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珠
【摘 要】學術講座是學生拓展知識的第二課堂。本文闡述了舉辦學術講座的意義,列舉了當前醫(yī)學院校里學術講座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通過辦好高校學術講座以實現高校學生自學能力的培育。
【關鍵詞】學術講座;醫(yī)學院校;舉辦;運行;管理
【Abstract】Academic lecture is the second classroom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knowledg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holding academic lectures and list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lecture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analyzes its reasons. And then it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Through the academic lectur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Academic lecture;Medical college;Hold;Run;Administrate
大學是培育國家棟梁的基地,學術講座是大學校園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學術講座,是某一專業(yè)領域的學者將知識 在短時間內通過演講的形式傳授給聽眾[1]。當前,醫(yī)學生在校主要以課本知識為主,對專業(yè)的最新進展和疑難問題的了解較少行。但如今醫(yī)療行業(yè)發(fā)展迅猛,醫(yī)藥知識更新換代快速,醫(yī)學生及時跟上步伐顯得尤其重要。而學術講座是學生拓展知識的第二課堂,是學生獲取專業(yè)最新進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醫(yī)學院校舉辦好學術講座對學生拓展專業(yè)知識有重要作用,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目前,醫(yī)學院校對學術講座的認識還沒到位,有些只注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忽略學術講座的作用[2]。在此,我們結合廣東藥科大學的舉辦學術講座的實踐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1 舉辦學術講座的作用
學術講座可豐富校園文化,激勵理論研究和學術創(chuàng)新等。學術講座可以更新學生的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學術興趣。聆聽主講專家們的講座,可以學習他們的研究思路與思維方法,吸取科研經驗,從中打開研究新思路,激發(fā)出潛心為科研奮斗的熱情。
廣東藥科大學大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和科技活動,活躍科研氛圍,不斷擴大學校影響和拓寬科技工作者的學術視野,促進了我校與外界的科技、學術交流與合作[3]。主辦、承辦了《中國天然藥物》、《中國藥學年鑒》編委會議暨“中國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戰(zhàn)略新思想”論壇、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次中藥分析學術交流會、第五屆全國醫(yī)藥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論壇暨年度工作會議、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年會及全國中藥藥理聯合會第二屆學術年會、中國生態(tài)學學會中藥資源生態(tài)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世界中聯會藥用植物資源利用與保護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中藥炮制技術傳承高級研修班等全國性有影響的學術會議。打造具有廣藥特色的“名師名家名醫(yī)”大講壇,演講嘉賓來自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著名大學,邀請了包括樊代明院士、張伯禮院士、姚新生院士、鐘世鎮(zhèn)院士、陳凱先院士、賀林院士、洪國藩院士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知名醫(yī)藥企業(yè)家到學校講學。
2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2.1 講座資源分配嚴重不平衡
高校的科研資源分配失衡。重點高校的講座更仆難數,但平時學生的學業(yè)任務已很繁重,加上各種各樣的講座,講座和上課沖突現象屢見不鮮,學生難以兼顧。而普通高校的講座卻寥寥無幾,這些大學生則處于饑渴狀態(tài)。
2.2 研究生講座特別是碩士研究生講座利用率極低
現在醫(yī)學院校的專業(yè)招生雖然擴大了,但總體上各個專業(yè)的學生并非很多。而高校邀請對應專業(yè)的專家來進行學術講座也不多,并且學生參加講座的興趣不大,上座率很低。有時候邀請了院士和名校的教授舉行講座,卻呈現聽講座人數寥寥無幾的窘境。這不僅不利于學術資源有效利用,還浪費金錢和時間。
2.3 學術自由氛圍不佳
目前高校的學術氛圍不濃,學生經?!氨灰蟆比⒓又v座,學生對這種行為持有抱怨態(tài)度,久之,學生學術興趣減少,同時,學生在聽講座過程中無精打采,被動的氛圍會影響主講人的演講激情,這樣會使講座的作用大打折扣。
2.4 學術性講座專業(yè)性較強,難理解
聆聽學術講座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如果是聽非本專業(yè)的講座,那對演講者來說無疑是對牛彈琴。學生也難以理解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另外,主講專家的演講稿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也缺乏演講技巧,只是一味地灌輸自己的觀點,缺乏互動,演講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卻難以理解其中的內容,興趣大大減低,難以達到講座的預期作用。
3 舉辦好醫(yī)學院校的學術講座對策
3.1 合理分配科研資源
高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追求效率時,而政府將對應的公共教育支出平攤給各個高校, 只有極少數重點名牌大學略有突出, 致使高校辦學模式趨同,層次不明,職能不明確,培養(yǎng)的人才的質量與社會對人才的多方面、多層次的要求有出入。教育資源沒有有效分配[4]。因此,政府應該合理分配科研資源,盡量縮小高校的教育資源的差距,這樣不但有利于大學生的均衡發(fā)展,又可以不造成資源的浪費。
3.2 舉辦師生感興趣的講座
做好學術講座前期調查和后期反饋工作,舉辦師生感興趣的講座。舉辦學術講座前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師生感興趣的講座,如通過調查問卷,微信投票等。同時了解師生們需要拓展哪些研究領域的知識,解決哪些研究課題的問題,想得到哪些專家的啟發(fā)與幫助等等。根據師生們的需求來舉辦講座能最好的發(fā)揮講座的作用。另外,舉辦完講座后,可以通過現場或者留言等方式,給演講者提出演講的建議。這樣能拉近師生與學術講座的距離,調動師生參加學術講座的熱情,營造學術講座氛圍[5]。
3.3 指導大學生端正聽學術講座的態(tài)度
學生應該要認識到講座是大學學習內容的一部分。聽講座不僅可以加深對已學知識的了解,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再次,端正聽學術講座的態(tài)度,仔細聽講,認真思考,學習專家的科研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爭取做到每一場講座都學有所獲。
3.4 引導聽眾在講座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提出有質量的高水平的問題
學生向主講專家提出高水平的問題不僅可以使演講氣氛活躍,更有利于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使思路更清晰開闊。要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學生要提前了解教授們的學術背景,此次演講專題,最新研究成果等。并提前占座,認真聽講,做好筆記。邊聽講邊思考,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最后在提問環(huán)節(jié),提出自己的問題。學術講座有利于師生了解各個專業(yè)的研究動態(tài),開闊知識視野,緊跟前沿。聆聽專家們的科研經歷與成果,可以激勵大學生的學術研究,激發(fā)師生的科研創(chuàng)作靈感和提高高校學生自學的能力。因此,高校舉辦好、管理好學術講座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田仙責,余樹英,梅麗珍.大學學術講座的產生與發(fā)展[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1).
[2]茹黎月.開展好醫(yī)藥類??聘咝W術講座[J].科技視界,2016(2).
[3]王帆,李爽,方霞.以學術講座為主要形式推動高校間學術交流[J].中國電子教育,2012(3).
[4]馬曉燕.淺析我國教育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J].鄂州大學報,2000(4).
[5]彭暢,陳桐清.高校學術講座現狀分析及學術講座提振措施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