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力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在西城,曾跟司馬懿唱了一出“空城計”。但你知道嗎?念書期間,毛澤東也曾帶領同學,跟一旅北洋軍上演過一場“空城計”,而且他的這場“空城計”比諸葛亮的還精彩。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17年,為了爭奪湖南這塊戰(zhàn)略要地,南北軍閥全面開戰(zhàn),大打出手。
據毛澤東同學張國基回憶,1917年11月的一天,有一旅的北洋軍,在衡陽一線潰敗后,開始向長沙一帶進逼。因為守衛(wèi)長沙的桂軍都已調往前線,此時的長沙城內,只有少部分警察把守,可以說恰如一座空城。
而毛澤東就讀的第一師范,地處長沙市郊,是潰軍進入長沙的必經之路。因久聞北洋潰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怕學生們慘遭傷害,為了避險,校方決定,要將同學趕緊疏散。
就在此時,毛澤東卻找到校方,說要帶領校志愿軍,前去與北軍對壘,阻擊他們對長沙的進犯。
聽聞此言,校方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勸阻說:“北軍荷槍實彈,兇惡殘暴,你們學生軍,區(qū)區(qū)不過三兩百人,并且只有棍棒,就想與四千人的北軍進行抗衡,那豈不是白白送死?”
但毛澤東卻胸有成竹地說:“這些敗軍雖人數(shù)眾多,但已疲憊不堪,外加他們又不了解城內虛實,到時只要我們虛張聲勢,就有機會能將其一舉擊垮?!?/p>
聽了毛澤東的分析,很多同學都愿隨他前去阻擊。即使這樣,毛澤東還是不放心,就又跑到城里,對守城的警察進行一番鼓動,在他的感召下,大約有兩百個警察也愿前往。
就這樣,由警察和學生臨時拼湊的一支隊伍,在毛澤東的率領下,在北軍必經的一座小山上,依據地勢,設下了埋伏。
暮色之中,潰兵們蠕蠕而來,剛一進入陣地,毛澤東就一聲令下。這時,學生們紛紛點燃爆竹,警察則開槍射擊,有的人還將一些油桶點著,推下山去,一時間山上山下炮聲隆隆,火光四起。
敵軍突遭猛襲,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這時,毛澤東又帶領同學們高聲齊喊:“傅良佐逃跑了,你們被包圍了,趕緊繳槍不殺!”
聽到喊聲,潰兵們更是慌作一團,四處逃竄。一見此狀,毛澤東趕緊派人喬妝打扮,佯裝桂軍首領,前去與潰軍交涉。在他們的威懾之下,敵軍答應繳械投降?!熬瓦@樣,潤之憑借卓越的智慧,帶領我們,沒費吹灰之力,就讓四千之眾的北軍,乖乖成了我們的俘虜。”
據張國基回憶,這次戰(zhàn)斗,他們共繳槍千支,得彈萬發(fā),不僅保衛(wèi)了學校,還解救了危機中的長沙。
這場戰(zhàn)斗結束后,聽聞毛澤東的驚人壯舉,無數(shù)人都贊不絕口,有人慨嘆道“這簡直就是現(xiàn)代版的空城計?。 边€有人說,當年諸葛亮不過是嚇退了司馬懿,可潤之帶領的學生軍,竟把四千多的北軍都給俘虜了!他比諸葛亮還厲害?。?/p>
因為毛澤東的此舉太富傳奇,“而當時德國的一個常勝將軍,名叫毛奇,所以,有的同學就據此,給毛澤東起了個綽號,名為‘毛奇”。關于毛奇之稱,據說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毛澤東的好友彭道良就講:“那時,因為毛澤東常語人,讀奇書,交奇友,著奇文,創(chuàng)奇跡,做個奇男子。他所寫的日記,亦常有驚人之語,如‘力拔山兮氣蓋世,不斬樓蘭誓不還,因此君總有奇特之舉,所以,同學們也都戲稱他為‘毛奇?!?/p>
雖然通過上述奇舉,毛澤東在同學的眼中,成了奇?zhèn)b之士,但他卻認為,光有這些,還不足以為奇。他常講,古代的一些志士也曾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可在陳規(guī)陋俗面前,卻變得循規(guī)蹈矩,成了封建制度的衛(wèi)道士。所以,以“勇”而言,不畏艱險,不畏權威,不畏死亡,還不是“勇”的最高境界。他說:“真正的勇者,要敢為天下之先,敢破天下之習,敢脫天下之俗?!?/p>
為了使自己能做到臨難不懼,見危授命,在日記中,他還寫下了這樣的驚世之言:“狂瀾滔滔,一柱屹立。醉鄉(xiāng)夢夢,靈臺昭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動,猛虎躑于后而魂不驚,獨立不懼,遁世不悶也。”
毛澤東的這些話,至今讀來,仍撼人不已。的確,我們這個民族,深受思想束縛,從眾心理嚴重,做什么都考慮別人咋看,說什么總顧及旁人咋想,絕大多數(shù)人皆被規(guī)矩所左右,很少有人會想,我的個性咋伸張,我的原本該咋樣。
而毛澤東在那個年代,就能珍視自我,敢于特立獨行,勇于打破常規(guī),他的這種品格,是多么難能可貴,多么值得借鑒。
節(jié)選自《解讀青年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