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彬
摘 要:在本文,筆者以間歇訓練法在800米跑訓中的應用研究為中心課題,首先從間歇運動的無氧和有氧供能和間歇運動與乳酸閾值闡述,間歇訓練法的理論依據(jù),其次從最大乳酸訓練、間歇運動與乳酸閾值、消除血乳酸能力的訓練以及混氧代謝能力的訓練等四個方面分析間歇訓練法在800米跑訓練中的應用。
關鍵詞:間歇性訓練法;800米跑訓練;應用研究
間歇性訓練,是組訓與組訓之間間隔一定的時間,間隔的時間不易過長,最好在訓練者體能還沒有恢復到原有的狀態(tài)之前就進行下一次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到達預期效果。利用間歇性訓練法進行800米訓練時,教練應對訓練的距離,強度以及間隔時間進行嚴格把控,除此之外,訓練的項目也要嚴格控制距離、強度,在此基礎上還要因材施教,進而充分發(fā)揮出訓練者的優(yōu)勢,使訓練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
利用間歇法進行800米測試的目的在于強化訓練者的心肺功能,通過相應的生物知識,我們知道,體能訓練可以提升機體的各個器官的供給能力,想使訓練者在高強度工作狀態(tài)下繼續(xù)工作,就必須對負荷心率進行刺激,從而提升機體抗乳酸能力。在本文,筆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間歇訓練法在800米跑訓練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間歇訓練法的理論依據(jù)
1.間歇運動的無氧和有氧供能
眾所周知,要想使機體發(fā)揮功率最佳的無氧功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短時間內實行強大的運動量。但是如果在短時間內進行強大的運動量,機體的能量就會很快的消耗殆盡,進而起不到相應的訓練目的。為了提升訓練成果,我們可以進行間歇性訓練,在進行高強度訓練之后,進行一定時間的休息,在休息的過程中補充消耗的ATP,即不會使體能很快的消耗殆盡,還可以長時間的持續(xù)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而休息的另一目的就是可以促進下一輪運動過程中有氧運動能量的產(chǎn)生。其中,恢復ATP是間歇性體能訓練的主要作用。
2.間歇運動與乳酸閾值
當訓練者由靜止開始運動到最大速度時,其乳酸是急劇增加的過程,業(yè)界人士將乳酸急劇上升的過程稱之為CT,也就是我們平時講到的乳酸閾值。乳酸閾值的高低和訓練者肌肉的發(fā)達程度存在正比關系,換句話講,就是訓練者肌肉越發(fā)達,其CT值越高。如果進行不間斷的強大訓練,乳酸就會在體內大量積累,很容易引起弱酸中毒,而間歇性訓練則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在CT到達一定的范圍內進行休息,對能量進行補充,既可以為下一輪運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可以避免乳酸過多積累而引起乳酸中毒的發(fā)生。綜上所述,進行間歇性訓練,可以避免CT的過多積累,提升有氧運動能力。
二、間歇訓練法在800米跑訓練中的應用
從直觀上看,間歇訓練法進行800米跑訓是訓練者體能的較量;從運動生理的角度上講,800米跑訓需要ATP-CP、無氧酵解及有氧代謝等的共同參與,其訓練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具體而言,其訓練的主要體能有距離、強度以及間歇時間。
1.最大乳酸訓練
利用間歇法進行八百米訓練時,其主要的動力支持是乳酸導流功能。在上文就有提及利用該方法體能訓練時,時間和訓練強度上都有嚴格規(guī)定,在進行下一輪時間訓練時體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時,心臟的輸出狀態(tài)最佳,因而其各種功能是最佳的,例如心臟的射血功能以及抗乳酸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有關醫(yī)學報道指出,血乳酸的最大無氧代謝最為敏感范圍是在12—20MMOL/L,因而訓練者在訓練過程血乳酸應達到這一范圍值為目標,要想在負荷量訓練過程成為恰當?shù)拇碳の?,就必須進行多次重復訓練,并且每次的訓練過程中都要是負荷量達到極值,并配合適當?shù)臅r間進行休息,才能達到相應的訓練效果。
2.乳酸耐受力訓練
用間歇法進行800米跑訓的主要目的在于盡可能的提升訓練者乳酸耐受力,提升其耐受就會提升訓練者的抗疲勞能力以及糖異生的速度,在運動的過程中,訓練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從休息的過程,快速提升能量,機體在自身的調節(jié)作用下,加快葡萄糖和糖原的生成。乳酸訓練是間歇法八百米訓練的主要部分,在對其進行訓練過程中,一般認為12MMOL/L始為空,在后續(xù)的訓練過程中,以12MMOL/L為基礎值,多次訓練使機體對其產(chǎn)生免疫力,進而提升血乳酸的數(shù)值,進行反復訓練。
3.消除血乳酸能力的訓練
由于是在能量不能完全恢復的狀態(tài)進行反復訓練的,因而機體內的供氧量始終小于需氧量,我們將其稱之為氧債。在這種狀態(tài)下,機體的能量補充來源于無氧氧化導流,無氧氧化導流具體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非乳酸功能,一種是乳酸功能,一般而言,由于機體自身原因,以乳酸功能為主,以非乳酸功能為輔。眾所周知,在運動量達到一定的數(shù)值時,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機體的工作機理是糖原的無氧酵解產(chǎn)生乳酸,乳酸呈酸性,因而乳酸的增加就會使PH值減小,使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度降低,最終導致工作能力下降,出現(xiàn)疲勞的現(xiàn)象。因此,乳酸能力的提升多少和訓練成績有直接關系。對于具體做法,先用50%到60%的體能進行慢跑三分鐘,接著進入下階段訓練。
4.混氧代謝能力的訓練
在訓練過程中,還要進行混氧代謝能力的訓練。800米跑的過程中,由于耗能遠遠大于功能,其能源大都來自于無氧代謝。筆者認為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發(fā)展訓練者的最大乳酸耐受量和乳酸耐受力,還要發(fā)展訓練者的混氧代謝能力。要想提升混氧代謝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便著手處理:適當?shù)母淖冇柧殢姸龋淖冞\動周期等,在本文,筆者給出一些具體方案。以供讀者參考:首先是做3到10次1000米到1600米的訓練,是訓練者的心率到達相應的頻率之后,休息10分鐘,之后再進行持續(xù)半個小時左右的快跑,進而使心率到達180到190次每分鐘。
三、結束語
在利用間歇訓練法進行800米跑訓時,應根據(jù)訓練者的身體素質對訓練周期等進行合理安排,并在訓練過程中嚴格控制其訓練時間、間歇時間以及訓練強度等。只有這樣訓練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建才.間歇訓練法在體育院校網(wǎng)球專選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6)
[2]孔源.簡談間歇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訓練課中的應用[J].青少年體育.2016(10)
[3]王召民.淺析間歇訓練法在排球彈跳能力訓練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
(勉縣第二中學 陜西 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