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楷文
摘 要: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強調了房地產業(yè)調控以及地方主體稅種缺失背景下推進房地產稅改革的重要性。在實施房地產稅改革之前,有必要確定征收房地產稅的目的,明確房地產稅制度及配套措施的具體方案。本文擬就我國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探討房地產稅改革相關的基本問題,尋求房地產稅制度設計及配套措施的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房地產稅 改革 建議
積極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關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對完善稅收制度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房地產稅缺少合理的稅收機制,將 直接導致征稅成本過高、征稅分配不公、征稅機制不透明等問題。 因此,推進房地產稅改革及配套措施的研究,對房地產稅全國范圍開征、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有積極意義。
一、房地產稅制改革的目標定位
房地產稅作為房地產稅收體系中的一種重要的稅種,不可避免的承擔著房地產市場的一些調控使命。但如果定位太多,在稅制設計時反倒不好操作,最終導致每一個目標都不能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國不動產稅制目標定位不可過多,且一定要明確。考慮到國內經濟環(huán)境和稅收征管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當前房地產稅改革的主要目的為穩(wěn)定財政收入,縮小貧富差距為次要目標。
(一)為地方提供穩(wěn)定、廣泛稅源為主要目標
由于我國地方政府稅權范圍較小,除營業(yè)稅外,其他稅種都是小稅,且稅源不穩(wěn)定,征收難度大。 隨著“營改增”的快速推進,地方主體稅種缺失,雖然房地產稅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是其對地方財政貢獻度仍比較低。
房地產稅改革應當以為地方財政提供穩(wěn)定、廣泛的稅源為主要目標,解決地方當前面臨的財政壓力。這也是由不動產的特殊屬性決定的: 使用的長期性決定了房地產稅可以作為地方政府長期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激發(fā)地方政府征稅的積極性。而固定性則使得不同地方政府對于本地的稅源易于區(qū)分和控制,能夠實現房地產稅征收的有效性,防止偷逃稅和漏稅,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稅成本。
(二)縮小貧富差距為次要目標
房地產稅作為一種財產稅,以房地產的價值為征稅依據,實際上就是對財富 的存量進行征稅。在房地產稅的設計和征收過程中,對擁有的房地產價值高的納稅人多征稅,對擁有的房地產價值低的納稅人相應的少征稅,不但可以調節(jié)貧富差距,促進是社會公平,還可以通過對富人多征房地產稅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用來改善住房困難家庭的居住水平。對于擁有多套住房或者有財力購買高檔別墅、豪宅的高收入群體,利用稅收作為調節(jié)杠桿進行二次分配,也是破解社會公 平難題的一個正當途徑。如果房地產稅能夠在配套措施的保證下,真正的取之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讓老百姓認識到這個稅是用來調節(jié)貧富差距,是用來保護弱勢群體和低收入者,是用來保障民生的,將有利于房地產稅改革的推進。
二、房地產稅制改革的建議
(一)構建健全有效的評估體系
我國的房地產評估體系有一定經驗但還是處于起步階段,對評估體系的構建的建議一般認為應當引進外國先進經驗,配備評稅或估價專業(yè)人員確保評估的公平性,且相應設置申訴、復議、訴訟等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上房地產稅評估機構的設置主要有選擇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稅務部門的下設部門進行評估以及稅務部門以外的政府部門進行評估這三種模式。逐步設置獨立的政府機構作為稅基評估的主體,是大多數開展稅基評估工作的國家采取的做法,但現階段我國房地產評估機制應設置為:(1)在省級地方稅務局下設置專門的房地產稅評估部門,負責房地產稅的評估工作。(2)稅務機關成立評估審核小組對評估部門進行監(jiān)察,評估審核小組受到上一級稅務監(jiān)察機構的管轄。(3)房地產稅評估部門要將評估結果通知書發(fā)送給納稅人,并接受納稅人 的咨詢和申訴。(4)納稅人對重新評估結果仍不滿意的, 可以向評估審核小組提出正式上訴。
(二)實現多部門間信息共享
要加強財政、國土、建設、規(guī)劃、房管、國稅等部門建立房產開發(fā)信息交流制度,達到職能部門信息共享,及時溝通,獲取地方政府更多支持。這樣既規(guī)范了房地產企業(yè)的經營行為,又有利于職能部門的管理行為,確保地稅部門及時掌握房地產企業(yè)的開發(fā)信息、開發(fā)進展,強化動態(tài)監(jiān)控,保證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稅款的征收。
(三)完善偷漏稅懲處機制
加強對房地產行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充分發(fā)揮稽查部門以查促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職能作用,調動稽查力量,加大查補力度,嚴厲打擊偷逃稅行為,進一步整理和規(guī)范稅收秩序。
對在規(guī)定時間內沒能正常繳稅的企業(yè)進行警告,依法催繳入庫;對在警告期限內仍沒成功繳稅的企業(yè)要按照法律程序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人代表和財務人員的法律責任,不僅讓其補足稅金,更要對其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經濟制裁。
參考文獻:
[1]陳小安.房產稅的功能、作用與制度設計框架. 稅務研究,2011,4:30~35.
[2]倪紅日.我國房地產稅制改革的必要性、現實進展與建議. 中國財政,2013,14:24~.
[3]安體富,葛靜.關于房產稅改革的若干問題探討——基于重慶、上海房產稅試點的啟示. 經濟研究參考,2012,45:12~21.
[4]楊衛(wèi)華. 推進房產稅制改革的思考. 稅務研究,2010,8:31~33.
[5]劉洪玉. 房產稅改革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改革,2011,2:84~88.