敵寇在平召集的‘更生中國文化座談會:照片分明,言論具在,當非虛構(gòu)。先生此舉,實系背叛民族,屈膝事仇之恨事,凡我文藝界同人無一人不為先生惜,亦無一人不以此為恥。”

        看完了這封公開信,還有什么疑問呢?一切都不言自明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痹谶@塊把氣節(jié)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的土地上,一個人,失去生命事小,失去氣節(jié)麻煩可就大了。失節(jié)的人,從來都是為人所不齒。借用曾經(jīng)某一段時間的一句流行語來說,人一旦失節(jié),那可真是遺臭萬年了。茍且偷生,生不如死。周作人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知道了還會這樣?

        關(guān)于周作人的失節(jié),后來人眾說紛紜,對失節(jié)的原因做出了種種分析和揣測。其中說得最多的是這樣兩個方面的因素。先是主觀上的原因,周作人存在性格上的缺陷,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關(guān)于周作人的性格,魯迅對他作過評價,只一個字即點到了他的死穴——“昏”。他的“昏”就是糊涂,看不清方向,分不清是非,拎不清輕重。然后,是客觀上的原因,娶妻不慎,遇人不淑。古語說,妻賢夫禍少,妻惡夫不寧。周作人沒有遇到賢妻。在民國,熟悉周作人的人都認為,他虧就虧在他娶回了那個日本女人羽太信子。這位羽太信子絕非世人心目中大多數(shù)的日本女人那樣——那種輕言細語賢妻良母的形象。她恰好相反,屬于典型的河?xùn)|獅吼,稍一遇上不高興的事,就立刻天崩地裂,當場倒地裝死。或許,還不能說她全是裝死,有些時候她躺在地上、口吐白沫,是真的昏死過去了。但不要多久她又會自己回頭、蘇醒過來,之后繼續(xù)胡鬧,直到達到目的為止,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夫妻關(guān)系極像那張?zhí)珮O圖,陽剛與陰柔互補,有一方凸起,必有一方凹下,彼此磨合光滑,至嚴絲合縫,方拼成一個圓滿。在周作人和羽太信子之間,周作人懂得他在什么時候應(yīng)該“凹下”。周作人的這位日本夫人在民國年間可謂非常“有名”,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四個字:歇斯底里。遇上了如此強悍的夫人,再加上自己的性格又有些懦弱,在許多事情上,周作人往往做不了自己的主。在民國名士的圈子里面,周作人的懼內(nèi)可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了。對此,朋友們更多的表示理解和同情。當然,免不了也會有人看笑話。被人同情,甚至被看笑話,周作人全然不顧,只當沒有那回事。他照樣喝他的茶、看他的書、寫他的文章、當他的教授。

        大概基于以上主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民國二十六年,侵華日軍占領(lǐng)北平的時候,時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的周作人沒有隨大流跟著眾人離開北平南下避難,而是選擇了留在北平。知道他要留守時,他的許多朋友都勸他順勢南下,周作人不為所動。那時,魯迅已經(jīng)離世,不再有人能夠說服周作人。其實,就算魯迅健在也無法說服周作人了,這一對兄弟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jīng)反目了。魯迅曾經(jīng)多次試圖修復(fù),都是徒勞無果,周作人根本不理睬。倘若魯迅還在世,魯迅一定會力勸周作人南下,周作人定會照樣置之不理。甚至,周作人極有可能會跟魯迅對著干,憑什么要你管?你讓我離開北平,我偏要留在北平!周作人使得出這種小性子。或許,在前面使性子的人是周作人,在背后拿主意的人卻有可能是他的夫人羽太信子。

        周作人一直住在魯迅購買的原本周氏一家老小共同居住的八道灣十一號,那是一座三進三出的宅院,很大。后來,兄、弟兩家陸續(xù)搬離,就連他們的母親魯瑞老人家也隨魯迅搬了出去,此處留給了周作人一家居住,非常寬敞舒適。寬大的宅院里,除了周作人的妻兒,還有羽太信子的娘家兄妹。此外,羽太信子還雇請了七八個傭人。周作人在這里一直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他真的是一個油瓶倒了都不會扶起的人,他當然不肯離開這個安樂窩。丟下了自家的大房子,到外面去流浪,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里,那樣的日子周作人一定無法面對,他不愿意讓自己走到這一步。不過,不愿意的事情往往不能直接說成不愿意,還得有個能夠說服人的理由。周作人找出了一個理由,說他家里的收藏品太多,根本無法轉(zhuǎn)移帶走,若將那些寶貝留在北平,無人看管,實在不放心,萬一丟掉了就太可惜了。同時,師生都走了,校園空了,他留下來也好看守校產(chǎn),可謂公私兼顧了。

        這個所謂的理由當然不是真正的理由,它不過是一個并不高明的借口。周作人留下來了,那些藏品就不會丟失了?學(xué)校財產(chǎn)就安全了?只要被侵華日軍看上的,莫說東西,就算是個大活人,他們還不是照樣不由分說地拿了過去,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了!至于校產(chǎn),不在于校園里有沒有人,全在于侵華日軍的興趣了,興趣來了,校園會在一把火中毀滅!再說了,大難當頭,生死攸關(guān),是性命重要還是家什重要?關(guān)于這個問題,傻瓜都能想得明白,周作人不會不明白。

        周作人貪圖舒適,不愿意吃苦,不愿意麻煩,還不是他留守北平的理由。他的日本夫人羽太信子不愿意離開北平,那才是真正的理由。周作人的不愿意,直接來自羽太信子的不愿意。按照魯迅的說法,當時住在八道灣十一號宅院里的人,除了周作人,全是日本人。周作人家里住著一位來自日本的夫人,帶著一幫由日本女人生育的兒女,還有一位來自日本的郎舅、一位來自日本的小姨子。在女主人羽太信子的心目中,她并不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她就生活在自己的國家。她的住房裝修的是日本風(fēng)格,她的飲食也保留著日本人的飲食習(xí)慣,衣著是和服。她還在家里備有日本國旗,一有風(fēng)吹草動,羽太信子就把日本國旗懸掛在自家門口。仿佛那面日本國旗就是她的護身符,讓她相信日本人不會為難她這個日本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周作人被同化也是必然。再加上周作人又曾經(jīng)在日本留學(xué)過,在感情深處他一直對日本存有親近,他曾經(jīng)說日本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周作人即使不把自己當成日本人,也肯定會把自己當成日本人的親戚了。何況,他本來就是日本人的親戚??!親戚總不至于為難親戚吧?決定留守北平時,周作人對日本人心存了這種幼稚的幻想。在當時,從民族氣節(jié)上說,這無異于認賊作父啊!

        正是這個幼稚的幻想害苦了周作人,讓周作人“撲通”一下栽進了水坑里。民國二十八年,在八道灣十一號發(fā)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槍擊案,周作人沒有由來地挨了一顆子彈,差一點要了他的命。幸虧一粒紐扣替他擋了駕,才受了一點皮外輕傷。周作人思來想去,實在找不到自己挨槍子的理由,他便想到了這顆槍子是一種威脅、是警告,讓他必須聽話,否則就要了他的命。這顆子彈好像是周作人背后的一只小小推手,只是輕輕一推,周作人便落水了。在污泥濁水里,周作人被嗆了個半死不算,還落得一身腥騷。隨后,他默默無聲,花了幾十年時間,到死都沒有洗干凈。

        毫無疑問,周作人的落水,當中有他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的一份大大的“功勞”。他落水以后,許多人便想起很久以前兄弟間失和那件事,且相信這一前一后相隔好久的兩件事,很難說沒有因果關(guān)系。實際上,當年周作人與魯迅兄弟決裂,幾乎就是他這位日本夫人羽太信子一手造成,“功勞”全是她的。

        早在民國十二年,那是七月十九日早晨,周作人突然遞給魯迅一張紙條。紙條上寫道: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dān)受得起,也不想責(zé)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xiàn)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魯迅初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細看,周作人的文字欲言又止,似有某種難言之隱。言辭當中旁敲側(cè)擊,該是有所指向。魯迅暗自思忖,覺著其中必有原委,喊周作人過來問話,須弄清其中的情況,以便消除誤會。周作人卻不理魯迅,頭也不回地徑直走了。魯迅這才明白,誤會太深,根本消除不了,反目已成定局,“兄弟怡怡”的和美時光就此成為過去。

        當日,魯迅開始另灶吃飯,不再與周作人、羽太信子一家共席。隨后,魯迅即從八道灣十一號離開,帶著妻子朱安以及母親魯瑞,搬到了磚塔胡同六十一號暫住。不久,為了安慰母親,魯迅不得不犧牲顏面向朋友張口借錢,在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買下了一處不大的房子,夫妻倆帶著母親在此居住。

        次年夏天,魯迅回到八道灣十一號,想取走自己的藏書、器物,遭到了周作人和羽太信子夫婦的辱罵。一場沖突很快由言語發(fā)展到肢體,周作人拿起一把一尺來高的獅形銅香爐,企圖砸向魯迅的頭部,魯迅亦隨手抄起一個名叫陶瓦枕的古物,向周作人擲去。幸虧彼此雙方躲閃得快,只傷著器物,沒傷著人。此時,非但手足之情蕩然無存,簡直如同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了。

        魯迅和周作人兄弟一場,由向來的手足情深突然變成“罵詈毆打”,在旁人看來,實在難以置信。

        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铝诉@一對兄弟情斷義絕、分道揚鑣呢?后來的說法很多,但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得清楚,甚至,就連當事人魯迅和周作人本人也都語焉不詳,說得不清,道得不明。他們的弟弟周建人也只能說出一個大概,僅僅對外表示他的二位兄長不和,不是政見不合,而是由于家庭瑣事,屬于那些清官難斷的家務(wù)瑣碎。

        這件事的確讓人很費解。八道灣十一號的房子原本是魯迅出錢購買,且是魯迅親自操持改造裝修。后來,魯迅卻不能在此居住,只得搬出去另住。好似候鳥筑巢,巢筑好了,季節(jié)就到了,候鳥又得飛走,辛辛苦苦筑好的巢,一拱手就讓給了人家。

        當初,周氏兄弟三個一大家子住到八道灣十一號的時候,不再如在紹興那樣,由魯迅的母親魯瑞管家,也沒有按照慣例交由長嫂魯迅的妻子朱安來管家。這個大家庭的管家人變成了二先生的夫人羽太信子,她獨掌了這一家子的財政大權(quán)。非但二先生的每月薪水全交給了夫人羽太信子,就連大先生的薪水也是如數(shù)交到了弟媳婦羽太信子的手里。這樣一來,羽太信子手上每月有了六百大洋的進賬,給了她揮霍肆意的便利。當時,這個家庭儼然舊派大戶人家。魯迅是這個家庭里的頂梁柱,按照舊時的叫法,他該是這個大戶人家的“老爺”了。這位“老爺”怎么會突然從這個家里走出去呢?

        再說,周作人真能夠與魯迅一刀兩斷?這兄弟倆可是打斷骨頭連著筋,隱含在生命里的血脈關(guān)系并不是想斷就斷得了??!何況,魯迅向來是一個孝悌之人,對上孝敬母親對下悌顧弟弟。周作人就真的不記前情?

        魯迅的骨子里有一種很強烈的“長兄為父”的情愫,他一直十分關(guān)照他的兩個弟弟,尤其對周作人關(guān)照得最多。當年,沒有魯迅的關(guān)照,周作人就不可能到日本留學(xué)。后來,沒有魯迅的關(guān)照,周作人也不會很快在北京大學(xué)謀取那一份斯文體面的工作。當然,年輕時代的周作人本身也是挺努力的,且很擅長做學(xué)問。魯迅通過校長蔡元培的關(guān)系,讓周作人進了北京大學(xué)任教。周作人也沒有給魯迅丟臉,進了北大,很快就寫出了一部像模像樣的《歐洲文學(xué)史》,讓人刮目相看。

        在親戚朋友們眼里,周家三弟兄一直和睦相處,互幫互愛。大家根本不明白,這位大先生與二先生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按照魯迅文章里的說法,“想入非非”是國人的一大能耐,有些人一見到女人的頭發(fā),就能聯(lián)想到女人雪白的肌膚。在魯迅和周作人兄弟失和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給魯迅與他的弟媳婦羽太信子制造過那些沒根沒據(jù)的花邊新聞。

        其實,個中情況遠沒有外人“聯(lián)想”的那么復(fù)雜。情況似乎很簡單,就因為魯迅曾經(jīng)在周作人面前說了羽太信子的一些不是,他看不慣這個來自日本的弟媳婦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做派。畢竟,在羽太信子所花費的那些銀兩里面,有一部分可是魯迅的心血??!可惜,周作人這個人終究是“昏”的,竟把自己兄長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不惜出賣兄長來取悅夫人。他那位日本夫人絕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對于大伯兄的善意批評,她不可能照單收下。依照她的性格,她一定會對大伯兄魯迅反戈一擊。

        自古以來,所謂好男不跟女斗,其實是因為男人往往斗不過女人。女人深知,在男女之間,男人最怕的事情是被女人栽贓、潑臟水。遇上這等事情,旁人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無。男人就是背上長滿了嘴巴也說不清楚了,多說不如少說,說不如不說。說多了,只會越描越黑,洗都洗不清白。遇上這種事,多數(shù)男人只好自認倒霉,緘口不言,沉默是金。何況魯迅面對的還是一家人的事,他能說什么呢?說來說去還不都是揚自家的丑,讓世人看笑話!所以,魯迅只好認栽,啥都不說了,從八道灣十一號搬了出去,惹不起,咱躲得起!

        關(guān)于周作人和魯迅兄弟失和的事,他們的母親魯瑞有她自己的看法。老人家眼看著兄弟反目,深知這是家門之大不幸,心中必然十分難過。自知局面已經(jīng)無可挽回,老人家順想不成便反著去想,認為這一對兄弟命中注定要分手,問題就出在他倆的名字上。想到這里,老人家好生后悔,自責(zé)至終。早在兒子小的時候,母親怕體弱多病的兒子難以養(yǎng)大,曾經(jīng)給這兄弟倆請了法師,摸過頭頂,取過法名,意在讓菩薩保佑兒子平安長大成人。魯迅法名長庚,周作人法名啟明。長庚和啟明都是星宿之名,但不同時,也不同方。按照紹興人的說法,一個是“黃昏肖”,一個是“五更肖”,這兩顆星在天上是不能見面的。恰如《詩經(jīng)·小雅》所言:“東有啟明,西有長庚。”一東一西,一早一晚,“兩星永不相見”,這兄弟兩人就是“不共戴天”的命。實在找不到理由的時候,這位樸實善良的母親給她的兩個同為大文豪的兒子找到的這條理由,也算是一條不是理由的理由了。反正,信不信由你,她老人家信了。

        在魯迅故里,從一塊“德壽堂”的牌匾上,很容易就看出了這個家族的興衰。應(yīng)該說,魯迅家族的鼎盛期是在他祖父的前半生。那時,魯迅的祖父很榮耀,在朝廷為官。魯迅十二歲那年,祖父因為牽涉考場行賄案,被光緒皇帝判了死刑。魯迅的父親為了救其父,將家里的祖產(chǎn)變賣殆盡。結(jié)果,魯迅的祖父還是死在牢中。周家從此急速敗落下來。當時,魯迅的父親本身患有肺病,突遇家庭變故,壓力陡增,他的病情逐漸加重,后竟不治,死時才三十五歲。

        祖父遭受不測,父親因病早逝,家道遽然墜落,讓魯迅的性格過早地染上了抑郁的色彩。抑郁這東西挺傷人,傷心也傷肺。魯迅如其父,后來也患有肺病,最終也是死于肺病,死時還不滿五十六歲。魯迅的生命之燭如此迅速燃盡,應(yīng)該說與兄弟不和那件事多少還是有些關(guān)系的。兄弟決裂,對魯迅的打擊是巨大的,在魯迅的心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手足親情的溫暖離他遠去,魯迅變得更加沉默寡言,飽嘗了心靈深處的孤獨,抑郁的色彩更深了幾成。

        周作人的晚年更是非常不堪。民國二十八年夏天,周作人下水,淪落為漢奸??箲?zhàn)勝利后,周作人因為賣國罪被民國法院判處死刑。1949年,周作人因民國政府垮臺才被提前釋放。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孤身一人在八道灣十一號猝死,終年八十三歲。

        魯迅為故鄉(xiāng)爭光。周作人落水,無疑給故鄉(xiāng)紹興的臉上抹了黑。除此之外,周作人還在無意間傷害過故鄉(xiāng)人的感情。比如,周作人在文章里多次寫到了他有好幾處第二故鄉(xiāng),他的故鄉(xiāng)紹興人能喜歡這句話嗎?周作人這話說得有些弱智,不是一個大牌教授該說的話。誰不喜歡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獨一無二?故鄉(xiāng)從來只有一處,何來第二故鄉(xiāng)?更何況還有許多個第二故鄉(xiāng)!

        在周作人的故鄉(xiāng)紹興,人們對周作人的看法是,這人做學(xué)問、做文章還是做得很好的??上?,他沒有把人做好。按照他的母親魯老太太的話說,這似乎也是天意,老天爺于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了。要不,他的名字怎么就偏偏叫“作人”呢?這個“作人”的名字不就是時刻都在提醒他,其他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xué)會做人!

        周作人可不是這么簡單地認為。他說,他的名字是“大雅”之詞,來自《詩經(jīng)》:“周王壽考,遐不作人?!编l(xiāng)人絕不會去《詩經(jīng)》里面尋找“作人”的來歷,只會直接想到通俗明白的另外兩個字:“做人”。反正,在故鄉(xiāng)紹興人的心目中,周作人這個人終究只會作文,不會做人。

        紹興不認周作人,周作人不該怨紹興。

        猜你喜歡
        許廣平廈門大學(xué)周作人
        魯迅批閱許廣平的“模范文”
        乾榮子對周作人創(chuàng)作之影響考察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許廣平:紅玫瑰與飯黏子之間隔著流年
        廈門大學(xué)老年大學(xué)校歌
        周作人之死
        北廣人物(2017年45期)2017-11-27 02:07:01
        Changeons l'indifférence des jeunes chinois!
        春秋必
        周作人住在后面
        愛你(2014年11期)2014-11-15 06:51:15
        周作人、魯迅與李慈銘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13
        美丽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国产91中文|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观看| 综合成人亚洲网友偷自拍|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ⅰ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国产不卡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人妻御姐中文字幕| av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说| 性裸交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手机版|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伊人精品|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激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av成人噜噜噜他|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 亚洲 欧美 综合 另类 中字| 久久精品成人91一区二区| 亚洲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色播视频在线观看麻豆| 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午夜av|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99re在线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含羞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